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en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中文) 文/林承毅(林 事務所 執行長)

(中文) 一年有相當比例的時間在全台地方奔走,無論是講課、訪視或參訪,最常被地方人士問到的就是:「老師,你講的都很有道理,我也很期待我的兒女們可以返鄉,但要他們回來,到底可以做什麼?我們家又沒產業?」另一場景來到校園,無論是自己長期任教的學校或其他外校邀約講座,每回只要談到相關議題,會後通常就會有同學來問:「老師,我就是你所說的故鄉難民,我一點都不喜歡台北,想回去家鄉,但到底我可以做什麼?我爸爸叫我去考教徵,但我一點興趣都沒有,家鄉又沒有創生團隊,所以我該如何是好…」

 

難道「地方」就只存在既存或相對安穩的工作?以至於多數人都認為,除非能考上公職,當老師或軍警才回得去?而這幾年確實隨著政府鼓勵青年返鄉,不少部會有補助計畫在協助,但也要看你能否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好吧,不然就嘗試門檻相對低模式,來開店做生意好了?但仔細想想,村莊或部落就只剩幾百人,別冒險了,那還是來從農好了,但你確定手有搏雞之力?如果就到此為止打退堂鼓,什麼返鄉夢、地方情、濃厚情,回到現實面,又如何?

 

所以「地方」的未來,還有什麼值得盼望?或是換個角度來看,是不是地方就被宣判,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

 

而從過去幾年的全台觀察,隱約梳理出了一個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卻也驚奇的現象,而個別劇本又都有那麼一點類似,通常是順著某些機緣,回到了地方並投入了一件眾人都看不懂,但自己很肯定的事情,肇因對於那件事有著超乎外人的熱情與愛,而如果從後設來看,至今幾起個案都持續在實踐之路上努力著…

 

回到海口的家鄉開一家乾燥花店,地點就在家裡的魚塭旁

返鄉蹲點幾年,硬起頭皮在小鎮街上開一家手工藝材料行

或者在一處人口僅數百人的農村角落,開啟一家親子書店

 

或許你會認為,這些人一定對地方不了解,才會如此樂觀,或者就是家裡有錢,純粹開興趣的,但你很難想像,促成這樣看似無理頭式的創業,不是無知或衝動,而是源自於實踐者有著願景式的思維以及強烈的故鄉愛支撐著,確實如單純從「生意」角度來看,確實不合理,但如果從行動內涵所引動之有形及無形的價值與意義,就值得我們來深究,這樣現象背後隱含著脈絡。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群人,他們不約而同的開了一家不是提供日常剛性需求的店,或簡單說就是一家「地方不覺得他們需要的店」,真的是他們太過於任性衝動,缺乏深思熟慮所致嗎?

 

我可不這樣認為,反而從這群年輕實踐者的身上,看到了幾項共同特質,包含他們相對不受現有資源及環境所限制,並能帶著願景式思考,並從長期價值的角度來進行投入,別於過往的創新是必然的做法,重視差異化以滿足顧客需求,最後,對於永續是追求,總是他們的終極目標,而這些特質的集合,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過往許多地方實踐者在前景未明之下,多半是採有多少錢做多少事的保守態勢,並有著借貸是種自不量力的認知,而這群實踐者呢?總是懷抱夢想,大膽定下目標並勇於追求,所以在他們心中,負債是種為迎接美好將來前的必要投資,也算是一種決心及承諾的具體表現,就像多年前兩位女孩到台中新社山上去開咖啡廳,居民都納悶到底是要賣給誰?二十年後現在是薰衣草森林品牌,十七年前,一位大學畢業生,大膽做夢,跟銀行借了兩千五多萬,說他要去山上修老屋經營民宿,多年後是知名的小鎮文創,就更不提,汐止山上的食養山房,屏東山上的AKEMI等,都讓人意識到,地點遠,服務創新不是問題,而是在於他們能搶先為地方開啟一段有想像力的開始,而我稱之為他們是創造了「未來的工作」。

 

當然這樣說,也不是就鼓勵大家,盡快把你那無聊的工作辭一辭,然後趕緊大無畏的去找個地方,做些特別的事,而是當處於這個消退中但開放且多樣的時代,別於城市的地方,逐漸蛻變成一處具有社會實踐情懷的未來創業者,大展身手的實踐大舞台。

 

但一切還是回到,內與外,也就是自己本身以及緣份之地之上。

 

你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想做什麼?又想改變什麼?另一頭,你喜歡、依戀著哪一處?嚮往著在哪邊工作及生活?當對於兩個維度,都能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及掌握,那接下來就是想辦法拉近兩者間的距離,創造交集讓兩者有對話之可能。

 

我認為返鄉開店,或說是創業,永遠只是一種手段,事業的創造是返鄉的第一哩,而後將隨著蹲點越低、待得越久,慢慢發現,一家店、一處生意,能為地方帶來的貢獻,不僅只是繳稅及滿足購買需求而已….

 

就像要不是有案例在前,不然我們確實很難想像,一家手工藝材料行,不僅能滿足部落女性編織的材料購買需求這樣而已,當購買者多次造訪,慣性長時間停留,這裡似乎就成為類銀髮據點,甚至因實體店的可及性,讓許多人重新找回年少時編織的記憶及手感,就這樣自主進行工藝傳習,讓我們看到利己與利他之間鴻溝的模糊。而我們很難想像,過往一處七點過後就一片死寂的小鎮,竟然因為一家酒Bar的開設,起了有趣的化學效應,過往不會有交集的年輕族群,因為酒與空間而相聚,久而久之也彼此熟悉,還因此促成異業合作之契機,鄉下的第三空間出現,讓年輕人有了社交降低孤獨感,而後許多的漣漪效應,就這樣擴散開來。

 

這些都是好生意?老實說,多半一開始連自己都不看好,但歷經持續努力,無論是名或利,都能獲得超乎預期的回報,如此懷抱著企業家精神所展開的實踐行動,能不拘泥於現實層面,而回到人地關係來思考,賦予意義、創新價值,並創造一種可共依存之永續及共依存關係,因此,很新但也接地氣,衷心期盼更多這樣的故鄉起業,前進在地,創造屬於地方的「未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