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en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中文) 文/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

(中文) 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以下簡稱南區輔導中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以下簡稱水保局)攜手舉辦交流活動,以「農村再生」及「地方創生」推動的精神與內容,邀請南臺灣的青年創生團隊及農村發展組織進行經驗分享,期待與大眾進行實務交流,共同激盪更多永續營運模式。

 

本次紀實分為上、下篇,上篇為國發會地方創生政策、水保局及高雄區經驗分享。

(中文) 首先,由水保局臺南分局傅桂霖分局長致詞。傅局長坦言,水保局努力為農村再生計畫加值,也配合地方創生計畫,積極扶植青年團隊成長,由內而外的打造強健農村發展體質。為此,水保局不斷導入創新思維,也非常鼓勵農企業及青年團隊,持續創新研發特色產品,爭取青年回留創新、青年回鄉行動獎勵、農村區域亮點、農村社區企業、農村好物、縣市農村總合發展計畫等農村再生相關計畫資源,與地方產業文化連結,提升在地產品競爭力。

 

國發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彭紹博處長表示,地方創生自2019年成為國家重要戰略計畫,期待扭轉區域失衡,結合跨部會與企業力量的投入,協助整合資源、資金及行銷網絡,才有機會永續推動,與民間力量一同前行。自2021年開始,地方團隊可透過地方創生多元徵案途徑,向分區輔導中心整合提案,現在成果相當斐然,十足展現出在地活力、創意及共好精神,行動上也有很大翻轉。同時,多元徵案也鼓勵城鄉共創的合作,透過定期在都會辦理市集,應用「前店後廠」的概念、讓農村產品達到更好曝光。

 

「在地問題要在地化解決」!彭處長以偏鄉交通問題為例,透過開放白牌車平日協助就醫、就學,假日改為提供共乘及導覽服務的新產業型態,期待有效解決在地沉痾,未來逐漸有階段性成果,達到均衡台灣的目標。處長也說道,國發會已責成農委會(農糧署)盤點農會相關設施活化為創生場域,並鼓勵地方農會參考「宜蘭冬山鄉良食農創園區」,以直販所、在地廚房設計,搭配農會系統既有銷售管道,讓遊客更接地氣地體驗到農村好物,同時為地方產業升級。

(中文) 接著,由水保局臺南分局莊金城課長分享農村推動案例。目前,臺南分局透過【里海永續】、【經濟循環】、【農村輕旅】、【友善食農】、【深度體驗】及【南島文化】等六大主軸,形成區域亮點(以下簡稱區亮)及產業跨域的11條特色軸線,未來也將與縣市政府、青年培力工作站展開更多合作。莊課長以高雄六龜的農遊事業提案為例,地方團隊結合文化、生態、產業及農業元素,打造出四季各具特色的深度體驗遊程,增加遊客停留意願,提升農村人力培育及永續發展。

 

提到如何與青年培力工作站(以下簡稱青培站)合作,目前水保局已盤點區域內的青培站及合作可能性,未來也將擴大範圍,針對不同場域,加速農村產業活化及共創農遊行銷體驗,並加強推動綠色照護、食農教育;也會設計有趣的交流產業創新主題、雙語產業接待、跨域及節慶活動等行銷規劃,增加國際曝光度。

 

南區輔導中心執行長吳涵瑜表示,國發會地方創生擴大加強結合產、官、學、研、社等各界夥伴共同投入,成為跨面向的交流平台,導入外部資源與能量,期待回應返鄉族群在就醫、就學、就業上的需求,更能復興地方產業、創造就業人口,促進人口回流及移居,達到均衡城鄉發展的目標。因此,國發會透過地方創生多元徵案、活化公有空間、設置青年培力工作站及分區輔導中心等計畫,建立青年返鄉支持系統,強化城鎮機能及環境整備,希望促進產業發展,吸引人口回流,期待引動更多年輕人加入創生行列。

(中文)

高雄區域亮點計畫

本場次由澄田整合規劃許哲維負責人分享對社區協力政策的見解。他表示,過去的農村再生實踐,已經挖掘出許多在地的人文地產景,也形成跨域合作及在地整備發展的支持系統;而地方創生則是持續整合公民力量,打造共創移居、空間活化及在地事業經營的環境。換句話說,農村再生是「由內而外」地整合區域軸帶;而地方創生更像是「由外而內」地導入不同面向資源。

 

目前,高雄的區域亮點推動主要設立兩大軸線,分別是:

  • 山澗泉樂饗大地:六龜區、甲仙區、美濃區、旗山 區、大樹區、杉林區;
  • 大農村體驗學堂:茄萣區、永安區、彌陀區、梓官 區、阿蓮區、內門區、田寮區、燕巢區。

 

在饗大地軸線上,鑒於便捷的區域交通,水保局規劃以整合地產地銷(特產入菜)、深度體驗(場域營造)及跨域串連(農村體驗軸帶),讓遊客對農村產生認同感,形成多元的國旅體驗。許老師以六龜地區為例,澄田團隊配合新南向政策,已輔導在地團隊取得穆斯林友善旅遊認證,包含茶席體驗、特色菜單及多語導覽、數位化解說等,並延續跨界推動,強化六龜山茶產地認證及評鑑活動,促進在地就業。此外,澄田也協助六龜寶來的團隊,以傳統自然工法修復古厝,打造傳承、紀錄傳統建築技術工法的公益場域讓青年使用。

 

在大農村體驗學堂上,國發會的彌陀青年培力工作站已與水保局合作,結合公所、漁會、在地青年與商家,導入高雄市府的海線潮旅行補助,規劃青年職場體驗、沿海小旅行等活動,並設置直售據點,推出聯名商品。高雄今年的推行重點,預計會與林務局及高市府合作,推動惡地區域的特色亮點及地景旅遊,並持續整合體驗開發,培力環境教育及綠色永續旅遊人才。

 

高雄旗山金牌農村到地方創生之旅

而高雄的第二棒,則邀請111年接受青年回鄉獎勵而返鄉的郭俊宏,代表甫獲「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及「國家永續發展獎」的旗山糖廠社區進行分享。曾是香蕉王國的旗山,因處國道十號末端、高雄東九區入口的地利之便,足具帶動旗美地區觀光產業的潛力。因此,糖廠社區依循農村再生培根計畫及區亮計畫的培訓,以旗山老街文史及百年製糖工廠為特色,向台糖租地打造「旗糖農創園區」,目前已有長照C級據點、直賣所、體驗館及社區市集進駐,更在111年獲得金牌農村殊榮。

 

透過明確盤點,糖廠社區從農村常談的「三生」出發。在生活面向上,社區注重社區營造面向,主要推行街區訪調及文化保存、綠色照護,以及疫情時期與里長合作送餐機制,更讓地方長輩記得整整7分鐘的風土甘蔗舞。在生產上,青年們為喜愛地方特色的旅行社和ESG永續旅遊客群,提供多樣主題,根據遊客期待設定園區導覽;並成立「大旗美直賣所」,建置官網及網購平台,活絡社群遊客窗口,也開始優化產品包裝,設計季節限定的一日農夫活動,提供貼心農遊服務。而生態面向,社區則以低碳社區、環境教育、循環經濟為導向,善用香蕉全株,將葉子做水果包材、果實做果乾、花蕊做花茶、果梗做生物炭,並轉化教案為永續桌遊,形成地方特色。今年,旗糖農創園區內也將設立創生基地,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共創,激盪更多元的創生火花,在山與土地間打造永續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