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作者 黃紫翎(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HISP計劃博後研究員)
「透過展覽媒介進行社會對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制。」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HISP)舊港區召集人宋世祥助理教授表示。面對鹽埕區北段因住商混合空間產生大量小套房,加上社會住宅不足等現況,使該區逐漸成為高齡者聚落,衍生多元的照護需求。為此,中山大學HISP舊港區團隊(簡稱HISP團隊)與2030台灣無貧困推進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及高雄市無家者關懷協會等共同策劃「港都中的幸福未滿」展覽,期待藉此讓更多人了解高雄都市發展下的貧窮動態與經濟弱勢的多元需求。展期自即日起至12月1日於原愛國婦人會館展出。
(中文) 展覽以HISP團隊的在地觀點與理論視角,提出「依存地景」(carescape)理論為核心,透過紮實的田野調查,呈現鹽埕區獨特的社會經濟現況。HISP團隊發現,老城區的住商混合空間不僅承載著歷史記憶,目前更因住戶高齡,更需要在鄰里、社區、社福與都市規劃上強化彼此照護相依的社區網絡。
(中文) 為深入展現研究成果,HISP團隊策劃了兩場緊密連結的系列活動。11月9日的「穿越時空的依存地景:走讀鹽埕老城區的時代故事」由HISP博士後研究員黃紫翎規劃,帶領民眾實地踏查依存地景的地方脈絡與空間。走讀路線從大溝頂出發,經由沙多宮,到新鹽埕廣場大廈,最後抵達七賢大樓。每個場域都展現出獨特的相依互助的網絡:大溝頂不只保存著1954年以來的商業記憶,更轉型為居民交換生活資訊、提供服務的重要據點;新鹽埕廣場大廈則發展出深具特色的長者互助系統,從緊急救助、鄰里關懷,在社區長輩阿姨的解說中窺見高齡生活裡發展出的鄰里支持網絡,對獨居的民眾來說格外重要。
(中文) 延續走讀觀察,11月15日的「從依存地景角度看都會過渡社區的發展與挑戰」講座中黃紫翎研究員分享自身的田野調查研究,並指出在高齡化的都市脈絡下,依存地景理論幫助我們理解空間如何影響照護關係的形成,而走讀中看到的互助網絡,正是未來高齡社會極其重要的社區資產。去年甫從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退休的陳武宗副教授與中山HISP團隊進行對談中,也指出鹽埕區北段已經超過28%的高齡人口,正讓其成為探討台灣早期傳統都市邁向超高齡化社區的寶貴場域。
(中文) 講座中,與會者分享了多元的觀點與經驗。來自台大社工系的鄭麗珍教授指出,依存地景的建立需要強大的支援網絡,以台北萬華的轉型經驗為例,當地也是透過政府、大學社區研究、社福團體聯合輔助才得以成形。另有與會者Andy特地從北部南下與會,並分享自己90幾歲住在鹽埕的祖母在晚年面臨的處境:從早年的獨立頭家開著車經營生意,到了60幾歲後也還能擁有豐富的社交生活,但隨著身體機能下降、汽機車停駛,生活縮小於住家之中,讓他深感當地高齡長者的空間需求與社交的重要。HISP團隊則進一步分析,鹽埕目前面臨的挑戰在於經濟發展與在地需求的落差——觀光導向的發展模式與網購風潮,不僅難以滿足長者的生活需求,更壓縮了在地服務業的生存空間。現場也有多位與會者分享照顧長輩的經驗,凸顯了改善鄰里生活機能對鹽埕轉型的重要性。
(中文) HISP團隊強調,走讀與講座的雙重視角,有助於全面理解依存地景的實踐樣貌。從街區空間的細節觀察,到政策制度的宏觀討論,都為未來的社區韌性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發。計畫未來將持續深化在地研究,為高齡社會的照護議題開創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