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文 / 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 社會實踐組
訪談日,郭瑞坤老師的行程仍舊馬不停蹄,方才與校外單位商討完合作事宜,訪談結束後又緊接著計畫團隊會議。光在當周,除了例行的校務與課務外,他就參與了文化部的專案評委、主持大學社會責任SIG論壇。但無論在何時,他的樣子永遠是元氣滿滿、聲如洪鐘。
這位身兼公事所教授、管理學院副院長、USR計畫主持人,校內師生暱稱為「小巨人」的郭瑞坤老師,不同於一般大眾印象中的學者,總是埋首於理論研究與學術發表,反而更像一位實踐者,將畢身的精力投入在公共事務的推動上。持續地走出校園、走入在地社區、公務部門,在那個整體社會仍認為「公共事務」只是「公務員的事」的時代,開啟了臺灣公共景觀、社區營造、民眾參與的濫觴。而他的人生經歷亦如同他的每日行程,一樣豐富精彩。
(中文)
夢想當建築師 卻走上公共事務之路
郭老師是個道地的台南人,「家裡做建材生意,常有機會接觸營造商,所以小時候的夢想是幫有錢人設計房子。」進入大學後,郭老師選擇了也是最頂尖的成大建築系,然而四年下來他發現自己最感興趣不是去蓋宏大新穎的建築,而是當時仍未被重視的,系上最邊緣的古蹟調查,畢業後也到事務所做了一年古蹟調查與測繪的工作。赴美求學後,他則選擇攻讀遊憩規畫研究所,之後又念了景觀規劃博士,回憶當時這個決定,郭老師提到「父親聽到我到美國念遊憩,第一個反應是:𨑨迌(tshit-thô)還要人家教?」然而,就是這樣一段求學經歷,開啟了郭瑞坤老師踏入公共事務的專業生涯。
郭瑞坤老師所就讀的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是美國所謂的land-grant university(贈地大學),由州政府捐贈土地所成立的高等教育機構,進而提升地方人才的培育。這樣的背景下,大學也會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為在地提供學術上的資源與協助。「原因不難理解,如果這些大學對地方發展沒有幫助,地方為什麼要提供資源給學校?」郭老師從資源公共性的角度來說明大學與地方的合作關係,而這樣的社會參與或可謂是最早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
跟隨著學校腳步,郭瑞坤老師也將本身的專業投入社會服務,有時協助地方政府進行遊憩設施的前期規劃,有時則為國家公園執行資源調查。由於許多景觀遊憩設施都屬於公共財,規劃推動的過程需要跟社區居民一起討論、取得共識,令郭老師在學術專業的養成過程中,就與社會實踐緊密相連,也同時為他在回臺之後,在國內推動「社區營造」、「農村再生」等公共政策奠定深厚的基礎。
(中文)
走出學術象牙塔 四處「闖江湖」的行動派
返臺任教後,或許是求學時埋下的種子,郭瑞坤老師除了教學與研究之外,更經常在校外「闖江湖」。「返臺後的第二年(1994),正好陳其南老師開始提出『社區總體營造』(註),就趁機會把所學和實務串連起來。」這項由文建會(文化部前身)在90年代推動的文化政策,深刻影響了往後臺灣城鄉發展的面貌,以及大眾對參與公共事務的概念,在這之中,空間規劃又是早期尤其重要的一環。時至今日,郭瑞坤老師仍經常穿梭於NGO或公部門,扮演地方智庫的角色,曾經擔任高雄市社區營造中心主持人、臺灣社造聯盟創會理事長,長期為全臺各地的社區營造、農村再生計畫培訓人才,2003年更進入臺南縣政府團隊擔任副縣長一職。換言之,早在教育部USR計畫正式推動以前,郭老師就已經積極的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只要可以推動大眾對於公共事務的關注,郭瑞坤老師也積極嘗試各種可能。即便沒有傳播學的背景,郭老師從2020年起就與高雄廣播電臺合作常態性的「公事好好說」節目。與校內教授親自輪流上陣擔任主持人,每集邀請政府單位、民意代表、企業或公民團體在空中討論公共議題,如:地方創生、演唱會經濟、輕軌成圓等。談起做節目的初衷,郭老師認為,「城市需要多元的發展,當中很多不同議題可以讓民眾了解。我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讓大家覺得公共事務也很好玩!」憑著這股「眾樂樂」的想法,目前節目已播出近200集,每集播出時段估計有兩、三萬人收聽人口,影響力不可小覷。
註:1994年,時任行政院文建會副主委的陳其南老師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概念和計畫,以凝聚社區意識、建立社區文化特色為目標,希望再現社區活力。
(中文)
讓大學成為「擺渡者」 從「合作」發揮USR價值
在公共事務的專業課程上,郭老師在學校主要開設設社區營造、都市空間規劃等相關專業課程,並帶領學生走入地方,一方面協助在地社區共同解決問題,一方面讓學子真正體認推動公共事務工作上,可能會遭遇到的各種難題。 結合多年的實際經驗,郭老師提出了「合作式培力推展服務」(Cooperative Empowerment and Extension Service, CEES)的概念,同時作為中山大學管理學院USR計畫的名稱。
這個充滿學術感的名稱乍聽有些讓人費解,郭老師特別說明,這樣的概念源自於美國大學發展超過一世紀的「合作式推展服務」(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CES),「美國的贈地大學通常會設置一個extension service(推展服務)單位,負責在前端跟地方政府、社區居民討論需求,之後再對接具有相關專業的系所來規畫和爭取資源。」,而他再融入教育部USR培力精神(Empowerment),將整個流程整合在一起。相較於一般USR強調「服務」,郭老師更看重「合作」的意義。「USR不是學校單方面告訴地方該做哪些事、怎麼做?需要了解各方利害關係人的想法。」除此之外,郭老師認為「地方也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
郭瑞坤老師以中山大學培力的高雄前鎮「路中廟社區發展協會」的「時間銀行」為例,在USR團隊協助下,社區於2018年成立「社區時間銀行」,透過發行「時分券」的方式提高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動能。「這種以交換服務為核心的交易模式並不創新,可是一直少有成功案例。路中廟社區不但將它實踐在生活中,而且做得非常好!我們如果把這些成果帶回學術界,就能發揮更多影響力。」四、五年過去,路中廟社區的銀行不但存活下來,還經營得有聲有色,並多次成為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分享案例。郭老師不把學校當作單方面的施惠者,同時也是合作過程中的受益者,亦是大學談社會責任時可以思考的另一種角度。
(中文)
大學如何成為地方的助力?
責任也好,義務也好,既然要協助地方解決問題,大學就該成為地方的助力。然而,在某些案例之中大學反倒成為地方的阻力。關於這個問題,郭老師強調「和地方合作,必須先理解地方的需求」,也認為大學不應縮限於校內資源,應同時為地方媒合不同單位,包括公部門、企業等多元組織──郭老師語帶玄機地說,「我們要做的就是『把簡單變複雜』。」
他以推展多年,廣受好評的旗山友善農作計畫為例,「這幾年我們跟旗山的有機農一直有合作,不是單純推銷米,而是拉著農家、學生、在地企業一起籌辦『稻田認養計畫』,以契作合作模式,讓企業帶著員工和上下游一起下田插秧、割稻,體驗自然農法的生產過程。」郭老師解釋,如果要買東西,企業可以向量販店或大賣場來採購,或者用捐款方式。如此做法雖然方便與容易,成效卻有限。透過認養計畫,不但企業跟小農、在地社區的連結更深,還能影響企業夥伴,建立環境永續概念。「看起來事情雖然變複雜,但影響力也更深更廣了。」
(中文) 「我們就是一個擺渡者。」郭老師給自己和團隊下了一個角色註解。憑著求學時期建立的推廣服務思維,加上一路參與公共事務累積的豐富經驗,郭瑞坤老師期許自己無論是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甚至是其他公共議題上,都能發揮「陪伴、支持、培力」的功能,為城鄉打造美好的永續生活。
「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啊。」說這句話時,郭老師語氣仍舊一如往常的堅定。
(中文) 郭瑞坤|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兼管理學院副院長,專長為社區營造、城鄉發展、景觀環境。目前為中山大學USR計畫「產學合創・在地共融-建構大學合作式培力推展服務計畫」主持人,亦擔任國發會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協同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