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轉載自新作坊/ 作者 / 葉維俐(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左營團隊博士後研究員)】

中山大學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左營區團隊於2021年1月23日舉行的「渡.左營」社區劇場《左營是個記憶的所在》,係由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林宜誠副教授執導及編劇,本劇邀請跨世代、跨區域與多元背景的社區居民相互交流、分享與對話,拼出左營在地區居民以及與左營有淵源的民眾之生命故事。

 

本團隊與高雄在地表演藝術團體「試說新語小集」及高雄市立圖書館左營分館合作,經過近五月每週一堂課的表演訓練及相聚交流,共有十一位社區居民演員與六位青年演員一同參與演出,本劇演員橫跨老、中、青三代,居民演員年齡則從47歲到91歲,當中以女性居民居多,充分表現高齡社區中女性較願意走出來參與公共事務之特性。

 

期透過跨世代與跨族群的社區劇場的運作,凸顯在地的人文特色、強化居民的土地認同,經由劇場演出讓更多人看見左營,為老舊社區注入更多活力。

 

由於筆者在今年1月甫加入團隊,本文中關於社區劇場的前期運作過程,係由當時參與籌備社區劇場的助理吳孟欣及朱詠瑜協助回憶與潤飾。

 

《左營是個記憶的所在》社區劇場的誕生

2019 年第一次舉辦的「果貿媽媽社區劇場」取得極大回響,當時主要參與的是果貿社區居民,一起演出眷村的故事。第二次的社區劇場我們希望可以加入更多果貿以外的居民,展現左營不同的樣貌。

 

起初參與的人員是由第一次社區劇場的班底組成,並從他們的人脈中再拓展、尋找成員。後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二次社區劇場在2020 年6月暫時停下腳步。一邊觀察疫情,一邊重新調整方向,在疫情趨緩之際,本團隊於同年8月積極準備並重新啟動社區劇場計畫。

 

 

重啟後第一次相見

在說明會的短短一個半小時裡,林宜誠老師拋出了許多關於左營的問題,一方面幫助老師勾勒出居民們眼裡的左營,另一方面也讓居民們認識老師的帶領風格,除了輕鬆聊天外,也會帶入專業的劇場知識。

 

最後留下來參與的十一位居民,有三分之一是過去社區劇場的舊班底,也有三分之一不是眷村相關人士。總的來說雖然人數上無法達到舊城聚落與眷村的平衡,但與過去社區劇場成員的背景相比,無論是地域分布、生命經驗、專業技能都豐富寬廣許多

 

 

相互摸索慢慢產生的《左營是個記憶的所在》

本次的劇本需和居民共創,希望產出劇本的過程能如同蓋房子一樣,由林宜誠老師來協助挑選、安排、轉換居民們的故事,像是調合、搭配各類建材般組建出劇本的主結構;而細部的裝潢與裝飾等等則可以交給居民們發展。劇本中有許多對話或動作等都是由老師設定場景後讓居民們自由發揮,再由老師潤飾,在合適的時機點推動劇情前進,並透過音樂、歌曲來創造大時代的氛圍及帶進不同的情緒內容,一步一步完善整個劇本。

 

在共創的過程中,不時會面臨調整、修改劇本的狀況,因為無法具體預測未來的下一步,在合作前期可以感受到居民的不安,這次製作,也是一次與社區居民共同進行的摸索與嘗試。在與居民共同工作中,需要找到他們有共鳴的事情才能引導大家進入準備的過程;但因為相處的時間有限,只能透過排練的時間來發現這些事情。同時,對於社區居民演員能做到什麼程度,林宜誠老師也沒有預設的想法或限制,就是和大家聚在一起,在彼此的互動交流之間逐漸發展出劇情的形式與走向。

 

林宜誠老師以專業的角度,將生命故事融入劇情中,也考量到居民的身體狀況、個性、專長,安排每位居民適合的演出橋段。例如劇中出現的食物,都是居民演員們提出與自身記憶相關的食物; 擅長唱歌的爺爺與阿姨,在演出中也有高歌一曲的機會;還貼心地為膝蓋不方便的居民在演出中安排椅子等等。總體而言,《左營是個記憶的所在》的製作過程,我們實踐了專業與社區居民的共創共學。

圖:《左營是個記憶的所在》幕前幕後人員合照。

演出落幕之後的再次聚焦

在社區劇場《左營是個記憶的所在》落幕之後,我們邀請了社區居民參與焦點座談會,最後共有六位社區居民參加。我們收集了大家對於參與社區劇場的感受、中山大學介入社區發展的看法,及對本團隊的期待,以期從中挖掘在地魅力與居民需求。

 

「眷村文化」為在地特色,亦在意眷村改建、文化保存、老人照護之在地議題

詢問參與的社區居民左營有哪些特色,他們共同提出的觀點為「眷村文化」、「族群融合」、「宗教包容」及「舊城古厝」。「眷村文化」指的是海軍軍營位於左營的印象,而眷村自成生活圈,團結意識亦較高,社區居民的情感連結較強。然而,近年眷村文化愈發式微,眷村原住戶小時候的氛圍與回憶消逝,而眷村改建究竟是在拯救老建築或是在破壞老回憶呢?

 

「族群融合」則表現在左營的西陵街、海平路與左營大路中,這些道路匯聚了來自各地的族群、飲食文化與業種業態,是族群融合的鐵證。「宗教包容」則體現於舊左營區,來自於大江大海的居民們至左營區落地生根的過程,宗教信仰提供了很多的精神支持,而蓮池潭周圍就有三十多間廟宇,各家主神聚集一塊,不論是舊城區域或是果貿社區,都能看到多元宗教信仰的色彩。「舊城古厝」為左營空間場域的文化遺跡特色。另外,亦有參與者提及左營豐富多元的「自然生態」與「豫劇團」,也是左營特色。

 

關於參與者最關心的在地議題,歸結出「眷村改建」、「文化保存」及「老人照護」。「眷村改建」讓參與者感到內心矛盾,一方面覺得房子舊了本該拆,另一方面覺得被改建成四不像,如今只剩下眷村回憶而不是眷村文化,對於往事只能回味感到惆悵。也有人提到,近年高雄市文化局推動的眷村以住代護計畫,讓非眷村原住戶可以實現體驗眷村生活的另一種保留方式,也許可供參考。

 

「文化保存」指的是舊城文化保存,期待高雄市政府近年推動的相關文化保存政策能有一番新面貌。「老人照護」為當前舊左營區青壯年嚴重流失、人口高齡化等衍生而出的議題,隨之而來的是新住民移入,而在舊社區聚落中,大多是老人間的互助,希望多點年輕學生進入社區發展協會,滿足長輩們的陪伴需求。

圖:社區劇場落幕後舉行的焦點座談會,希望透過居民的分享,繼續深掘在地魅力和真實需求。

參與社區劇場助於潛能開發,肯定高齡化社會下青銀共創互相陪伴

 

由於本次焦點座談的參與者皆為社區劇場中居民演員們,他們指出參與社區劇場對自己、對生活的影響為「潛能開發」、「故事傳承」、「自我肯定」及「經驗與文化交流」。參與者表示透過每個人的自身經歷分享,慢慢地將以前的東西找回來並拼湊出回憶中的原貌,對於生活是種不同的刺激,尤其跟中山大學的學生合作是很棒的感覺,肯定本次「青銀共創」的成果。同時,透過劇本讓青年演員們也了解左營,亦將社區居民自身的故事及在地文化傳承給下一代,對於他們而言是件很美好的事情。而透過登台戲劇表演,看見活力四射的自己,並重拾勇氣參與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同時也學習到長者在舞台上的人生態度,而本次社區劇場的演出就是種自我肯定。

 

對於未來社區劇場的期待,大家則表示希望能再加重人物、文化與故事的比例,並挖掘更深更廣的人事物,以豐富劇本內涵。一方面,也希望藉由社區劇場展現社會議題,以輕鬆的方式呈現在地所關心的課題,藉此引發觀眾省思。另一方面,更希望利用社區劇場發揮自身影響力,呼應先前提到的左營高齡化之下所重視的老人照護、陪伴議題,透過劇場聚集一群來自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讓互相陪伴成為一種新常態。

圖:居民演員在演出當天受訪。

重視社區發展高齡化議題,大學進入社區注入創新氣息

 

參與座談的居民也表示,平日會與親朋好友、鄰居等人討論「社區發展」的話題,而大家最關心的部份仍聚焦於高齡化議題。因為社區中長輩人數較多,相對地,社區較無活力也少創新,彼此互動也較少,而長輩們需要的是精神安慰與年輕人朝氣,並提到社區照護實際上難以全面關心到獨居老人,僅希望學校的年輕人進入社區多多陪伴老人,而「青銀共創」則是很棒的創新作法。另外,也提及關心社區的「環境」與「教育」發展,而社區中的成員要能凝聚共好的觀念,社區事務推動才會有成效。

 

參與者表示希望中山大學除了把教育辦好,關於社區發展相關議題中,希望學校能扮演社區事務推動與領頭的角色,因為大學的介入會讓社區資源的串連更加容易。另外,呼應高齡化社會議題,希望由老師帶領年輕人進入社區,讓社區中有多點年輕人的陪伴。除了青銀共創的創新手法,更希望能接軌小孩與老人,讓教育與文化傳承向下扎根,因此,期待中山大學以更寬廣的眼光來看待舊左營區進一步的真實需求。

結語

中山團隊自2018年起走進舊左營,進行田野調查、了解在地需求,進入社區至今與在地居民完成了兩屆社區劇場創作展演,參與居民年齡從47歲至92歲不等,透過與左營居民相聚交流、分享與對話,將在地人文與生命故事匯集並轉化為劇本。透過演出後訪談居民演員的內容,以及居民演員於焦點座談會上回饋,讓我們思考了未來舉辦「社區劇場」的可能性和執行方式。

 

在接下來的這一年,為了延續社區劇場的能量,也發揮中山大學知識傳遞的教育本質,我們規劃將戲劇體驗帶入教育場所,邀請舊左營區的國小教師參與戲劇工作坊,並從中學習如何在課堂上自行操作戲劇教學,教師可以透過戲劇教學中的技能,提升與孩子的班級經營關係。

 

希望藉此落實教育的傳承,將大學的知識種子撒在社區中,促進參與者的人格成長、自我概念、社會認知等,更期待我們與教師們共同探討,當戲劇進入教學場域,需面臨的課題,並持續將其轉化為更加適合教學場域的內容,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2021年6月出版之《左營是個記憶的所在:創作劇本與幕後紀實》,由林宜誠導演編劇、葉維俐主編。有意進一步瞭解本書者,請洽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或私訊「渡.左營」Facebook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