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本校計畫前身為中山大學 USR-Hub 種子型「雲霧山林黃金城:魯凱族霧臺鄉小米復耕與創新計畫」,由霧臺鄉魯凱族人巴清雄助理教授擔任主持人,以原住民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小米」為核心,帶領中山師生進入場域,針對魯凱農業經濟、傳統文化、智慧科技進行研究踏查,並結合所學協助族人推動傳統農業復耕與文化保存創新,建構傳統友善農作示範耕地(總面積約12,052 平方公尺),由部落耆老以傳統農法協助維護耕作,成為學生學習傳統作物與農法之示範農地,計畫團隊亦多次帶領國內外專家學者造訪交流。

 

結合師生成果出版《小米:魯凱族活命的作物》、《山那邊裏霧臺》等文化推廣手冊,以創新方式推廣霧臺特色,並提供在地商家供遊客索取,帶動地方深度旅遊。同時連結中山大學永續推廣,舉辦「Umawma 原民文化與永續座談會」及「霧臺魯凱族文化知識展覽」,將原民知識的學習連結全球永續發展。本計畫前期雖為種子型計畫,透過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南島民族社會文化發展中心、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魯凱族知識研究中心共同串聯,產出成果與效益不亞於萌芽型計畫。

 

為延續前期豐厚成果,回應全球對於環境及文化永續的重視,本校將連結更多跨領域資源,擴大對於本項計畫之投入,升級成為「作為 NATIVE 博物館的霧臺-原民社會自然文化共構之永續學習計畫」,擴大串聯本校西灣學院(通識教育中心、社會創新所)、教育研究所、亞太區域研究所、社會學系、光電工程系、劇場藝術學系等多元跨領域專業,同時導入學生社團共同參與,關注核心議題擴大至:
一、Nature 自然生態農業研究:面對全球氣候變遷,重新學習原民「傳統生態知識」所蘊含的永續觀點和耕作方式,研究與推廣更符合永續環境的自然農業。
二、Art 藝術教育與文化保存:結合豐富的藝術養分,透過表演創作與藝術策展等創新形式,進行文化教育與文化保存。
三、Technology 創新科技思維導入:導入創新管理思維及科技,協助在地產業提升效益與價值,連結創生概念、促進地方產業發展。
四、International 國際山林永續串連:以山林和原民文化永續為核心議題,推動國際串連交流,透過相互學習之過程,提升永續議題的概念,推廣臺灣壯闊山林風采及豐富原民文化。
五、Venture 生態教育及冒險精神:呼應「山林開放政策」,學習原住民族尊重自然之精神,推動面山教育,實踐山川倫理知識、鼓勵冒險犯難及互助合作精神。
六、Education 原民知識傳承推廣:聚焦於部落青年及學童,重新建構傳統知識系統和創新應用的方式,規劃原漢共學與多元交流,提升文化認同。結合上述六大主軸,串聯 Nature、Art、Technology、International、Venture、Education,整合為「NATIVE 文化生態博物館」,協助整體霧臺加入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作為終極目標。亦期望透過本計畫,連結高雄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義守大學等在建築、經濟、長照等諸多面向投入霧臺場域之大專院校,以及全國關注原民議題之 USR 計畫團隊,共同擴大對於臺灣原鄉大學社會責任。

計畫團隊

主要團隊 西灣學院

計畫主持人 王宏仁院長暨南島民族社會文化發展中心主任

共同主持人 巴清雄助理教授、于欽平副教授暨副院長

協同主持人 蔡書瑋助理教授、吳亦昕助理教授

計畫聯絡人 李昱臻 (07)525-2000 #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