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轉自新作坊電子報 Vol.133】
作者 / 林心乙(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前草區團隊專案經理 )
「辦活動有什麼用呢?」
「為什麼不趕快活化市場?你們到底在做什麼?」
不論是在地的居民個人、社區社群,或是前來訪視的委員專家,筆者投入實作的過程中,常會被這些人如此提問。提問的原因莫過於質疑種種的行動方案到底「有沒有用」。
為了回應此質疑,筆者嘗試梳理國立中山大學前鎮草衙研究團隊(以下稱為本團隊)在「前鎮第二公有市場」的行動,以及筆者實踐一年多來的觀察與思考。希望透過系統性地梳理前期成果,能邀請關心傳統市場發展的公民朋友,共同思考和討論「活化」的多重意涵,並一起來讓行動更有用。
(中文)
前鎮第二公有零售市場的前世今生
前鎮第二公有零售市場(以下簡稱為前二市場),緊鄰著全球第一個加工出口區「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更是從前鎮漁港往高雄市區行經的第一個商業空間。因此市場在1960、1970年代生意興隆,來往的客人多為加工區的工作者。
據公部門資料呈現,前二市場於1960年設立營業。[1]1977年受賽洛瑪颱風影響,市場又歷經改建。市府判定因其結構體梁柱版等鋼筋混凝土嚴重暴裂腐蝕,隨時有倒塌而危害公共安全之虞,故編列預算於1990年動工、1993 年竣工改建,形成當前市場硬體。目前前二市場為一棟地上二層、地下一層之建物。
然而,改建期間的內外環境變化,使得市場的來客數量大跌。一方面因改建的四年期間,攤店鋪只能暫時轉至臨時市場營業,而要遷回改建後的新市場之時,據在地店家所述,部分客群已流失,使得許多店家考量後決定不再搬回。而另一方面,整體產業環境的改變,也對市場造成衝擊。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自90年代開始從製造業興盛、勞力密集的產業形態,轉而成為企業西進中國出走的情勢,連帶影響了主要客源為廠區員工的市場店家,店家生意大不如前。因此,部分經營者選擇另謀他處,更有部分店主因年紀因素決定直接退休。
店家的選擇也改變了市場空間的使用方式和樣貌。前二市場的空間逐漸轉變為不再以「商業」作為主要用途,直接影響市場的軟硬體維護與發展。市場內部的狀況開始層出不窮,包含多數店鋪成為儲物空間、人員離開、市場空洞陰暗、治安問題浮現,而地面、屋頂、廁所等設施也陸續損壞,而苦無經費和人力修整。
(中文) 直至2021年,本屆的市場自治會[2]與本團隊合作,將「第二屆前草創創生活節」引入市場內舉辦。兩年內獲得經發局、青年局、區公所的支持,促成重要的基礎硬體修繕,包含屋頂和地面整修、一樓廁所翻新等。更於2023年引動幾位青年店攤鋪獲政府資金補助,進駐市場共同活化。
至今,第一批獲補助的青年店攤鋪進入市場已超過一年,已部分更迭又有新的青年店家進場,而市場自治會與本團隊持續於市場內發動諸多活化行動與研究。過程中,本團隊摸索出市場活化的路徑與機會,但也體認新舊的問題交織複雜,有待突破。
(中文)
市場活化的立場與挑戰
因為前二市場所處的特殊地理和文化位置,及其當前面臨的課題,使得本團隊設定前二市場作為實踐場域,嘗試在活化市場的過程中同步進行行動研究。
回到本文開頭的市場活化提問,有鑒於對於前二市場的認識,本團隊近年設定的目標為培養具有涵容力的市場。「涵容的市場」意味著不只有既有的產業應當被辨認為傳統市場價值的提供者,新的傳統市場價值也需要被創造與詮釋。隨著時代變遷,當消費型態與族群不斷變化,我們應養出能吸引新舊客群[3]前來使用的市場空間。不同的人們在使用市場空間的過程中,能自然而然結識、感受和創造不同時代的市場價值。
要「養」出具有涵容力的市場,意味著團隊必須拋棄過去統包式、大型投資的思維。過去大型投資的作法,在前階段確實發揮了吸引關注的重要成果,但新引入的大批客人往往是因活動而來,難以被僅有的零星營業店家留住而持續來往,再度佐證了市場的涵容力不足;更重要的是,此作法恐使新舊行動者習慣且過度期待單一的救世主,外包了自身責任而減低能動性,長遠看來對地方並非好事。
因此,小型多元且能帶來開創想像的嘗試,更適合本階段的前二市場。而當中最關鍵的,即是提升店攤鋪的運用,使有心營運的商家得以進駐市場空間,提供各種多元服務,創造或維持市場價值,也使得各式各樣的新客人,被各類型的活動吸引來以後,有理由能停留在這裡並願意回訪。
(中文) 市場活化的路徑越趨明確,但眼前遭遇的挑戰仍得逐一突破。市場不只是硬體,而是「空間」與「人」相互影響循環的場域。以下以三部分,分析當前前二市場遭遇的挑戰:
一、吸引潛在店家進場的誘因有待提升
2023年雖有二家本地青年攤店鋪進駐,成為活化生力軍,但仍遭遇市場整體之水電管線系統待更新、屋頂漏水、既有攤台設計僵化難以應用等困難。這些困難恐同樣影響潛在的、有興趣的經營者,降低其進駐意願,特別是未經市府補助之團體與個人。
除了硬體,軟體部分也讓潛在的經營者卻步。由於前二市場現有店家非常有限,難以吸引大量和多元的客源前來,若新店家要從既有的消費者中共同獲利並不容易。此外不論什麼樣的職種,在這裡都得面對單打獨鬥的局面:若為傳統市場常見的生食熟食販售,新進者難有足夠的客源得以盈利;而若為新職種,經營者也得具備自帶客源的能力,不過若是如此,則又沒有特別的誘因,使人非得在前二市場開業不可。
二、老店家願意自行整改的意願有待加強
市場的店攤鋪主作為名義上的經營者,因生意大不如前,再加上年歲漸長,多數已不以商業經營作為主要目標。若沒有感受到市場整體提升的跡象,加上缺乏願景想像,則更無維護或改善既有店攤鋪環境的急迫性,更遑論共同想辦法改善整體的公共環境,如付出設備修補或更新的成本[4]。
三、硬體設備不完善有礙活化活動的舉辦
雖然地面、屋頂、廁所等皆已獲資金整修,市場悶熱不堪仍未解決,更是難以留住來客的重大因素之一。
三年來,自治會積極與本團隊合作,嘗試為空間帶來活化的能量。2023年至今於市場內舉辦了至少兩場大型活動,將當地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等各級學校以及社區資源引入。然而因市場基礎的硬體設備多處不良,導致活動舉辦者、協力者須以多倍的時間精力協調調度當地的用電和物資。
損壞多年的通風設備也造成市場的極度悶熱,更使得夏天共同前來舉辦活動的師生和攤商幾近中暑。當地協力夥伴於活動後強烈建議,市場空間悶熱的問題亟需改善,否則倘若再度前來共同舉辦活動,對成員來說皆為不小的負擔。
(中文) 前述這些挑戰反映,市場的硬體和人的關係相互影響,每一個問題都環環相扣。若市場整體硬體未逐年逐步改善,進駐條件不利,形成惡性循環,難以吸引有意願、有潛力的自主店家。同時,硬體問題若未處理,即使政府部門祭出店家補助,成效恐難以提升。另一方面,在既有店家無力改變的狀況下,若無社群持續在此地舉辦活動,不斷帶入新的空間使用者、客群和潛在的經營者,使逐漸蕭條的市場獲得關注,則要使既有經營者和主管機關感受到市場的未來性進而願意投資 ,更是難上加難。而這也是本團隊致力於市場社群經營的原因。
(中文)
小結:活動不只是活動,前置催生和後續承接才是硬工夫
想要突破困境,除了不斷地嘗試創新、盤點資源及行動能量,更要著手從可動的環節改變,不只是被動的等待機會。大型的資源挹注有其效益,但實質效益在於:場域內有沒有行動者能夠承接和持續發酵,不論是不斷留住新客人的各式店家,或是足以持續轉譯市場價值的文化工作者。綜合評估後,本團隊以培養有涵容力的市場為目標,發起小型多元的行動,以催生和凝聚社群作為行動主軸,並以此為基礎與政府機關、既有店家和潛在經營者持續溝通,探索活化的各種可能。涵容多元的社群,儘管不一定直接對接商業行為、立即為任何行動者賺錢,卻可以是改變的發動機。下篇文章將呈現各項策略實踐的階段性成果及反思。(待續)
(中文) [1]對照當地訪談資料,受訪者表示市場設立初期為民間自主出資興建,後與政府協商,由公部門加碼投資興建,作為公有市場營業。此處需注意的是,若口訪資料為真,市場成為「公有」乃公私協商的結果。儘管目前主管機關為經發局,但就如許多各地的傳統市場,無法單純以「公部門得以全權由上而下經營管理」來看待。若公有市場初始興建時具有民間出資的部分,則政府欲由上而下對市場店舖過往的所有者進行高強度的管理(甚至驅離),可能引發正當性的辯論。惟目前筆者僅掌握當地口訪資料,尚未取得官方檔案關於公私協商過程的篇章,而無法進行比對,特此說明。
[2]本屆前鎮第二公有市場自治會會長為林瑞和先生,林瑞和先生上任後與本團隊開啟合作,並共同創造諸多引發市場軟硬體改變之行動。
[3]客群包含店家、客人,甚至商業行為之外的使用者。
[4]甚至連公共空間照明的電費、廁所清潔費的共同支出等皆有待持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