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文/宋世祥(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中山大學HISP計畫副執行長暨舊港區團隊成員)
中山大學HISP計畫舊港區團隊《再社區》展覽於四月中正式開幕,整體展區縱貫整個高雄市鹽埕區,南起「新濱碼頭藝術協會」,北至「廢墟吧」。舊港區團隊以推動鹽埕區公民參與為目標,在過往兩年多期間,除了推動趣味公民意見調查、在地線上直播等活動,亦舉辦各項工作坊帶動在地民眾與社團組織積極參與社區發展。《再社區》展覽不光是今年年初團隊活動「社區策展」工作坊的延續,更是展出了舊港區團隊過往兩年於鹽埕區推動在地公民參與的紀錄,當中更包含了對於「駁二藝術特區駐村計畫藝術家」( 以下簡稱「駁二駐村藝術家」)角色的重新思考。
於《再社區》當中,除了有社區夥伴以〈畫說鹽埕麵〉與〈鹽埕飯包〉兩個展覽展現鹽埕地區的飲食文化之外,策展人邱俊達博士後研究員亦邀請了曾經於駁二藝術特區駐村的兩位藝術家張致中與山本聖子,分別以〈海市〉與〈黑那端掉下的紅~「晚安天氣真好,對吧?」〉展出於其中。筆者自參與HISP計畫以來,除了以中山團隊副執行長身份協助計畫執行以外,亦藉此機會探討駁二駐村藝術家與鹽埕社區之間的互動。在筆者看來,這兩件作品在藝術家結束駐村之後重新回到「鹽埕」值得關注,也可藉此重新認識駁二藝術家駐村計畫和在地社區之間的關係。
(中文) 筆者之所以關注「駁二駐村藝術家」源於2015年參與的「重整大溝頂商場再現鹽埕風華」公聽會。在該公聽會中,鹽埕區的商圈代表與里長們均表示,駁二雖然帶來了人潮,但並沒有直接嘉惠於在地經濟。若從2020年的統計資料來看,駁二一年的觀光人口高於400萬 ,但鹽埕街區的觀光人口卻只有30多萬。[1]若再進一步看相關資料,即可以發現樂於前往駁二觀光的年輕人並不熱衷於走入鹽埕街區,這意味著如何讓街區商圈年輕化吸引年輕人成為在地創生發展的挑戰。再換個角度來說,駁二雖然位於鹽埕區南側,但整體鹽埕居民卻難以直接受惠,卻得承接因為觀光所帶來的交通不便與垃圾問題。在這樣的挑戰下,筆者注意到駁二有一批「駐村藝術家」,他們是鹽埕裡短暫的新住民,或許有機會可以成為連結駁二與鹽埕社區的橋樑。
(中文)
駁二藝術家駐村計畫
從2015年起,駁二藝術特區啟動了藝術家駐村計畫。每年約有20到25位的國內外藝術家通過申請,獲得來到高雄駐村的機會。每一位的駐村時間依照個人的申請約有兩月到三個月不等,主辦方提供位於大義倉庫所改建的住宿/工作室,提供每日NT$500的生活費,以及一筆NT$35,000的創作經費,並也有駁二展覽組的專員協助資料搜集、對外聯繫與安排展出。絕大部分的駐村藝術家將他們的作品展出於大義倉庫區的展示空間裡,展期約為一到兩週。至今,已有200多位駐村藝術家獲得補助來到高雄駁二駐村,他們的作品也成為民眾來到駁二休憩旅遊時經驗的一部分。例如:匈牙利藝術家Tamas Szvet的作品〈認同口〉以竹為素材,以蓮池潭龍虎塔「龍頭進,虎口出」為出發點,即坐落在駁二旁邊的大義公園,成為許多民眾來到鹽埕區的卡打點。
相較於其他場館單位的駐村,駁二的駐村在徵件時多希望了藝術家能以在地關懷為主題。所以藝術家在提出計畫前,都必須針對高雄的現狀進行調查工作,並從自己的藝術專業之中發想能夠在高雄駐村期間能夠完成的作品樣貌。這些駐村藝術家直接雖然是住在大義倉庫的工作室當中,但他們也等同居住在鹽埕區裡。在這裡解決生活需求、與人互動、環境觀察等經驗,讓鹽埕區的種種都直接成為這些藝術家創作的養分。
(中文) 來自格瑞納達的Elizabeth Lander在她與Emmi Jormalainen的聯名個展之中,即延續了她對於世界各地「店舖」的關懷,繪製了多幅鹽埕區餐廳、夜市攤販的水彩畫。Elizabeth對於鹽埕餐廳老闆與夜市攤販的熱情印象深刻,這表現在她畫作中出現了別於之前作品的暖色調。法國藝術家Roland Cros則在自己的《369像素傳說》之中,除了展出自己以臺灣原住民神話為主題的作品外,也展出了多幅記錄高雄街景、駁二民眾的的木雕作品,他所看到的工業風城市景觀、拿著自拍棒自拍的遊客,都成為木板畫作上角落的一景。
駁二駐村藝術家的作品不僅豐富了在地的地景,更讓民眾能用不同的視角關心高雄與鹽埕區。蔡坤霖在《海味醃漬》的成果個展中,運用了「水下錄音」的技術,帶領民眾聆聽在愛河與高雄港所錄製的「水下聲景」,感受在河面與海平面下的景觀。蔡慧盈則在《水神機器人》的成果個展裡,展出以在鹽埕收集到的各種盛水容器所組裝出的發聲機器人裝置,帶領民眾感受到鹽埕生活與「水」密不可分的關係。
許多藝術家帶著社會批判意識來到駁二駐村,他們不只在鹽埕短暫生活,也以這裡為出發點輻射到周邊區域進行主題性的研究,並將自己從中得到的反思表現在作品之中。山本聖子的錄像藝術作品〈黑那端掉下的紅~「晚安天氣真好,對吧?」〉和高雄印尼漁工一起合作,記錄了他們離鄉生活的挑戰與困難,帶民眾省思台灣海鮮飲食文化背後的勞動處境。韓國藝術家金登容在《少女的祈禱 》駐村成果展之中,分享了自己在於高雄前鎮草衙區的田野調查,與「勞動創作」的成果,以錄像作品與「汗水」作品引領參觀者回顧高雄的工業歷史與呼籲喚起對於勞動價值的重視。
(中文) 當藝術家還是高雄人時,他們的創作之中往往呈現了對於在地歷史、文化與經濟更深刻的反思。藝術家藉由駐村計畫,重新反思自己曾經擁有的高雄生命經驗,並將其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張致中《父親的造船廠、我的船 Father’s Shipyard, My Ship》,在他父親於高雄港造船的經驗為藍本,採取戶外、室內兩地展出形式,戶外牆面大船形象將等比例縮小於室內展場重現;創作過程的所有物件,手稿、文件、藍曬圖等亦以檔案方式搭配影像展出,藉此帶領民眾重新認識在地船舶製造,並於2020年延續這項主題,創作了新作品〈海市〉。丁昶文的《三十年後》以錄像方式記錄了自己在柴山與鼓山探索水道的過程,帶領民眾重新認識高雄的地質特色,喚起民眾對於在地生態與歷史的重視。
在駁二的駐村藝術家從來都不只是鹽埕的過客而已,他們為這塊土地帶來了新的視角與視野,也運用創作為這城市帶來創新又富有批判反思的景觀。若再從地域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說,鹽埕區滋養了這些藝術家的創作,也藉此豐富了高雄人的藝術心靈。
(中文)
大學團隊串聯駁二藝術家與在地
高雄近年來逐漸往「創意城市」的目標發展,駁二成為展現城市活力與創意的指標性基地。筆者認為,駁二作為文化場館,以空間基地的形式成功地吸收創意能量,並以此支持了在地的文化發展,但在創意藝術的能量的對外溢出上效益上需要進一步反思。從成果上來看,駁二駐村藝術家們逐步豐富了整體高雄的文化資本,也有效地以藝術進行了城市外交。然而,這些藝術家的作品雖然被在鹽埕區的生活經驗所滋養,但成果往往卻難以走出駁二藝術特區。在過往兩年多的調查之中,筆者注意到雖然駐村藝術家對於參與社區運作有很高的動力、負責協助他們的駁二展覽組也很努力協助,但也碰上不少實際上的困難。展覽組本身人力受限,沒有機會發展與在地社區非官方關係,都影響了這些藝術家和社區互動的可能。
(中文) 此外,在筆者課堂上同學們的調查中也收集到,對鹽埕民眾來說,駁二藝術特區雖然帶來了人潮,但自己反而不會特別過去參觀休憩。從鹽埕老一輩人的記憶來講,駁二一帶過往都是被禁止進入的碼頭區,只有少數做生意的人或是與船舶工作相關人士才會接近那一帶。在地人走到駁二,多數人最多就只是日常的走走休閒,反而不會像是觀光客一樣特別去看裡面的展覽,自然也對「駐村藝術家」很不熟悉,僅有極少部分在地民眾注意到這個計畫。若注意到這些駐村藝術家都是生活在鹽埕區,筆者認為他們其實正是駁二與在地社區最重要的橋樑窗口,亦可以是駁二創意能量的向周邊溢出的著力點。筆者也以此切入,在過往兩年中邀請駐村藝術家在鹽埕區忠孝國小舉辦「社區創藝工作坊」,帶領在地民眾與中山大學學生一起學習外,亦於今年邀約藝術家參與由USR計畫支持、筆者推動的「鹽夏不夜埕」夜間創作活動,讓他們的創作更直接地走入街區,也藉此吸引熱愛藝術的青年朋友們走進鹽埕。
在《再社區》展覽中,在策展人邱俊達的邀請下,〈海市〉與〈黑那端掉下的紅~「晚安天氣真好,對吧?」〉兩件作品重新回到高雄,並且也從原本的駁二溢出,展於鹽埕區的「廢墟吧」、「貓手Book&Shop日文二手藝文書店」和「新濱碼頭藝術空間」。熱愛藝術的民眾不止別錯過了這難得的機會,也可趁此進一步認識這些不只是鹽埕過客的駁二駐村藝術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