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文/ 陳頤瑄(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 兼任助理)

 

博物館有著文化傳輸的功能,亦能帶動地方產業與教育的發展,然而在成立起初,推動上仍有許多的困難,博物館中的知識如何更貼近於社會大眾的生活呢?2023中山永續月規劃一系列職涯專業與社會實踐連結講座,邀請到本校教育研究所畢業校友,現為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環境教育講師-童琳茜老師,以「讓博物館走入課堂」為主題,分享自己如何從海生館志工到成為環境教育講師,將一年一度的海生館特展打包成為行動學習教材,讓海洋保育行動實際落實於地方教育。

 

此次活動搭配本校社會系魯凱族人巴清雄助理教授所開設的「保育、地景與社區」課程,使學生在該課程專業授課外,能更實際理解課程內容與職業發展所對應的關係,鼓勵學生將所學轉化為行動,進而回饋社會。

原本從事醫護行業的童琳茜老師,於2002年加入屏東海生館的志工行列,除了在這期間累積了豐富的海洋知識外,她發現海生館中的特展是研究員當年度所累積的研究成果,撤展後便無法傳達給更多人看而感到可惜,因而開始將特展的教具與展品內容設計成行動展示箱,並帶入各地學校教室。

 

童老師分享到,在行動箱設計出來後推廣狀況並不佳,雖是免費供教學使用的資源,但都被堆在倉庫裡,因當時的海洋教育並不普及,且使用者擔心不會教等種種原因,便開始逐步改良來提高使用動機,再至現今,海洋教育已是大眾關注的主流議題。

除了把特展打包成行動箱,2020年童老師也與中山大學及霧台國小合作設計了地方本位行動展示箱-「魯凱淡水魚行動展示箱」,並延伸規劃「魯凱漁你相遇」特展於海生館展出,歷經三年的時間,向魯凱族人學習當地文化,再轉化為教案設計,這過程亦是一種跨文化溝通的橋樑,認識地方文化知識與資源,互惠彼此知識觀,是重要的永續發展教育。

 

本次講座也帶動未來想從事科普教育、生態保育的同學有更近一步的認識與啟發,社會系柯同學提問,過去曾帶領兒童科學營隊,過程中時常面臨兒童專注裡不佳,而無法達到教學目的,教具要如何設計才能吸引小朋友注意?或是使用的人該如何掌握行動展示箱的精神。童老師則回應道,面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這正是教案設計最困難的部份,除了教導員自身經驗外,把握課程不枯燥的基本原則,將知識亮點轉化成兒童或社會大眾可暸解的資訊,可使知識融入遊戲或DIY體驗,增加趣味性來吸引注意力。

社會現象是多變的,人類行為帶給海洋的傷害,環境教育講師的社會責任喚醒對海洋、自然生態保育的重視,童琳茜老師以她的自身經歷分享,從志工服務中也能看見自己的價值,並勉勵中山學子勇於實踐夢想,從學習到行動,才能與社會有連結。行動展示箱可隨社會變遷與當代議題做改變,這也是永續教育與傳承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