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曾為清朝設置鳳山縣,成為高雄早期的移民聚落,日治時期被設為軍港,有多數的海軍及軍眷聚集。今日左營以翠華路(原為鐵道)為界,東側(新左營)因捷運、高鐵及高美館文教區,現已成為高雄的新經濟中心。相較之下,西左營(舊左營)因昔日鐵道截斷人流與車流,無法共同搭上主流經濟,而陷入發展停滯。
回顧前期計畫,左營團隊著重的議題為「社區意識缺乏」,因而考掘在地的歷史與記憶,以藝術手法促進社區認同感。2021年五月發佈新冠肺炎三級警戒,讓傳統商家雪上加霜,更凸顯了「傳統商業型態的數位化困境」,因此協助在地商家數位增能與創新轉型。而在面對「高齡化社區長者無法展現價值」課題,則透過藝術休閒活動促進青銀交流與老人培力。
展望未來,隨著鐵路地下化打通新舊左營的交通隔閡及生活界線、台積電將進駐楠梓預期帶來科技新住民、建業新村以住代護吸引青年創業人口進駐等,可預見舊左營將會是串連新左營居民、科技新住民、青創人口的城市節點,因此左營團隊規劃在人口密度低、生活機能較不足、環境空間須優化的舊左營中,推廣可持續發展的韌性社區價值觀為實踐行動,以提升過渡社區面對巨大改變或負面影響的容受力,協助社區體質能承受衝擊並能快速調適。
中山大學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左營團隊(以下稱左營團隊),以「舊社區跨世代共榮的韌性創新生態圈」為主軸進入左營區場域,同時收集舊左營歷史與記憶並以創新手法再現,刺激場域轉型動能,陪伴在地夥伴成長茁壯。
計畫場域包含外省軍眷為主的果貿社區、以住代護吸引新能量進駐的建業新村,以及蓮池潭周遭定居百年的閩南族群。針對在地民眾不同狀態的在地需求,規劃不一樣的計畫連結。有小香港之稱的果貿社區,主要居民為退休的軍公教長者,一生隨時代浪潮顛簸流離的他們,此刻最大心願便是安享餘年;然而穿越大江大海的人生故事,也是國家文化歷史的重要資產,如何透過採集與重現這些生命故事,是左營團隊在果貿的首要任務。
2018年終左營團隊在社區首辦「說唱大賽」,邀請民眾來唱歌及分享故事,同時收集在地記憶並與社區建立關係。在進一步的熟識之後,果貿媽媽時常熱情邀請團隊成員到家中,分享自己家庭故事和私房料理,左營團隊透過這樣的接觸,也將這些分享彙整為「一人一食譜、一食一故事」計畫,以「食」的形式表現媽媽拿手菜背後傳承、孝心、友情的故事,展現眷村緊密的人際關係。此外,團隊也和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合作,透過專業表演課程與師資引導,開創社區媽媽劇場,由素人媽媽們演出自己的生命故事。
蓮池潭至左營大路間閩南聚落則有近百座百年的閩式古宅,聚落格局亦大致維持過往小巷縱橫狀態,加上在地宮廟透過信仰儀式而保存下來的傳統表演藝術形式,整個舊左營聚落就是座豐富的閩南文化寶庫。另因左營海軍基地駐軍所帶來的消費需求,舊左營在相關服務娛樂產業盛極一時,但這些產業也隨著軍事精實政策的實施而快速衰退;如何找出未來新的產業榮景,是舊左營民眾最關注的事情。這樣的背景條件下,中山大學左營團隊從文化出發,結合在地豐厚的歷史人文,透過藝術展演的方式導入人群。結合中山大學的課程,以環境劇場的形式開發了《穿越魔幻舊左營》演出,由師生共同進入左營舊聚落探詢、發想,構成一部漫遊式劇場,引領觀眾穿越舊聚落,重新體驗左營的過去與現在。對於環境的關注也是左營團隊的重點之一,結合音樂系老師對於聲音的專業,計畫初始便進行舊左營聲景(soundscape)採集,透過實地走訪當地大街小巷、收集具有代表性的聲音地景,例如大龜山自然聲景與啟明堂聖樂、古禮抓周等人文音,再以聲景靜態展搭配聲景地圖的方式展出,讓民眾以聽覺方式重新認識舊左營的不同風貌。
同時,在少子女高齡化的趨勢之下,為了解決與因應人口老化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在地安老」是當前台灣社會普遍關注的議題。然而,舊左營區的高齡化現象更為棘手,根據109年戶政統計資料,舊左營33里中有28里之老化指數高於全國之老化指數(127.80%)。因此,我們開始重視舊左營區的「在地安老」議題,並發揮大學功能,協助有能老人至在地單位擔任講師,執行社會服務參與,延續老人的社會價值及促進其對自我的肯定,另外也藉由大學青年學子的陪伴,發揮青銀共創的價值。
「數位化」浪潮已悄悄在舊左營區域中蔓延,像是由年輕一輩主理的商家紛紛轉向電商平台、外送平台,因而覓得一線生機;而由高雄市政府經發局成立之「高雄好家載」系統,在哈囉市場中約有20餘家攤商加入,因而即使疫情嚴峻,逐漸沒落且被視為疫情傳播主要場域的傳統市場,尚能持續維生營運。另外,相對年輕的商業經營者開始正視「數位化」浪潮,目前已有兩個商家群申請「110年度雲世代小微企業數位轉型創新服務計畫」,企圖在疫情中調整過去之經營模式,展現「韌性」的能量。
然而數位轉型對許多商家來說,仍有數位能力落差、經費與人力不足等等障礙與限制。因此,本計畫結合大學能量導入較為輕量且無痛方式,從軟性的「新知分享、觀念建構」作為出發點先行培力在地商家之數位能力與觀念,並逐步嘗試與外部資源連結,進而協助在地商家創新轉型。我們以「陪伴」以及「資源串接」方式推動行動專案,其中「陪伴」包含舉辦產品設計、新媒體行銷等主題工作坊,籌辦「創新服務轉型進行式」工作坊,以「增能、共創、共好」為目的,希望能藉由活動達到「增能—增加抵抗疫情、數位轉型的能力」、「共創—跨世代互動交流,期迸發出創新思維」、「共好—舊左營的商家們互惠共好」。而「資源串接」則包含資策會南部院區的地方創生服務處、國家發展委員會成立之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等。
【永續人本生活圈】
2022年左營團隊執行主軸為「舊社區跨世代共榮的韌性創新生態圈」,以規劃實踐「與風險共存」的新常態生活為目標,打造多元發展具韌性的社區網絡。借鑑「一刻鐘城市」(15-Minute City)的國際經驗,導入平衡環境友善與生活機能的新觀念,重新審視社區本質能否具備足夠的韌性抵擋衝擊,像傳染疾病、淨零碳排、通貨膨脹、居住正義等,藉此打造屬於舊左營的「一刻鐘社區」(15-Minute Neighbourhood),由左營團隊規劃數個半徑400公尺為圓周的「永續人本生活圈」實驗行動,以可持續發展及提升社區容受力為主軸,透過公民參與、鄰里協作、環境改造、工作坊及藝術表演等,推廣韌性社區的價值觀為實踐行動。團隊行動設計包括:
- 公民意見蒐集:辦理座談會、工作坊等倡議優質社區生活及蒐集公民意見。同時,進行場域空間調查,與居民共擬在地生活需求相關的問卷題庫。並藉由創意行動、數位媒體等方式,邀集不同族群的在地夥伴或外來者於「永續人本生活圈」中試行,徵求意見並擴大影響力。
- 空間優化再造:舉行老舊社區的街區/店面環境優化創意方案競賽,透過企業贊助競賽獎勵,由團隊鼓勵在地商家參與及協作,藉此協助舊左營中多為代際傳承的小微企業,在世代落差的衝突之下實踐店面或商業街區優化的構想。
- 韌性行動實踐:以「一刻鐘社區」為範圍,辦理街區小旅行或串聯店家合辦街區活動,並以公民意見蒐集結果進行人本友善創意、文化藝術等活動內容設計。邀集外來人口透過旅遊形式進行實驗,除了倡議人本環境與提升生活機能,期透過推廣韌性價值觀,促進老舊社區的體質轉型。
計畫團隊
共同主持人暨左營區創生基地召集人 李思嫺副教授
博士後研究員 葉維俐博士
研究助理 莊政一
-
延伸閱讀
- 左營『食辦桌』厝邊頭尾相招鬥熱鬧!
- 舊埕黑白喇x做伙來聽歌
- 從90歲到20歲,跨越四個世代的歌唱大賽
- 穿梭時空到二戰 坑道電影院回味「眷」戀「食」光
- 一個左營,N個世界-生活記憶與人文現況調查
- 居家防疫也要健康活動:「舊埕烏白抐之黑白喇健康操」
- 左營青銀共創社區劇場:回應高齡化需求,為社區注入創新氣息
- 社會實踐的探索道路:「C級巷弄長照站」的試煉
- 直擊三級警戒下的舊左營社區(上):疫情關懷行動
- 直擊三級警戒下的舊左營社區(下):探索地方商家創新轉型的永續心法
- HISP計畫「老外逛左營」 中山國際師生走踏舊左營
- 「左營青年來開槓」中山HISP《渡.左營》團隊與學生陪伴青年思考在地議題
- 鹽埕變劇場、左營來開講 中山大學助舊城區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