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鹽埕,曾經繁華一時,甚至是高雄曾經的市政中心,在都市計劃和人口外流後,逐漸成為老舊的社區,卻又在駁二藝術特區的落成之後,再次興起,舊與新的結合,開啟了另外一種化學作用,讓許多的年輕人願意回來這裡再嘗試許多新鮮的事情。
出生於台北,具有美國匹茲堡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也是暢銷書《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作者,目前擔任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科技跨領域專任助理教授的宋世祥老師認為,相較於其他高雄老舊的社區,鹽埕其實已經活絡許多,不過美中不足的就是,鹽埕有許多老舊的商場和商圈,其實就在駁二藝文特區一旁,看似緊密相連,但中間卻彷彿中間有道無形的隔閡,照訪駁二的外地遊客不太會走進老市區尋幽探訪、在地居民也因大量人潮帶來的喧囂而鮮少參與駁二活動,如果能透過大學的介入,藉由活動、工作坊等形式,讓社區能夠參與都市規劃、也讓市政的藝術特區結合地方社區,就能達成更進一步的整合,塑造全新的氣氛。
(中文) 曾經有著眾多戲院、百貨公司、商場的鹽埕,隨著市政府遷移和都市變遷,在九〇年代後逐漸老化,但這裡仍然保有著港口、酒吧街、傳統工藝、傳統美食⋯⋯等文化,如果再沒有人去傳承或紀錄,很快地這些構築起當地產業結構的特色,即將逝去,為了可以銜接起這樣的特色,宋世祥老師藉由教育部大學社會實踐計劃(USR),將為鹽埕埔塑造一個一年一次的嘉年華會「鹽夏不夜埕」,成為一個像是祭典一般,讓在地人願意出來共同舉辦、外地人大量湧入的綜合性活動。
但在籌備活動之前,更重要的是培育人才,先是透過開課「設計思考:人文設計與創業」、「活動企劃實務與統籌」兩門課程來培育學生,更進一步的擴及到召集鹽埕埔的居民,這裡的人才並不是極為專業的專家,而是願意一起為這個嘉年華會盡心盡力,可以團隊合作與分工進行的各方人士,團聚起來達成社區翻轉,並打破駁二與舊街區長期累積下來的隔閡。學生們透過「立體構成工作坊」與「創客技能工作坊」學習創作、社區裡開設手工藝工作坊,讓社區裡的媽媽學習美感,並教導小朋友的學習體驗。透過店家串聯讓外地旅客的徒步路徑延伸至老商圈,一步一步慢慢來、一年一年的茁壯,最終成為理想中的大型活動。
(中文) 2018年舉辦第一次的「鹽夏不夜埕」正是希望邀請夜間就搭車離開鹽埕的遊客,可以停留在這裡再一次欣賞夜裡的美,於大溝頂、公園路等展出裝置藝術作品,古茶行、鹽埕茶町、河邊生活高雄店、鹽埕長老教會、叁捌地方生活⋯⋯,13個在地空間、中山大學創作的6個裝置藝術,融入店家特色和鹽埕文化的作品,讓駐足的旅人們認識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發光的產業、歷史、文化,從繁華時期、沒落時期、到現在的鹽埕,用藝術的方式和參觀者訴說。活動分成好幾組的學生,組團帶導覽介紹這些參與的店家,譬如說當時設置在公園路上的作品《RE。Born》便是中山機電系學生融入公園路前生「大五金街」的歷史,昔日拆船產業的繁榮和專業已消逝而去,利用廢五金及鏽鐵組合成心臟輪廓,當人群經過時,裡頭的金屬心臟會顯現紅光、開始跳動,提醒並象徵著這裡曾經是鹽埕的心臟。「舊物再生設計培力工作坊」則是由中山大學學生和鹽埕忠孝國小的同學共同合作,在設計師徐景亭的指導下,利用報廢淘汰的課桌椅,創作出八件精彩的創作作品,並舉辦「舊物再生展」,希望能透過設計的力量提醒大家愛物惜物的重要性。
(中文) 這樣的活動不僅達成了校內跨系所師生合作、也達到大學和社區的融合、未來更希望能進一步地擴及到社區不同年齡層、跨領域的交集,「鹽夏不夜埕」並不是一個主辦方想要推廣鹽埕埔不同年代的文化介紹,而是要讓社區裡的居民和鄰近的師生,願意共同協力合作,展現自己對鹽埕的熱愛與理想,每一個人都能為這個活動做些事情,不僅讓舊城區注入新鮮感,也讓師生們融入鹽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