從地理區位來看,舊港區主要是由旗津、哈瑪星與鹽埕所共同組成的地方範疇,在高雄城市發展的歷史進程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自日治時期到1980年代舊港區一直是高雄最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然而,隨著高雄都市治理和區域發展的政策調整,城市中心也開始往內陸轉移,此時,首當其衝的便是舊港區頓時失去長期建立的社會基礎,致使面臨地方變遷後衍生的諸多問題,像是人口外流、經濟沒落、產業轉型等,反從中心轉為邊陲。值得留意的是,在過去數年來的社區陪伴下,舊港區團隊發現有別於普遍過渡社區表現出的癥候,舊港區儘管產業經濟持續衰退,長持以往因高雄港形塑出的商業貿易特質,仍然促使在地社會脈絡始終具有創新、開放的底蘊。
數年來的社區陪伴下,舊港區團隊發現儘管歷經數十年嚴密管制的港區,終於在2000年逐步開放,成為高雄市政府擘劃「亞洲新灣區」藍圖的一塊板圖,大型公共建設相繼修建,看似重返繁華隆盛的地方發展,卻因外來人潮並未進入社區,導致整體明顯存在一種表面熱鬧紛呈、實質持續衰敗的矛盾現象,是無法僅以表面狀態來判定場域現況的特殊過渡社區。
不僅如此,2021年10月發生的城中城大樓火災事件,引發社會大眾對於老舊商圈建築的關注,而城中城大樓所在的鹽埕府北地區,至今仍林立著不少伴隨1980年代繁榮時期而興建的商場、商圈與住商混合大樓。由於遠離亞洲新灣區的觀光重點,缺少交通運輸和商圈更新的整體規劃,致使其陷入膠著難解的沒落狀態,可以預見該區域在未來都市更新上將會更為艱辛,也凸顯出經濟面、文化面和環境面都需要韌性的提升。
藉此,舊港區團隊的主要目標即是提升在地社會的韌性強度,透過創意設計的參與式培力,陪伴社區居民一同由下而上地參與公共空間的意義創造,重新賦予新的可能性,進而捲動不同的社會關係和認同連帶,開創以社區為主體的空間營造和社會關係,逐步邁向獨立運作的韌性社區轉型創意基地,帶動區域內多元紛呈的社會實踐。
自2018年七月起,舊港團隊以新住民的角色踏入田野進參與式行動觀察,發現當地人口老化的因素,造成社區意識凝聚不易;而區域發展也處於由政治經濟轉型為藝術文化的過渡階段。因此,以學校做為第三方角色的方式,期許能以在地豐富的人文底蘊,對於集體記憶採集產生連結,凝聚共識,過程中進行資源對接與技術移轉培力,勾勒對未來的願景,產生行動方案。建立居民、社區組織、公部門的連結,同時激發社區自主性力量,培育在地人才,擴大社區參與效應。
因此,自2018年7月開始,舊港區團隊便以新住民的角色踏入田野,進行一系列參與式行動的觀察和培力。尤其,透過中山大學作為第三方的媒合平台,在陪伴社區的過程中,開始對接外部資源和培力技術移轉,希望共同勾勒舊港區的未來願景,產生行動方案,建立社區居民、在地組織和公部門之間的連結,激盪社區發展自主力量,培育在地人才,擴展社區參與效應。
在具體行動方案的規劃上,舊港區團隊首先提出「公民參與FreeStyle」的概念,將研究能量透過混搭擾動方式,逐步注入場域目標對社群進行多元培力,促進社區意識凝聚與資源對接能力。在這裡,採取的理論視域主要是以跨科際研究設計(Transdisciplinary Design)為主,分別揉合了文學研究、認知語言學、政治經濟學和在地智識等不同領域,合擊並進地形成參與式行動研究(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調查方法則為混合質性和量化互相對照。也因此,在實踐面向上,除了重新設計1950年代以來鹽埕街道常見的三輪車,以此作為行動載體走駛於社區街巷,與社區居民一同參詳,也藉由開放會議、焦點座談和審議討論等形式調查社區需求。
與此同時,舊港區團隊也試圖透過遊戲手法來包裝議題,促進新/舊住民參與公共議題,引導深入溝通討論,輔以電話民調、問卷形式進行調查,成立線上駐點臉書專頁及LINE數位科技工具,將社區陪伴日常化,與在地居民互動,不定時播送在地觀察、活動宣傳、團隊行動等訊息作為溝通的媒介,目的是將研究能量與在地智識彼此整合,轉化為具體行動方案,作為團隊執行方向,並向公部門提案爭取地方資源。
在後期階段,舊港區團隊奠基於在地夥伴新浜碼頭藝術學會的合作基礎,成立創生基地,作為在地社群交流空間,持續地共學共作,並以在地藝文復興和多元社群連結為實踐目標。過程中,除了發想以藝術為主軸發展地方創生的可能之外,也以地圖遊戲發掘在地記憶來連結社區居民,並且結合金屬工藝製作,以此媒材分享各自的鹽埕記憶,建立跨世代交流平台。更重要的,這樣著力於創意轉型和公民參與的核心關懷,舊港區團隊更於後續開展出「再社區」的社區策展,以期透過社區策展重新量繪地方,也整合地方文化資源,藉此發展出立體化的連結網絡,驅動起關係的修補、地方的修復與文化的融合,致使文化脈絡、社會議題或生活願景得以在創意思考的激發下,形成地方的嶄新特色。
透過前期累積的執行成果,2022年舊港區團隊將聚焦鹽埕地區的公共空間議題,著手進行社區公共空間的調查、活化及再造,希望在駁二藝術特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與棧庫群港濱倉庫聚落的主流發展軸線上,能夠另闢蹊徑,重新思考公共空間、改寫公共空間的意義,藉此增進在地社區向來欠缺的能動性,促成社會網絡的形成,逐步提升韌性強度,展現舊港區團隊的行動關懷。
- 建立韌性社區轉型的創意基地:延續舊港區團隊四年來持續推動的社區居民公共參與經驗,在本期計畫中,將會持續與深耕鹽埕20餘年之久的高雄重要藝文團體「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合作,在其經營的藝術空間成立「韌性社區轉型創意基地」,作為串聯在地夥伴的重要據點,主要任務在於導入社區設計、社會創新與空間規劃的參與式培力,與社區居民建立相互合作的夥伴關係,挑戰社區中既有的界限,並以創意設計的各式行動來拓展社區居民對於公共性的想法,這些實踐經驗將會襄助他們更有能力面對未來的挑戰,重構社區中的公共領域。
- 從創意設計出發的公共空間行動主義:自日治時期以來,鹽埕地區的城市建構就一直受到國家體制的規劃、建設和管理,這也是當前普遍的城市現象,但除了私有財產之外,公共空間其實是一個公民意識形成和展現的地方,與社會關係密不可分,空間的生產也可以是新的社會關係的生產。由此,延續建立韌性社區轉型創意基地的策略,舊港區團隊將會負責研究、連結和宣傳不同空間再利用的方案和藝術介入的行動,支持以不會造成快速縉紳化的方式來發展地方。過程中,社區居民擔任要角,必須協助辨認、形塑及溝通,是一個看重文化和過程的實踐取徑,藉此也能媒合社區居民和在地組織並肩作戰,共同發展創意永續的在地培力。
計畫團隊
共同主持人暨舊港區創生基地召集人 宋世祥助理教授
協同主持人 陳武宗 高雄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
博士後研究員 黃紫翎博士
研究助理 蔡濟安
-
延伸閱讀
- 鹽埕遊戲王- 李至昱【我在鹽埕的探索與嘗試】
- 中山大學開「人生柑仔店」 攜銀髮族樂活創齡
- 自社區駛出的三輪車-公民參與freestyle
- 讓我們來一場公民教育的洗禮!-公民文化論壇行動參與及研究調查
- 創生之戰的新手攻略:大學與社區聯盟打怪記
- 再社區之後:社區策展作為地方創生實踐行動的幾點思考
- 把鹽埕日常包進飯糰裡!「鹽埕飯包」社區策展筆記
- 地方上人與人的連結:話說社區策展
- 如何重新黏結後疫情時代的社區關係?「So Fun鹽埕」工作坊的初步嘗試
- 街頭變身耶誕派對! 中山大學師生打造兒童木棧板樂園
- 與社區共創《繁華攏是夢》 回味鹽埕港邊往事
- Z世代的社區想像與戲劇實踐:高雄鹽埕《繁華攏是夢》的行動軌跡(上)
- Z世代的社區想像與戲劇實踐:高雄鹽埕《繁華攏是夢》的行動軌跡(下)
- 用藝術翻轉舊城區 中山大學辦「鹽夏不夜埕」點亮北鹽埕
- 鹽埕變劇場、左營來開講 中山大學助舊城區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