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en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中文) 【轉載自新作坊/曾意琇(前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謝沛瑩(前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兼任助理)】

 

由中山大學科技部人社計畫舊港區團隊所辦理的「再社區—過渡.聚合.創生」社區策展,甫於2021年5月的第二個禮拜天落幕。為期一個月的展覽活動,展區包含:新浜碼頭藝術空間、貓手日文二手藝文書店、SKB文明鋼筆、廢墟BAR等四大展場,因活動而串連的單位、店家與團體將近二十個。本文將著重於介紹培力策展團隊「畫說鹽埕麵」的歷程,以及策劃「東南亞書/憶:散步與手讀工作坊」的過程,並述及與外部單位溝通協作之經驗,以凸顯社區策展中「人與人」、「人與地」相互連結的重要性。

(中文)

社區拾憶:味覺與食物的印象之旅

此次策展的籌備期自1月底舉辦「鹽埕考現×灣岸創生-社區策展培力工作坊」 起,以呈現鹽埕地方文化記憶為主題,邀請專業講師以共同學習、企劃徵選、實作培力的方式來進行。策展小組經評審會議擇優獲選兩組,除以經費補助之外,後續還有兩次的線上會議,持續提供策展建議與協作,而其中獲選的兩組策展團隊──「畫說鹽埕麵」、「鹽埕飯包」,不約而同皆以「食物」作為重塑社區文化記憶的元素。

 

「為什麼一開始選『麵』?因為發現鹽埕區很多人在賣麵。」洪旻宏(畫說鹽埕麵/策展小組組長)這麼說。

 

在策展培力工作坊的分組討論過程中,許多組員皆提到對鹽埕小吃的印象與記憶。「畫說鹽埕麵」策展團隊經盤點與彙整,特別製作《鹽埕麵食地圖》,總計羅列標記出三十五間在地麵店。該組組長接受本計畫直播節目「鹽埕大小聲」訪談時,曾笑說如與「鹽埕飯包」《食材散策地圖》的行程搭配,大概就可以將整個鹽埕吃透透了。

 

事實上,從「麵」這個主題與元素發想,要如何透過藝術轉換,形成具有社區與文化意義的展覽,也讓該團隊組員花費了不少的心力,最終規劃出以下五種活動形式:
(1)以繪畫徵件作為前導宣傳
(2)麵食文化作為英文教學主題的線上Podcast節目
(3)麵食地圖製作與麵店採訪影像紀錄
(4)與社區老人活動站合作的麵食彩繪創作
(5)高雄港區導覽與海上麵食文化體驗作為展覽閉幕活動

(中文)

畫說鹽埕麵──以互惠展開的社區合作

一開始的困難與挑戰確實很多,例如組員有學生、老師、上班族等,光要聚在一起討論與進行工作分配就很不容易,加上組員都不是鹽埕在地人,只能說是關係人口(曾在附近工作或有認識的人或店家)。其中組長洪旻宏有從事商圈設計的工作經驗,他提到當初參與策展培力的初衷,是希望可以從主辦者回到參與者的角色,藉以豐富自身在社區工作的思考觀點。身為組長,也考量到組員共同工作的難度,他承攬了大多數的前置籌備與規劃,並為組員分配工作:協助徵件、採訪紀錄、文案撰寫等。同時也運用了自身的資源(工作室與實習生)協助策展的實體及線上宣傳,但因為計畫給予的補助經費有限,他採取了以「交換互惠」的方式,來提升展覽的曝光度,與「SKB文明鋼筆」的合作就是這麼開始的。

 

SKB以製作鋼筆起家,是在臺灣已超過一甲子的在地文具品牌,近年因積極開發與各種文化意象結合,具紀念性的限定聯名商品,加上老店鄰近駁二藝術特區,被重新打造成更貼近年輕族群、融合創意與文化的文具旗艦店,使得這間座落於十字路口的三角窗店面成為文具愛好者與文青必訪景點。誠如前文提到的資源交換互惠模式,因「畫說鹽埕麵」組長曾有與SKB異業結盟的合作經驗,SKB遂成為外部合作單位首選,不僅提供空間作為「再社區」展區,同時也是展覽的贊助商。

 

「畫說鹽埕麵」的前導活動──繪畫徵件,即點題了以「畫」來詮釋地方麵食的記憶,邀請社區民眾透過繪畫來記錄關於吃麵的經驗,再將繪製好的卡片(策展小組提供免費索取的酷卡)交回SKB換取贈品。SKB提供的贈品就是小吃店最常用於點單的簽字筆,因筆桿上特製的幽默語錄和小吃圖像,為平凡無奇的文具增添了許多趣味。同時徵件作品也將展示在SKB櫥窗內牆面空間,鼓勵社區民眾主動參與。這樣的合作方式不僅能讓社區居民與在地商家有更多的互動,也能讓在地參與的行動有更多曝光機會,商家亦能藉機進行品牌行銷宣傳,可說一舉數得。

(中文)

從麵開始再嚐鹽埕新滋味

展覽期間,筆者亦曾邀請朋友一家人,以半日社區小旅行的方式在四個展區走訪。同是居住在鹽埕區的一對夫妻與小五、國一的子女,在初夏已是豔陽天的高雄週末日,背著斜肩包、戴著帽子以「偽觀光客」的姿態,依循主辦單位規劃好的動線觀展並給予反饋。在鹽埕居住了十多年的林小姐即表示:「原來藝術展可以有如此貼近於周遭生活的元素,透過麵食地圖才發現原來鹽埕區有這麼多元的麵食種類,很開心口袋名單又多了一些美食選項。經由這四個展區的安排,也有別於以往上下班、接送小孩的主要交通路線,有機會再次漫步大街小巷,途中還穿越了以往過而不入的舊市場,真的有種再一次進入這個社區的趣味與新鮮感。」

 

此外,「畫說鹽埕麵」還有兩個線上外部合作單位:部落格「跟著尼力吃喝玩樂&親子生活」與時下流行的Podcast節目「Fly with Lily 學英語環遊世界」,藉由彼此行銷互惠,提升活動宣傳效應。其中「Fly with Lily 學英語環遊世界」透過「說」記述鹽埕在地麵食文化,組長洪旻宏提到,與Podcast的合作也來自交換,而因為可在SKB店內播送,引起了對方興趣,原本只打算做兩集的節目,因話題極具可操作性,最後做了十集,比預期增加五倍。

 

筆者(曾意琇)作為主辦單位團隊一員,在策展培力團隊資源連結的經驗與能力上,看到了許多值得學習之處。以訪談影像呈現鹽埕區老、中、青不同世代麵店的故事,可在YouTube及展場(新浜碼頭藝術空間)現場播放。另外,與社區夥伴「鹽埕老人活動站」的合作,邀請並展示在地長輩繪製記憶中的鹽埕麵,延伸出在地長者關懷的視角,同時也擴展了更多元的宣傳管道及民眾參與度。以上所述,多為過程中合作順利的例子,但不免也有洽談失利的時候,並非每次都可互惠雙贏。比如有些店家不願被採訪報導,擔心生意因此會「更好」而忙不過來;但也有因私人考量,願意分享經驗與故事,卻不願露出店名。

(中文) 「畫說鹽埕麵」是以地方麵食文化為號召,邀請民眾共同參與所完成的一場集體藝術創作。作為社區策展的一環,「再社區」的閉幕活動也是秉持著交換互惠的精神與「哨船頭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安排參與者乘坐遊艇於高雄港灣上品嚐海巡特餐──保七麵。保七麵又稱作漁夫麵,是用能長期保存的罐頭、海產加工品和當日船上漁獲為基底,加上麵條烹製而成,能讓海上工作者迅速補充熱量。這道深具港灣特色的料理結合港區週邊導覽,不僅呼應了「鹽埕麵」的地方特色,更打造五感兼具的全方位體驗,讓活動空間從鹽埕區擴展至高雄港區,由陸至海豐富了社區展覽的形式與內涵。

 

文中未提及的另一策展小組「鹽埕飯包」,是以海港都市野餐作為開幕體驗式活動。而由「鹽埕麵」舉辦的海上保七麵閉幕活動,一部分呼應鹽埕具有眾多麵食的地方特色,一部分也連結了計畫場域「舊港區」的過渡港區意象,藉由開閉幕活動的頭尾應和,展現「再社區」的多元意涵和豐盛面貌。

(中文)

穿針引線:東南亞書憶的串連與看見

在發想與籌備「東南亞書/憶:散步與手讀工作坊」的過程中,主辦單位必須成為一條線,穿引起不同構想、單位、場域、還有人,如同將走讀採集與創作成果以一針一線,縫合而成一本手工書。

 

朱紅、寶藍、亮黃色,對比鮮明的招牌上,以全英文寫著店名。玻璃櫥窗上有外國人專用的電信易付卡廣告。灰白色密集板的整牆貨架上,包裝鮮豔從沒見過的餅乾、罐頭、衣物、保養品、電子產品緊湊地排列在一起,有間店角落擺了顏色非常不自然的情趣用品,而有間店甚至以美金計價;像是在方寸間濃縮了一整個外國的大型超市。

舊港區僅存的幾間東南亞商店,不論是色澤或質地都與周遭環境不同,像是以卯榫嵌入街景中;雖無法完全融合,但在歲月中微微褪色、被抹上一層老鹽埕的濾鏡後,卻也不至於格格不入。追溯鹽埕臨近港區的發展史中,東南亞元素扮演的角色,隨著外籍漁工與移工的減少已然逐漸的轉化,而本工作坊希望參加學員不只是回顧與觀看,還能夠創造出自己的印象與感想,並且將所見所感帶往以後。

 

中山大學科技部人社計畫在貓手日文二手藝文書店設置了一個「東南亞書櫃」,裡面陳列了很多適合讓臺灣讀者認識東南亞的書籍。但書本記載的是「大」歷史、而書櫃也比較像是單向傳遞資訊,於是期待藉由「再社區」策展,將書櫃變身為雙向、多元的共同創作。透過在舊港區與東南亞有關的地點走動、採集素材,將感想轉化為符號、圖文,進而製作成手工書的藝術創作展示。

(中文) 初步完成前置田調與實地踏查之後,考量到解說導覽與引導創作都是專業,經討論後決定引入在地資源的協助,由本計畫社區合作夥伴「高雄市鹽埕研究社」協助規劃主題式的導覽路線。而藝術創作的部分,則邀請馬來西亞旅臺身分與藝術背景的馬尼尼為老師帶領版畫創作,逐一構成了以「高雄港區的東南亞記憶」為主題的散步與手讀工作坊

(中文) 在活動的規劃過程中,透過不斷的溝通、修正流程與增補細節,促使活動的核心意識與理念層面更加深刻厚實。如鹽埕研究社提出,若僅讓參加學員獨力探索,可能會走馬看花而找不到焦點,因此加重實地考察中「導覽解說」的比重,讓性質比起原先的散步,更傾向「走讀」。最後,工作坊學員們在走讀後,透過講師的教學帶領下完成兩張版畫,彙整其中一張並縫製成手工書。

 

因為計畫共同主持人張錦忠教授在個人Facebook的宣傳極為奏效,學員以中山大學職員與學生占大宗,屬於「在鹽埕周邊活動至少三到四年,但對地方歷史不甚清楚」的類型;口頭調查參加動機,想做膠版畫跟想了解地方故事大抵參半。

 

在較短的手作時間內製作膠版,需要將靈感化繁為簡、挑選明確主題;因此觀察學員完成的作品,多少能夠反映出走讀過程中最觸動參加者的片斷。招牌標語是最常見的元素,頗與田調時對這些商店的第一印象相呼應;另有半數學員在構圖中置入教堂意象,除了宗教符號本就較具創作張力之外,導覽介紹了做為當地移工信仰中心之一的「天主教聖母顯靈聖牌堂」、以及在早期服務海員,後致力於庇護、關懷東南亞移工的「天主教海星服務中心」,後者蘊含的人文關懷應該也感動了不少人。

(中文) 完成手縫線裝書的那一刻,筆者(謝沛瑩)才恍然大悟,串連起各方資源與協助下所完成的一場工作坊或社區展覽,確實如同這手工書穿針引線的創造過程。就像參與者黃同學分享:「這次的工作坊不僅讓我意識到東南亞文化與此時此地之間的深厚關係,也同時讓我用身體和感官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深度。」

 

原定將採集成果與手作書持續展示於貓手書店,透過眼見及油墨的觸感,繼續與參觀者互動;惟活動結束不久,全臺進入三級警戒,只能將創作成果編輯成電子書公開。但或許也正藉由網路這一條虛「線」,將觸及範圍再擴大到社區之外。

(中文)

結語

在《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一書中提到,「地方」是個包裹於常識裡的字眼,是人們共同創造出來的有意義的空間,而「地方感」的建構則來自於情感面的依附,來自於感官與群體的認同。在此次「再社區」社區策展的形塑過程中,無論是本計畫團隊或參與的培力策展團隊,串連起各項資源,重現、展演了舊港區的地方意象與記憶。


(中文) Cresswell, Tim著,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