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隨著山林開放政策推動,臺灣從事登山活動的人潮大幅成長,許多國人開始用雙腳認識這塊島嶼百分之七十的國土,感受臺灣世界級的山岳之美帶來的美麗及感動,也引導整體社會用更深入的角度,思考山林文化及環境保育的推動。擁有超過14萬粉絲群的山林作家雪羊(黃鈺翔),長年透過文字與攝影,向國人介紹臺灣的山林之美,也藉由許多環境議題的倡議發表,引領大眾思考當代社會與山林文化間的關係。西灣學院USR「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臺」計畫課程與中山永續月活動結合,邀請雪羊以「走進文化與自然之山,把故事帶回人間」為題,5月10日在西灣學院與中山師生分享他在山林生活中的見聞及感動。
(中文) 擁有臺大森林系學士以及新聞所碩士學歷的雪羊,不僅已達成了臺灣百岳的完登,也擁有吉力馬札羅、梅樂峰、列寧峰等國際名山的攀登經驗。他同時致力於山林議題的教育及推廣,在山林文化推動上著有《記憶砌成的石階》一書,並擔任紀錄片「赤心巔峰」電影編劇,以及節目「上山下海過一夜」山岳合作團隊。在森林系與新聞所跨領域專業的加持下,本次座談會學羊在短短兩小時的講座中,完整從文史角度分享了臺灣山林的歷史發展,以及從自然角度介紹高中低海拔豐富的環境生態。對於與臺灣山林密不可分的原民文化,雪羊表示雖然缺乏實體文字紀錄,在原住民族在千百來在山林生活的軌跡,仍可透過傳承下來的文化知識,看到原住民族的智慧。在環境與發展之間,他也強調臺灣特殊的地理條件塑造出全球獨一無二的環境生態,「全世界只有臺灣,可以在2小時車程內,完整飽覽從熱帶海洋到寒帶高山的自然景觀﹗」而這樣的自然資產若能善加規劃,則可創造臺灣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的深度亮點。
(中文) 關於山林與原民文化的保存,USR「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臺」計畫也透過課程,規劃培育學生進行山林書寫及文化紀錄的能力,作為保存原民文化及協助霧臺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的資料累積。因此,雪羊也分享他的寫作經驗與資料蒐集彙整上的方法,引導學生提升在文化書寫的實務能力,以運用在協助原民與自然文化復振上的參考。負責籌畫本次講座的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陳志維經理表示,USR計畫的核心概念,就是培育學生透過本身專業來關注社會議題,永續議題探討的也不僅是節能減碳而已;中山大學希望導入更多元的形式,帶領學生透過本身的興趣專長或是職涯目標,為全球永續發展貢獻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