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en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中文) 文/林承毅(林 事務所 執行長)

(中文) 首先我們先把時間倒帶回到三年多之前,就在國發會正準備磨刀霍霍投入所謂「地方創生」政策推動的初期,提出了一個所謂「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區域」的名單,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也就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地方創生1-3-4」!

 

到底134這個數字怎麼來?據說是國發會在制定政策之前,邀請內外部相關領域專家,參考區域人口消長、產業發展及區域屬性等相關數值與實際情況,從全國368地方基層行政區中,選出134個地區,並取名為優先推動區域,其中包含62處農山漁村區域,24個中介城鎮區域及48處原鄉地帶等。

 

還記得這個134當時還有著不少的爭議,也就是有多處沒被選擇的區域,認為不甚公平。我們知道人口的衰退率,是一個關鍵指標,但這樣的背後也與台灣的戶籍與居住之間有相當大的落差,而台灣又沒有如許多國家採取住民制,因此,人口帳面數字,確實無法反映真實的狀態,所以或許會出現某些地方,明明人口嚴重外移,但從登記看不出來?卻可能有若干補助金等福利,以至於人口狀況出現名不符實的實際情況….

 

然而、這件事情確實令相關利害關係人深感困擾,正因「人口」被視為衡量一地未來發展走向,更是創生政策提出的關鍵,因此,如果無法精確掌握一地之人口實際情況,那到底要怎樣來決策、並展開後續的執行方案?到底這一地的人口真實狀態為何?65歲以上佔比多高,是已經達到限界集落(65歲以上人口高達一半),還是早就要往地方消滅(65歲以上佔七成以上)邁進?這是我每每到地方協助都一定會詢問的基本訊息,但大多數地方都能說個大概,如我所言,台灣的創生面對不少問題,都仍停留在「憑感覺」的階段,而地方人口是否需精確盤點,是要不要做、或認知上深感重不重要而已。

 

優先推廣的區域134,確實是相對弱勢,未來發展相對嚴峻的一群,總數量為全台行政區的1/3,而面積卻高達2/3,那人口呢?只有全台的1/10,確實是需要投入更大的能量來力求翻轉。但是我們知道政府的資源都是有限,哪些地方可救跟該救呢?要先從弱勢救起?還是從有自發性、危機感,並引入更多創造力模式的地方?若單一個城鎮來爭取並投入,真的能創造極高的效果嗎?而如果一個行政區有做,周邊的無動於衷,真的能有所效益?

 

確實這也是目前國發會採行的提案模式,由鄉鎮市來進行整合並且提案,如果民間有意願,那就是由地方政府來作為串連主題,過去幾年以來,的確有許多的鄉鎮相當積極地向國發會提案,也因而爭取到相對應的資源。若細看,就會發現那些通過的計畫多半與硬體有關,且許多提案都是延續性計畫,相對而言軟體、機制與模式面的就比較少。不禁讓我們深思,在地方創生政策成為「國策」的第四年,除了擴大推廣,力求全民關注之外,是否能再打開一些框架,甚至注入更多創新思維,誠如我所說,再破壞式、創新一點,也許因此能有所突破。

怎麼樣的規模與尺度,會是最佳的地方創生推動模式?我認為要從一個「生活圈」的範疇來進行思考,相對於城鎮的人口,地方人煙稀少誠屬自然,尤其當下還持續面臨著人口銳減的情況,試想一個人口僅剩數千人的地域,尤其高比例的高齡人口之下,如何創造出一個相對有規模、效益及活力的模式?這其實是相當困難的事,但有沒有可能擴大區域的範籌?不僅能達到資源整合之功,也能創造區域依存之綜效?

 

因此,有沒有可能回到日本時代的自治體尺度,也就是找回「州郡制」,試想台灣這樣的土地面積,真的需要22個縣市,368個地方自治區嗎?有沒有可能讓現在的市區鄉鎮,整合並留下60-80個「郡」就好,試著回到百年前,日治時期所設下的郡,是參考德國的模式,以自然水文環境、人文族群移動等衡量點,而這樣的大小尺度,約略是目前單一自治體的三到五倍。舉例來說, 位於過往台中州的能高郡,下轄埔里、仁愛、國姓及魚池,四個鄉鎮,加總起來就是過往的水沙蓮地區,這樣一個區域以埔里為主要的中介城市,人口加總約在15萬人左右,是一個完整的生活圈,因而在推動地方創生政策時,實在不應該各自提案,而是需思索如何整合在一起,才能創造真實的綜效出來。

 

當全台灣的縣市,都能以「郡」為尺度規模思考,將可有效整合目前行政區與生活圈不對稱的情況,從公部門範疇來看,未來在施政執行、資源整合將更有力道,就不會出現如當下許多在地鄉公所能量不足,功能不彰的情形。整個規劃也較能整合區域並進行相互補位,而至今因行政區不同,所造成串連的壁壘性,衍伸資源斷裂之情形,就比較不會發生。畢竟隸屬不同行政區,彼此要合作,本質就不易,尤其民選行政首長只要對選民負責就好,目前的計畫現況就是如此。

 

反之從私部門,甚至實踐者角度,整合幾處相鄰自治體,去除彼此界線,還原真正生活領域,這時透過區域間的合縱連橫,將可有效串連,讓相對的人口規模及區域資源結集,得以創造更大的影響力,及區域品牌發展潛力。如此一來,對於在地實踐者而言,將會更有餘裕打造一處具經濟規模,地方特色的安居樂業之境,當然也許你也許會懷疑,就只是行政區合併,有差那麼多嗎?先撇開無形認同感的凝聚,在人口衰退、城鄉過疏儼然不可逆的情況下,避免區域孤立、資源分散,確實是讓地方得以翻轉的必要之重。

 

最後、在自身利益極大化情況下,也許整合或合併就不是皆大歡喜的決策,但如果站在一個國家整體發展,尤其放眼2030、2040年的情況,即刻進行自治體結構的檢討並調整,才能避免地方消滅的警鐘,真實的在N年之後,在台灣島內的某個角落自然的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