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由中山、清華、暨南三所國立大學聯合舉辦的「USR的地方本位人才培育」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論壇,6月18日在清華大學教育館熱鬧展開。以「課程教學」、「區域連結」、「校務支持」、「跨域合作」等四個主題,聚焦各大學在推動社會責任實踐,進行各層面之執行經驗交流分享與探討。吸引來自全國各大專院校參與社會實踐計畫共54位表發者,進行47篇的經驗發表。

國立清華大學區域創新中心李天健主任-活動說明

活動由地主學校清華大學呂平江副校長進行開場,呂副校長表示:臺灣在追求經濟成長的過程中,也造成城鄉差距擴大的社會問題,清華大學坐落科技城-新竹,對此現象感受特別深刻,因此希望發揮大學影響力,推動在地的平衡與永續發展。暨南大學代表張力亞副教授則談到,大學社會責任的推動應著重在人才培育,包含大學內部師生、地方社群夥伴以及未來學者培養三個面向,以回應大學在教學研究兩項任務核心。中山大學則由長期推動環境運動的社會學邱花妹副教授代表出席,邱老師認為,在環境、文化等地方知識教育上,臺灣民間具有非常豐沛的能量;大學如何真正走進地方、向地方學習,同時一起共培成長,是大學在推動USR社會責任實踐很重要的一環。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邱花妹副教授

參與本次論壇發表的學者中,中山大學包含邱花妹老師透過主題演講,以「鏈結全球在地的草根永續轉型,USR教與學培力地方本位人才」為題,分享中山USR城市共事館計畫如何串聯大學課程與地方公民團體,同時對接國際組織,共同推動循環經濟的實踐活動。如借鏡全球「維修咖啡館」的經驗,與地方社群、社區大學共同成立「南方修理聯盟」,舉辦「小家電診所」的活動為民眾檢修小型電器,推廣以維修代替丟棄,減少資源耗損及垃圾增加,推展循環經濟的具體行動。過程中也導入校內課程及培育學生志工,透過實際參與各項活動的操作執行培育實務技能,並讓永續概念能夠傳承下去。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及亞太區域研究所-蔡書瑋助理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伊藤佳代助理教授

USR「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計畫團隊中的亞太所蔡書瑋助理教授及西灣學院伊藤佳代助理教授,也分別以屏東縣霧台鄉的魯凱族文化復振為核心,進行文化資產保存與臺日跨國合作的跨領域教學經驗交流。蔡書瑋目前主責協助霧台鄉的魯凱農耕文化進行文化部「文化景觀」的申請共作,期望未來能推動讓霧台也能進入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課程教育上,不僅帶領學生實際走入部落踏查,也在過程中引導學生文化遺產的選擇、認定與代表的價值進行思辨。伊藤老師則是透過與日本的串聯,協助拓展霧台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包含引入著名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進入當地拍攝,紀錄霧台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同時也將劇組拍攝過程導入學校的學習課程,讓學生可以實際參與跨國影視製作的工作內容,學習不一樣的知識經驗及職人精神。

國立中山大學HISP計畫-葉維俐博士後研究員

國立中山大學HISP計畫-黃紫翎博士後研究員

國科會HISP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葉維俐、黃紫翎兩位博士後研究員,也分享計畫團隊在高雄左營及舊港兩區,協力在地社區發展社區韌性的成果。葉博士的左營團隊,主要針對在舊左營眷區拆遷改建後,對於原居高齡長者在生活上產生的影響。團隊也與當地里長及藝術工作者合作,規劃系列樂齡課程活動,增加社區民眾的交流與情感,藉此提升長者在生理與心理上的健康韌性。黃博士的舊港團隊則是駐點於曾經發生「城中城大火」事件的鹽埕區府北里。面對這樣的社會創傷,團隊期望以長期陪伴的方式,與居民共同找出社區在環境安全上的隱憂,透過公民參與找出改善方式,強化社區的安全韌性。

 

此外,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吳涵瑜組長,則以「上下交織循環的行政創新」為題報告中山大學投入社會實踐的發展脈絡,以及推動行政創新,以支持師生投入大學社會責任的發展歷程,提供各校在推動校務實踐上之參考。吳組長表示,中山大學除了社會實踐的計畫執行,也從校務層面打造跨領域的社會實踐環境,自大一新生入學起及規劃「跨領域新生營」,求學期間搭配共學群、微學程、計畫課程、場域實作等學習環境,步入職場時期則有職涯輔導及場域連結,以及一億元的中山創新創業基金,協助學生奠定社會實踐人生職涯。

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吳涵瑜組長

中山大學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上長期獲得社會各界肯定,在校務支持系統及獎勵機制推動上更為其他大學所讚許,教育部USR推動辦公室李惠文經理稱讚到「在中山大學做USR是幸福的﹗」透過本次由大學聯合主辦的論壇活動,也讓許多在第一線參與社會實踐計畫的教師、研究員甚至學生,能夠針對執行經驗與甘苦相互進行交流,期望共同讓大學社會責任成為臺灣高等教育所重視的精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