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en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中文) 【轉自中山新聞/中文系提供】

在各類影視節目、串流平台蒸蒸日上的現代社會,戲曲表演在庶民的「日常」又是怎樣的面貌呢?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本學期新開設「語言、儀式與戲劇」課程,集結中文系副教授林芷瑩、羅景文、教授杜佳倫三位教師各自研究專長,帶領學生踏入臺灣傳統戲劇歌仔戲的世界。課程跳脫單純在教室學習知識的模式,教師們引領學生深入高雄各地廟宇進行田野調查,讓學生進入「厝邊」的劇場,認識生活周遭「進行式」的表演活動,藉以更深入地方文化,加深在地認同。

(中文) 課程首先由林芷瑩為學生奠定歌仔戲的發展知識,隨著時代的轉變,歌仔戲也變換各種表演形式,時至今日,大眾熟悉的是在廟前廣場演出的「野臺戲」,也是學生田野調查的重點。羅景文介紹歌仔戲的儀式,以「扮仙戲」為主,會在正戲開始前進行,扮仙連結了神明的靈力與信眾的祈求,比正戲的戲碼重要,在田調中學生除了能夠將知識與實例相互映證,也對儀式的展現印象深刻。杜佳倫則為學生介紹歌仔戲演出時的語言使用,劇團配合不同類型的劇碼,使用的詞彙與口白差異甚遠,在通俗的「胡撇仔」戲中運用淺顯的口白與俗語貼近觀眾生活,在神仙戲中則使用正式的書面語。藉著課堂上的差異比較練習,協助學生在田調時能區分、理解演員的口白。

(中文) 為了實際感受野台戲的魅力,教師群於學期開始便帶領修課學生前往鳳山乾坤無極殿觀賞演出,並邀請明華園天字團的當家小生陳昭香為師生介紹劇團的經營與演出前的各項準備。陳昭香點出如今劇團的困境在於投入其中的人與喜歡看戲的觀眾越來越少,很多時候都是賠錢演出,只求對得起一直在臺下支持的鐵粉們。她也期盼學生能運用筆鋒的力量為歌仔戲留下記錄,使歌仔戲文化淵遠流傳。陳昭香不僅詳細介紹歌仔戲劇團的發展與現況,也為學生導覽戲臺,分享各個道具的使用與定位,以及燈光、音樂的控制。這次田野調查的經驗也成為學生成長的養分,自此後的田野調查到期末的成果提案均由此出發,以創意的構思包裝田調的記錄與課程所學習的內容。

(中文) 成果發表會上,學生以影片呈現這學期的學習成果。有些組別以動畫結合說書的方式重新詮釋劇情;有些組別聚焦在有興趣的主題中深入介紹;還有學生結合自身的科系專業探討歌仔戲中的音樂運用。

(中文) 修課學生、中文系三年級的林家琪分享,小組成果從田調看到的《安溪奇案》為啟發,以日治時期就有的歌仔冊《青竹絲奇案》作為藍圖,將歌仔穿插在劇情中,製作出10分鐘小動畫,呈現田調成果縮影。林家琪表示,在這門課中,能學到很多野臺戲的知識,不只是幕前的演出,更窺見了幕後不為人知的一面,從課堂的教學,到真實的外臺又是另一種不同風貌。在這堂課最大的收穫是對於傳統戲曲改觀,它並非是一種過時的娛樂,依舊能逗得觀眾頻頻發笑、隨著情節起伏。

(中文) 同樣是中文系大三的陳柏宸則表示透過這學期的課程,對台灣傳統文化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也相信這種認識將對自身未來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作為新一代的學子,他自覺有責任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將式微的文化注入新活水。因此他期盼將所學運用到實踐中,把臺灣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並創造出新的可能性和價值,使傳統文化能夠煥發新的光彩。


(中文) 第一組 對無仝款的角度看歌仔戲的衰敗佮創新 ft.姿蓉歌劇團
https://youtu.be/cn8rQ60_m4Y

第二組 真命天子
https://youtu.be/dxrlLmuwwBQ

第三組 青竹絲奇案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q9bUfIDJhqHY0qQXFFiDcSkkRzYDfIwd/view

第四組 棋盤山風雲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0qErsn98kPlVerVSRKzdL998BU_cSTOH/view

第五組 一日歌仔戲調查員
https://youtu.be/bOfAnTG0qIQ

第六組 方世玉打擂台/動畫結合
https://youtu.be/8XTK4KmriPA

第七組 外台歌仔戲的音樂
https://youtu.be/R1H3kPpFNak

第八組 武戲介紹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RVtGv80yjfypVN5bJvkiq5A-hRsHs5PJ/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