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en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中文) 【轉自新作坊/文:周睦怡(臺灣海洋大學海洋觀光管理學士學位學程(系)助理教授、前「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推動與協調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實踐在「舊左營」

現今的高雄市左營區,以依城市發展脈絡,大致以翠華路和半屏山為界,分為東西兩大區塊。東邊的區塊以三鐵共構的左營站區及巨蛋體育場、漢神巨蛋百貨為中心,近20年來快速發展成人口和商業活動高度密集的區域。維俐所屬的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的【渡,左營】團隊,其關注的場域主要是西邊的左營舊城聚落及眷村社區,在此與地方伙伴共同發展多元議題。近期主要推動的方案包括傳統商家數位優化、樂齡在地安老創新行動等。

 

加入中山人社計畫

維俐上一份工作是在科政中心,主要處理的是循環經濟議題,這個議題有很多發展的可能性,她也做得很有興趣。後來因為計畫異動,她自己也想轉換跑道到大學工作,剛好中山大學人社計畫正在徵聘博士後研究員。當初她投履歷時還不太了解人社計畫的內容,面試時中山團隊介紹了實際工作內容,才知道這是內容很豐富又充滿挑戰的一個計畫。維俐在計畫的第三年加入,參與的場域以舊左營為主。一進到計畫首要任務是讓即將演出的社區劇場順利推出,接著要著手撰寫三年的計畫成果報告書,臨時接下重擔對她來說是考驗,也是學習的契機,她透過成果報告書的整理開始細細認識中山人社計畫執行的歷程與內涵。人社計畫的運作與她過去進行的博士論文研究,以及在科政中心的工作模式非常不同,對維俐來說是個嶄新的學習和歷練。

(中文)

從獨立研究到與人緊密互動的實踐研究

這個計畫是一個很震撼的環境,現在要跟人接觸還要做研究,而不像過去是獨立研究。丟掉自我的東西要更多!

 

人社計畫需要跟很多人互動、溝通和協作,這些過程與她過去在博士階段養成的獨立研究作業習慣很不同,與在科政中心與其他研究人員有共同的目標下的合作也很不同。在社區裡,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期待、目標和需求,處在這種異質性高的合作網絡中,大學要扮演的角色是什麼?能做到什麼?限制又是什麼?這些都是維俐在行動中會不斷思考的幾個問題。但田野中遇到的困惑和疑問往往也會從田野中、互動的伙伴中得到答案,看到方向。

 

對維俐來說,參與人社計畫後她的心態轉變很多,要丟掉很多的自己。先前在科政中心的工作,單位訂有 KPI,目標明確,進度和成果比較容易掌握;而人社的工作雖沒有KPI,但仍有希望達成的目標,加上參與者多元、變數增多,因此更考驗的是臨場反應,還有實作方案因應場域動態而變化的調適能力。擔任這個計畫的博士後其實不容易,除了對內要面對不同專業的老師們進行溝通;對外要處理社區的大小事情,與不同的社區伙伴溝通。長期處於多方溝通的情境中,難免也會有挫折和一些情緒,但自己在計畫裡的任務是推動和執行,因工作引發的情緒和失落要找到可以調適與修復的方法。對此,維俐尤其感謝渡左營召集人李思嫺老師,她是很好的傾聽者,更不吝於稱讚別人,帶給維俐許多支持的力量。另外,伴侶的傾聽、理解和相挺也非常重要,讓維俐能無後顧之憂地投入這份工作。

 

在心態的調整上,維俐覺得要捨棄追求完美這件事情。一開始進計畫時,就曾經因為不是自己犯的錯卻需要去跟社區伙伴道歉,後來又陸續幾次因為計畫人員工作時所產生的誤會而去向社區溝通和善後。起初她的內心很掙扎,認為又不是自己犯錯。但一位熟悉來龍去脈的居民跟維俐說,透過這些事情,妳學到了承擔。維俐聽了頓時醒悟,心中的糾結也就化解了。她了解到過去只需要為自己負責,承擔自己的決定和行為,把份內工作做好就好,而現在承擔的不只是自己而是更多。居民的那句話給維俐很大的啟發,她體悟到「丟掉自我」,指的是不會只聚焦在自己,還要考量到更多人,亦即一起工作的團隊伙伴以及一起合作的社區伙伴。

 

丟掉自我的部分,面對居民、面對老師、面對不同性格的人,如何更圓融的去跟他們相處。這是在計畫中學到最多的。

(中文) 此外,維俐進來團隊後也負責與其他成員較無法應對的社區伙伴互動,她要先道歉尋求對方理解、持續溝通再創造合作的機會,還要努力嘗試跟他們一起合作。一開始會覺得很難很累,但是與所謂「難以親近」的人互動培養交情,熟悉後會發現到他們並不是難以親近,而是積極想要進步和前進的一群人,當他們能被理解,同時也理解大學團隊的用意時,就會成為非常有動能的合作伙伴,也是推動地方事務很重要的力量。

當自己的投入逐漸為居民接納與認同,對維俐來說就是最重要的肯定。現在她認識的居民越來越多,偶爾他們會傳line給維俐說謝謝妳做這些事情,謝謝妳願意來這裡做這些。這些感謝,就是維俐持續努力的動力。上一份工作比較多是紙上作業,但這一份工作是身體力行,維俐認為行動是有渲染力、可以發揮作用的,居民若有感也會有所回應,這些回饋很直接且有力量。維俐說雖然身體很累,但心裡常常是充滿感動和滿足的。與居民越來越熟悉後,很多居民喜歡打電話給她聊天,一開始會覺得是工作,但後來更像是跟朋友在聊天。很多居民年紀都比她大,會關心她的生活也會分享一些想法。這些關懷讓這份工作不只是工作,更增添了生活感,場域就像第二個家,在這裡工作、與居民相伴、一起搭建想要的生活。

 

一樣是計畫,但作法很不一樣:化挫折為行動的契機

回到高雄後,生活步調比較慢,而大學的環境與科政中心很不同,在學校裡做計畫並沒有一定要誰服從誰。如何維持團隊裡專業的多樣性又能找到一起行動的方向,在跨領域的合作上,無論是在溝通或執行都充滿挑戰。儘管如此,維俐認為把時間拉長,就會發現到當妳真心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全宇宙的力量都會來幫忙你!她樂觀地表示:

 

有時候就是一個機緣!雖然一開始會設定一些想做的事情,但中間總有許多不可抗拒的因素,無法按部就班去做。但到目前為止,都還算順利,想要做的事情也慢慢成形。

(中文) 身為中山的校友,維俐知道中山有許多外籍生,她希望有機會能將外籍生帶進場域,同時也希望能串聯左營的青年,一起來為社區做些事。這兩個想法並非憑空出現,而是長期駐點在場域,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彼此討論和分享過程中醞釀並逐漸形成的行動方案。至於想要引介外國學生進入左營的原因,之前維俐曾拜訪在地商家,有些店家的位置在離蓮池潭景點稍遠處而較少遊客到訪,希望能透過與中山大學合作來提升能見度。維俐認為外籍學生來台灣念書,可以透過認識社區更了解在地的文化和生活,另方面外籍學生的造訪,也能為店家與社區帶來新活力。而後在亞太事務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外籍助理教授江德曼老師加入團隊後,這樣的想法有機會落實。維俐與江老師一起設計一系列「老外逛左營」方案,帶領外籍學生進社區踏查,也搭配直播和影片替老舊社區的店家帶來一些跨文化的火花和新動力,希望能提升區域的能見度。此外,江老師和外籍學生也在社區活力屋策劃課程,將自己國家的文化及傳統樂器或舞蹈介紹給社區,讓長輩們能跟著音樂動動筋骨,也透過舞蹈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中文) 另外一件維俐心心念念的事,是左營的青年串聯。進場域後,她發現留在地方工作的青年不多,一開始先認識幾位在當地協會工作的青年,或是自由工作者,他們都很關心社區事務。那時維俐就萌生讓他們彼此認識,也許可以一起做些事的念頭,不過後來又陸續去訪談了幾個比較年輕的商家,才發現要串聯青年並不容易。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年輕人需要花很多的時間與精力維持自身生計,而較無餘裕和資源參與公共事務,這成為串聯行動的一大門檻。今年(2022)年初,維俐跟一位在協會工作的在地青年聊天時,隨口聊到青年串聯這件事,這位青年表示自己從以前就很想連結在地的年輕人。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各自集結熟悉的人脈,青年串聯這件事情就開始動起來了。透過不同的網絡接觸到更多的在地年輕人,於四月底辦了一場「左營青年來開槓焦點座談會」,針對舊左營區未來發展的優勢、劣勢和期待,以及在地商家數位化的挑戰提出想法相互交流。這個破冰的活動,讓關心舊左營區發展的年輕人有機會齊聚一堂,交換彼此對於舊左營的觀察和未來想像,也讓這群年輕人開始熟悉對方。希望這個論壇能成為大家協作的起點,未來有機會成為一起打造理想生活的伙伴。

 

疫情衝擊在地傳統商家,數位轉型是解方還是門檻?

維俐過去的工作經歷,都成為她在執行人社計畫的養分,如她曾在美國中文學校教學,有教材研發和帶遊學團的經驗;在科政中心時辦理工作坊、焦點座談、公民參與、政策分析的經驗。這些歷練都能協助她開展與社區互動的各種方法,而實務的淬鍊也對研究很有幫助。維俐分享:

 

社會科學很有趣,有一種自己專屬理解現象的方式,看到這個現象,從現象去挖掘問題,去尋找我想要研究的議題。

 

儘管社區議題與她所學領域不同,但研究方法上仍有許多相互參考借鏡之處。更具挑戰的是,目前參與的實踐型計畫還需進一步透過實作尋求可行的解方,來回應當前社會接踵而來的現實議題。

 

進到人社計畫後,讓維俐最掛心的是店家數位轉型的方案,團隊之前沒有人做過,多數伙伴也不熟悉這個議題,但去年疫情三級警戒的衝擊下,在地商家的確有這樣的需求。幸好有計畫主持人王宏仁老師以及左營區召集人李思嫺老師的全力支持,讓維俐堅定地踏出第一步。面對數位轉型的趨勢,最令維俐揪心的是,有一些商家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希望能維持現狀就好,甚至有一些商家很悲觀,給人放棄一切的感受,這讓她深感不捨。當然也有一些很積極的商家會主動來找中山團隊,維俐與團隊伙伴會協助連結資源,幫忙把合適的資源對接商家,媒合過程中有失敗、也有成功者。維俐不諱言,她在今年農曆年期間一度想放棄這個行動,當時團隊開展的很多方案要推進,她又背負專書、報告、論文撰寫的沉重壓力。但每當想放棄的時候,又有資源或支持的力量湧進來,推動她不得不繼續往前走,讓她直呼:超神奇的!

(中文) 在執行方案的過程中,維俐陸續參考了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推動的幾個計畫:數位群聚、雲世代、數位優化,了解實際的內容和辦法後,覺得很接近她想嘗試做的事情。她分析,數位轉型對於傳統商家門檻太高而感覺遙不可及,現在主要會以「數位優化」這個比較可及的目標來與商家討論。目前維俐陪伴的是一群「意願低、不轉型或產業不適合」的商家,他們是經濟部計畫難以觸及的族群。因為會去申請計畫者往往較為積極主動,希望尋求資源改善自身困境。而政策觸及不到的這群人,不代表他們不需要資源,反而更需深入探討這群人的處境和考量,才能理解政府推動數位轉型究竟是疫情時代的解方,還是強化了數位落差帶來的不平等。

 

維俐觀察到這些商家心中有個跨不過的門檻,她想了解為何在目前的數位趨勢下店家卻依然堅拒改變?希望能挖掘出他們不願意學習與前進的原因。她將這樣的現況轉換成行動的可能:鼓勵店家至少先試著認識這些事情看看,到時候如果真的不喜歡也沒關係。

 

維俐無私地分享她的操作方法:她邀請一位鹽埕在地店家第三代青年擔任業師,這位業師曾協助家中開業六十年的素食餐館進行轉型,他透過與外送平台合作、利用社群媒體進行網路行銷,將老店經營得有聲有色。當這位業師進到場域與商家們互動時,很容易因為共同的背景而與商家的第二、三代打成一片。對於大學團隊來說,就算團隊成員和社區的互動姿態再柔軟,有時不免仍讓社區居民有距離感;不過當維俐搭配青年業師進場域時,業師本身的親和特質,以及家業接班、推動轉型的豐富經驗,都能讓左營在地商家深有共鳴。維俐透露,每次進場域之前,都需要跟業師詳細討論,了解受訪者的背景與需求,確認此次拜訪目的為何,雙方該如何搭配與應對。一些原先很抗拒的店家,在中山團隊及業師持續的陪伴和關心後,開始敞開心房、轉變態度,主動找維俐討論並提出需求。

(中文) 維俐笑說,在場域裡探索和解題的過程中好像總是在給自己找麻煩,但自己很喜歡挑戰,遇到困難時難免會覺得難過,但看到一絲希望時又會感到開心、頓時充滿能量。不管是因為自身的樂觀態度而感受到希望,或是來自團隊與社區伙伴的真心支持,儘管有時只是一句鼓勵的話語,就會讓她很有動力。雖然這個工作很累,但是只要聽到居民的感謝和關心,她的心裡就會很滿足很快樂,然後又動力滿滿了。

 

相知相惜

訪談的尾聲,已經不是純粹訪談了,而是在聊天和取暖,不得不說被懂得的感覺真好!看著維俐言談之間對這份工作的認同和喜歡,我能懂得她來到這個計畫後的衝擊、改變和調適,要拋棄自己熟悉的領域和環境,置身於對研究人員來說彷彿是另一個世界的實踐場域,真的不容易,而且要很勇敢。然而,對於知識和這個社會的熱情與關懷,讓我們可以暫時忘記恐懼,努力的在這個新領域中探索、學習和冒險。當然我們都是幸運的人,在過程中得到許多人的幫忙,讓我們無論多挫折,都還是能看到希望,找到繼續前進的力量!

 

最後,我們有志一同的認為,這一段冒險是很值得的,雖然要丟掉很多的自己,但我們都更喜歡「改變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