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文/巴清雄(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陳頤瑄(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兼任助理)

由社會系巴清雄(Rungudru Pacekele)老師和光電工程系于欽平老師合開的「原民文化中的科技探索」課程,於3月20、21日帶領學生至霧台進行課程參與學習。部落巡禮第一站來到魯凱文物館,部落導覽員為學生解說魯凱族部落文物、語言、服飾、建築、習俗等文化特色與智慧,搭配「魯凱的珍寶lawbubulu—台博館霧台鄉百年文物回娘家特展」的文物陳列,並參觀傳統石板屋與頭目的家,讓學生們收穫滿滿。

魯凱族家屋的設計充滿巧思,如:門口旁石臺的高度約在及腰位置,供男性狩獵回家時可直接將背上的裝備靠放於此,減少蹲下起身等不適的姿勢;而屋前低矮的台階除可作為椅子供休憩乘坐,也可將上層石板掀開存放糧食具保溫效果,是天然的冰箱。從部落的房屋可看出魯凱族人充滿智慧的建築技法。


部落媽媽羅秀珠(Drepelrange Pacekele)、呂蘭香(Drepelrange Abalyusu)兩位帶領同學製作小米酒,從前置備料作業的小米曝曬、脫粒、脫殼、風篩、搗碎成粉末到釀造的過程悉心解說示範,過程中都讓學生參與體驗。釀造小米酒(kabavane)需選用糯性小米品種,及成熟飽滿、品質優良的台灣藜(abe),而曝曬程度、用量多寡都將影響一杯小米酒是否香醇的關鍵。小米是族人的生活重心,舉凡結婚、生子等重大場合都能看到小米,是生活富裕的象徵。

經過大家的合力將小米搗至小米粉,(破音字)水成糰,用香蕉葉子包起來繩子固定後下鍋蒸熟,蒸熟過後的小米糰放入大鍋子加入水,不斷揉捻攪動至液體狀態,即可裝入甕中並加入紅藜輔以發酵作用,最後使用香蕉葉密封,等待約2週時間進行發酵即可享用。過程繁瑣且費力,學生們手腦併用,經由實地操作與課堂科學知識做連結。

搗小米為男女共同進行的工作,因為男女在生理上的力量不同,魯凱族人在搗小米時也發展出男女有別的姿勢。男性以弓箭步站立、左右手上下握住搗杵,以腰部及手部力量大力搗碎小米;而女性力氣較小則是兩腳平行、左右手並靠握住搗杵,以身體的力量上下搗碎小米。

小米酒製作需選用糯性品種的小米,由糰狀經由不斷揉捻攪動至液體狀態才可入甕,最後以香蕉葉密封進行發酵。


霧臺地區所種植的作物以穀類及根莖類為主,另外也種植豆類。穀類如小米(becenge)、台灣藜(bae)等;根莖類則是芋頭(taai)、番薯(urasi),而豆類有樹豆(karidrange)、米豆(lepelepe)等。

第二天的行程,部落族人包光輝爸爸帶我們前往一處蔓草橫生泥土地體驗傳統烤地瓜,選定好位置便開始挖一個凹槽,將備好的薪柴堆疊,再用石塊堆疊覆蓋在薪柴上,薪柴生火直到燒盡使石塊加熱,這裡有豐富的天然資源,石板、木材等皆是周邊自然取材。傳統的魯凱族人烤地瓜是利用石板的熱能將地瓜烤熟,在等待悶烤石塊的過程,包光輝爸爸驅車帶我們上山採集水錦葉,利用新鮮的水錦嫩葉及其花與地瓜一起悶烤,有獨特的香氣,也讓我們見識到魯凱族人在生活飲食上的智慧。

經過一段時間的悶燒,溫度到達一定程度後將石塊移除、鋪上水錦、放置番薯,上方再鋪一層水錦,將石塊蓋回,利用餘溫進行悶烤,約一小時即可將番薯挖出。

野步於此,山林是座沒有圍牆的生態教室,原民部落裡蘊涵豐富的永續發展智慧,經由實地踏訪魯凱部落,與族人對話、生態觀察,讓學生探索原民文化與科技的連結,並發揮創造力轉化為適合大眾之原民文化科技體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