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轉自農傳媒】
霧臺鄉魯凱族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巴清雄(Rungudru Pacekele)於2020年開始推動USR種子型與萌芽型計畫,帶領學生深入屏東縣霧臺鄉霧臺村的谷川、神山與霧臺部落,學習魯凱族傳統農業文化,並於休耕地進行小米混作栽培。巴清雄說,與2011年他負責的「小米回家」行動相比,中山大學USR計畫有一套完整規畫,能夠將學校與部落整體的力量有效整合,在原住民族傳統農業面臨人口外流、勞動力老化的情況下,開創小米復耕與保種新希望。
巴清雄擔任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雲霧山林黃金城:魯凱族霧臺鄉小米復耕與創新計畫」主持人,以原住民糧食作物「小米」為核心,實踐「在地連結」、「人才培育」,帶領大學生與部落族人一同推動魯凱族傳統農業文化復振,締造「小米復耕」行動嶄新開始。
(中文)
96個品系「小米回家」 復耕保種需長期規畫行動
歷經過去日本殖民農業、當前市場經濟衝擊等因素,臺灣原住民小米耕作文化勢微,小米種原也逐漸流失。1977年,美國學者韋恩‧佛格(Wayne Fogg)來臺至原住民各部落蒐集小米品系,並將其存放於美國國家種原庫。2011年,在臺大農藝系任教的郭華仁教授與仍是博士生的巴清雄和美方交涉,重新引回這批共計96個小米品系。巴清雄將其分別送還布農、泰雅、排灣、魯凱、達悟共5族、12個部落,期盼部落族人「復耕小米」,傳承與延續小米種原和文化。
小米種原要交由誰接手種植?巴清雄表示,部落年輕族人幾乎已無種植小米經驗,也不了解小米品系族語名稱,無法與他們確認小米品系的族語名稱及發音,因此主要鎖定曾經種植過小米的部落長者。尋找合適人選的過程耗時費力,將小米種原送至各部落後,同樣面臨許多困難。巴清雄舉例,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馬烈霸部落,田地大多栽種經濟作物茶葉,族人只能將小米種植於住家附近的畸零地,無法大規模生產;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族東埔部落,族人在3月小米播種時曾遇上霜害,氣候因素險些導致收成全軍覆沒。
巴清雄回憶:「96個小米品系中,有15個屬於屏東縣霧臺鄉魯凱族阿禮部落。2009年莫拉克颱風後,阿禮部落遷到長治百合永久屋,沒有多餘農耕地。霧臺部落和阿禮部落的原鄉距離不遠,氣候環境也差不多,所以將小米種原移交霧臺部落耕種,但3月播種時已經過了春雨季,雨水不足,收成也沒有很好。」
回顧「小米回家」行動雖困難重重,但初期在各部落仍有成功收獲,不料卻在一年後無疾而終。巴清雄指出,受到日本殖民農業影響,族人不種傳統作物改種稻米,造成部落飲食習慣改變,影響小米的消費;其次,部落族人為了養家餬口多已改種經濟作物,大幅限縮種植傳統作物的空間,導致小米復耕、保種無以為繼。
(中文)
學校、耆老合作傳承知識文化 收成回饋部落活化傳統農業
巴清雄指出USR種子型「雲霧山林黃金城:魯凱族霧臺鄉小米復耕與創新計畫」的核心價值,就是透過課程將學生帶到部落,讓他們提早與社會產生連結,在部落中學習不同的文化知識與社會議題,並嘗試將所學貢獻、反饋回部落,各方都能因此獲益。
除了透過相關課程與文獻,讓學生了解魯凱族農業生態學與傳統農業知識,巴清雄也帶領學生實地深入霧臺部落,以小米混作栽培方式,耕種休耕閒置的農地,「我跟族人說你那塊地閒置這麼久,就由我們來幫你整理,他非常樂意。」
(中文) 從2月初開始砍伐樹木,由學生分組進行,每一個小時輪替一次,向部落耆老學習不同的伐木技巧。2月底燒墾,隔日土壤冷卻後同時播下小米、玉米、臺灣藜等作物種子。撒種、整地完畢等待春雨來臨,讓作物發芽生長,期間還須注意間苗(疏苗避免作物過密)與除雜草等,待5、6、7月開始收成小米。巴清雄表示,過程中會不斷指導學生傳統生態知識,讓他們了解傳統農耕制度對於部落糧食安全、環境維護與作物多樣性保存的重要。
學校與部落合作耕種休耕地,巴清雄笑說,這項USR種子型計畫促進了學校與部落之間的關係,「我們讓部落耆老擔任老師,透過知識的傳遞獲得一些收入;此外,也把小米收成全部回饋給部落,小米可以說是族人最愛的東西,他們都覺得很開心。」巴清雄總結,這項計畫不僅讓學生從部落長者身上學習到傳統生態知識,更促使傳統農業活化,小米復耕與保種得以不同形式在部落延續。
(中文)
沒有小米稱不上結婚 魯凱族祭儀必備「讓文化更精彩」
小米在臺灣原住民各族都具有文化意義,但對魯凱族而言尤其崇重。小米不僅僅是一種糧食選擇,甚至可作為身分地位的象徵,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舉凡婚喪喜慶皆少不了它。巴清雄強調很多魯凱部落儀式都需要酒,「小米可以用來釀酒,結婚時也會規定要有多少的小米作為聘禮。」他笑說,魯凱族人可以說是被逼著努力耕種小米,因為傳統文化意涵,小米作為聘禮就是希望成婚夫妻有小米種子可以種植,新成立的家有食物來源,所以對於魯凱族人來說,沒有小米根本稱不上結婚。
(中文) 小米作為穀類作物,比魯凱族其他主食芋頭、甘藷更耐貯藏,若芋頭、甘藷收成不佳,小米是無可取代的重要糧食來源。因此當有族人的小米產量達到120把,代表他善於栽培、有能力分享食物,這時要動員整個部落的力量一起將小米搬回部落,這項農事活動稱為Papwabaliu,過程中也會舉行小米負重競賽(Twtinatina)。「小米負重通常會在豐收祭之前,但這項活動已經很久沒有舉行了。去年因為疫情,族人怕有觀光客進來,就說不要辦,我們的學生還是有揹著收成自行舉辦,族人看了就很佩服地說還好有你們,不然今年就沒有小米負重了。」
巴清雄表示,USR種子型計畫讓學生與部落族人合作耕地保種,同時也恢復部落的小米負重文化,而部落族人看見學校師生對小米文化的重視,也會因此受到激勵,願意回過頭來關注自身文化。「我們部落沒有人因為小米發大財,但是小米讓我們的文化更精彩!」
(中文)
部落博物館目標世遺潛力點 Papwabaliu感動族人迎接豐收祭
延續前期USR種子型計畫,2023年中山大學將計畫提升為萌芽型「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臺-原民社會自然文化共構之永續學習計畫」,擴大NATIVE(本土、原生)的含意,把自然生態與農業(Nature)、藝術文化(Art)、科技創新(Technology)等多項價值含納其中,藉由跨領域合作,延伸原先霧臺魯凱族傳統農業文化保存的行動,在教育面建構生態永續及原民知識教學體系、創生面培育原民永續發展實務人才、文化面達成將霧臺加入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的目標。
目前USR萌芽型計畫已建構與小米復耕、保種有關的具體規畫,巴清雄說:「我們的目標就是將霧臺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所以後續會再跟族人借一塊休耕地,從砍伐、燒墾到小米混作栽培等步驟,將細部過程文字化,除了用來申請文化遺產,也可以將這份完整資料提供給族人做參考,畢竟過去都是口傳為主。這也是學術界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我們不是從部落中挖東西出來,而是希望能夠整理出一個東西回饋給部落。」
每年8月是魯凱族的小米祭儀祭,許多祭儀都會在這個月舉行。約於8月中左右舉行的豐收祭(Tangidrakakalane),就是魯凱族最重要的農耕禮儀祭典。今年8月12日至8月17日,巴清雄開設暑期課程帶領學生二度參與小米負重活動,他說由於雨水不足,今年部落收成不好,但是學生與部落青年合力耕種的那塊田地算是小有收穫,與鄰田合作有達120把小米產量,於是就舉辦Papwabaliu集結學生與霧臺拔河隊的部落青年,合力將小米收成沿著全國最高公路大橋「谷川大橋」、省道臺24線搬回部落分享,「小米負重活動結束後兩天就是豐收祭,所以族人們都很感動,因為沒有小米的豐收祭就稱不上是豐收祭了。」
「小米的收成在這個時間點告一段落,豐收祭的舉行不僅是為了慶豐收,同時也代表一整個年度的結束,所以豐收祭是很重要的農耕曆的依據,象徵一年的結束與開始。」巴清雄表示,豐收祭的魯凱族語Tangidrakakalane是「醒來」的意思,豐收祭又叫作「醒起」,象徵「全新的開始」的概念,所以豐收祭不僅慶祝今年的豐收,也為來年的豐收給予祝福。「今年我們的學生也有扛著耕地的收成參加豐收祭,因為部落是從第1鄰到第10鄰,我們要進場的時候,族人就說,讓我們歡迎中山大學第11鄰部落!」巴清雄開心地說,這代表族人很歡迎他們的參與。
(中文)
持續找回小米種原 激勵青年「現在不種要待何時」
巴清雄表示,霧臺鄉有霧臺、阿禮、吉露、大武、佳暮、好茶六個村,而霧臺拔河隊是由部落年輕人跨村集結而成,在活動過程中,這些部落年輕人看見自己族群小米文化的重要性,也產生「現在不種要待何時」的危機意識,因此明年也會加入USR萌芽型計畫中,另闢一塊休耕地種植傳統作物。「前期USR種子型計畫中,只有三三兩兩的部落青年與我們協力耕種;今年USR萌芽型計畫,有整體部落青年組織、一群年輕人的力量一塊投入,讓部落耆老將傳統農業知識傳承給下一代,點燃小米種原延續的希望,達成農業永續發展的目標。」
USR萌芽型計畫不僅關懷在地,也與國際密切連結,在西灣學院院長王宏仁、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巴清雄的努力下,尋得並由日本寄回13種過去日本研究員來臺保育的吉露部落小米品系。巴清雄表示,這是小米保種的最新成果,共計13種小米品系會先交由農業部農業試驗所的種原庫進行繁種,再交還到吉露部落族人的手中。
「我在系上開設農業與社會、博物館社會學、南島社會與文化、原民生活與科學探索等課程,並將課程綁定USR計畫,把學生帶到部落。」巴清雄發現,藉由USR計畫,學生能充分學習部落傳統農業文化,在互動過程中更深入理解原住民,而不再帶有刻板印象,建構出友善社會環境;部落族人則透過傳遞知識獲得收入,同時在看見自身文化被他人重視的過程中被激勵,願意重新投入農業的操作,讓小米等傳統作物的復耕與保種在部落中有不斷被延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