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en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中文) 文|楊舒婷(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品創基地專案經理)

 

疫情期間,「出國」,是什麼狀態?「國際連結」,又是什麼概念?隨心所欲買張機票說走就走,如同以往心無罣礙地旅遊、參訪、學術交流的日子已不在,只剩下螢幕、連線、視訊對望,然而,卻再也沒有一個時代比起當下、現在,更能夠使人體會何謂「國際連結」了:想想家中的蛋,以及那些吃不到的薯條,背後的脈絡,遠比我們眼前所見的產品本身還要複雜。

 

USR計畫「教育知識在地化與實踐場域全球化:由高雄舊港新灣出發」在這學期有關國際交流的課程,例如西灣學院助理教授吳亦昕開立的博雅課程「日本文化概論」、「飲食與文學」,以及跨院選修課程「國際壯遊體驗學習」等,受制於疫情,不意外地,依然以視訊交流為主;但也有在視訊以外、使人驚喜意外的諸多小小線索,指引思索關於國際連結的種種。

(中文)

觀察一:鼓起勇氣,從「說話」開始就可以了!

 

這學期的「飲食與文學」課程,以臺日食文化和其背後的風土人文脈絡為主題,其中五週與日本筑波大學比較文化学類「比較文化国際演習VI台湾」課程合作,二校學生一起同步遠距上課。課程原訂以英語為主,中、日語為輔,「結果好像筑波大學學生看到英語授課都不來修?緊急和筑波大學吉原教授商量,改成中、日語對譯,才招到學生」,吳亦昕分享籌備過程發生的轉折,打破雙方師長預設:英語是最便利且接受度高的國際共通語言。顯然在正式進入任何「文化」主題以前,如何勇於以不同語言開口說話、聆聽不同語言形成的對話,是更為關鍵、也是最能直接參與「國際交流」的不二法門。

 

跨過羞於開口的門檻,吳亦昕不諱言:「要同時讓台日兩邊大學生聽得懂、聽得有趣、聽得想進一步理解,真的很考驗講師!」同樣的議題,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產生不同的效果。吳亦昕舉例:「提及臺灣歷史,筑波學生聽得很認真,但中山同學就顯得意興闌珊;但提及日本飲食文化,中山學生顯得比筑波學生還要了解」。

 

跨國交流、與筑波大學學生一同上課,同學們又是怎麼想的呢?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學生李翊安表示「很酷!」,一邊翻譯、一邊交流,是非常有趣的經驗,除了學到他國飲食文化,對自己國家的飲食文化也產生新的理解。擔任課程助教、目前就讀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一年級的韓秉軒則認為,以每天都會接觸的「飲食」切入,超越語言隔閡、拉近臺日雙方距離,也反思了平常不會注意的觀點,「是本課程最寶貴也最具學習價值的特色之一,不僅促進異文化理解,亦能檢視自己對於自身文化的理解程度。」

 

(中文)

觀察二:原來貓咪才是普世語言?

 

「請勇敢的說出,『我不懂』、『我不知道』,分享那些還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夢想吧!」隨著北海道名寄市naniroBASE&Lab.副所長黑井理惠一番話,鏡頭轉到另一門課程、「國際壯遊體驗學習」的視訊畫面。這學期與日本名寄市合作,邀請不同職人視訊演講,從社群空間的經營者,到「從農業到戀愛都能回答的」青農,暢談各自精采又真實的人生之旅。

 

努力經營在地青創社群空間的黑井,積極向當地年輕人介紹名寄市的好、希望更多年輕人留在家鄉「活化地方」,「可以有更多讓自己居住的地方變得更好、更棒的人」。但她也誠實表述「社會創新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啊!」「如果可以說清楚的話就已經沒辦法革新了!」她進一步解釋:「革新,是法規、設備都完善的地方所生產不出來的,需要在邊疆、偏鄉,混沌的地方,才能生產出來,但邊疆,混沌,勢必是讓人不舒服的,能在這些不舒適中保持『開心』的人,才是能革新的人」。

 

那麼感到沮喪的時候,該怎麼辦呢?……視訊螢幕中的黑井默默轉身,抱起盤據在視訊畫面一角但全程搶眼吸睛的鎮店之寶「貓咪」─布偶背包!不是活體!笑稱這大概是最好的例子。

 

「把自己覺得無趣的事情變成有趣吧!自己先覺得有趣,就是很好的開始」,然後,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夥伴,一起相互幫忙、往前走。

(中文)

觀察三:務農的樣子很帥 vs. 戰爭下的糧食問題

 

賺大錢的農夫?總是穿著「UNIQLO坦克背心(吊嘎)」的農夫?日本青農,和我們原本所想的有什麼不一樣呢?曾種出最高金賞傳奇作物「名寄星空雪見法蓮草」的青農神田勇一郎,以「用農業的力量帶給地方活力!!神田農場的各種挑戰」破題,講述務農與創新的生命故事。

 

神田勇一郎一開始就從烏俄戰爭切入,引導課堂同學思索戰爭可能造成的糧食問題,並進一步提問:若不仰賴進口,國家糧食生產是否能夠自給自足?他以北海道為例,北海道農產成為權威品牌,北海道作為日本糧倉、出產高品質作物的印象也深植人心,但反過來說,也是因為消費者的支持,才能成就這樣的品牌。神田強調,「(同學們)要好好支持自己國家的農產,這樣才能使自國的農業強大起來」。

 

他也率真分享自己從小就有從事無農藥耕作的夢想,因為「看到爸爸務農的樣子很帥」;長大後的自己,為了要像作物一樣感受氣候、溫度,更成為「(總是)穿著UNIQLO坦克背心的神田」。如此早就立志務農的不只神田一人,吳亦昕補充說明,另一位講者北野裕介也是立志甚早,高中就決心務農。

 

「認清自己的資質,發展自己的強項。」神田的這番話,恐怕不單指務農的自己,更是每個人的人生課題。將失敗與挫折當作特色和往前進的助力,不少同學深受啟發,物理系同學張智甯回饋:「雖然我可能無法完全做到這一點,但也激勵我能以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困難與需要克服的事。」

(中文)

小結:養大一個孩子,需要持續交流的力量

 

中山大學是研究型大學,意圖用通識課接觸地方百工、擦出火花,並完成百工勞動經驗的敘事探究歷程,藉此邀請學生進一步認識脈絡、網絡的重要性和現實生活的課題,吳亦昕認為「必要,但實行起來非常艱難」。她更打趣地說:「我的課不知為何總以理工學院學生為多數,他們習慣在講堂和實驗室中接收井然有序的知識,而不是從田野的複雜脈絡中去挖掘、對話、同理與整理出知識,因此,如何翻轉與引導,從我每學期期末教學評量的兩極評價,就可以得知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據說非洲有句諺語:「養大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放在今日高等教育的教學現場,或許可以解釋為大學和場域的交流必須持續滾動。如何認識國際、如何思考連結、如何實踐交流?疫情之前,疫情期間以及疫情之後,客觀條件驟變,我們應該要有更謙卑但更具想像力的答案。

 

註:本文之形成,感謝西灣學院助理教授吳亦昕提供課程紀錄、心得書寫,以及修課同學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