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轉自中山新聞】
鹽埕與左營是高雄最早發展的兩大灣岸區域,國立中山大學結合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投入科研人才駐點,期望透過工作坊翻轉老城區,不只透過行動喚醒大眾對「孤島」舊左營的重視,更手把手帶領素人媽媽在街頭演出,追憶鹽埕風華。
這項履行大學社會責任的人社計畫以「灣岸創生:高雄過渡社區的記憶再現與創新轉型」為主題,組成跨學科、跨領域的團隊,走進面臨人口外流與老化、基礎建設更新緩慢、缺乏社區創生意識的社區,和居民一起腦力激盪。左營團隊推出「黑白喇」系列活動,諧音「烏白抐」(相聚聊天),近期的活動包含促進老人培力、老外逛左營、青銀詞曲共創、商家數位陪伴、職人影像紀錄等,逐漸深入社區、與居民創造共同的語言,思考在地議題。
(中文) 左營團隊博士後研究員暨西灣學院兼任助理教授葉維俐表示,日前辦理「左營青年來開講」青年焦點座談會,公開徵集了12位居住、工作、或與舊左營區有淵源的20至40歲青年,與中山大學服務學習課程「數位轉型實踐暨地方創生社會參與」的學生一同與會,先由她說明未來3年高雄市政府的產業佈局及硬體建設,再帶領團隊討論2大主題。
(中文) 第一題是「一起望向3年內舊左營的未來發展吧!」葉維俐說,學員盤點舊左營總體發展的限制與困境,如交通紊亂、青創空間不足、認同感不足、思維僵化等,不只人車爭道、聯外道路少,連共享運具也不能及時提供服務,減弱青年常駐的吸引力。
第二題是「在地商家『數位化』,真的這麼難?」葉維俐指出,部分正在舊左營創業、就業的青年心有戚戚焉,由於高齡化,舊左營的總體氛圍彷彿就停在20、30年前的台灣,面對疫情下民眾日益依賴行動支付與外送服務,經營模式、消費型態雙雙轉型,更凸顯舊左營的數位落差。
(中文) 葉維俐表示,這些聲音與回饋,他會整理成文章投稿至新作坊電子報,期望有更多關注舊左營的產官學研單位都能更瞭解被視為「孤島」的舊左營。該活動原先規劃壯年組(41至60歲)與樂齡組(61歲以上)座談,則考量新冠肺炎疫情暫停辦理。
(中文) 舊港團隊則從鹽埕區出發,2021年起帶領工作坊成員創造戲劇作品《繁華攏是夢》,由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學生組成的築粹劇場,偕同社區居民策劃、籌備並參與街頭戲劇演出。
舊港團隊博士後研究員徐國明表示,該工作坊學員僅有女性參加,雖然她們經常來來去去,不易蓄積參與量能,但偶而會瞥見靈光一閃的創意發想。團隊決定捨棄傳統劇場的鏡框式舞台,採環境劇場形式,一對一陪伴她們採集記憶、創作劇本,兼顧「即興發展」和「集體創作」的可能,打造以記憶採集和公民發聲為目標的社區劇場。
(中文) 學員先後完成四齣深具地方特色的劇本,包括美軍往來的藥局、拆除消失的竹仔市、慘遭祝融的地下街商場與明星登台獻唱的戲院,譜寫出昔日鹽埕的港邊風華。徐國明說,這群素人演員要在人來人往的公園演出,幾次丟本排練成效不彰,最終只能拿本上場。在馬雅各公園街頭展演當天,令他驚豔的是,有學員竟不自覺脫稿演出,激動地介紹街廓歷史、繁華往事,搖身一變為在地說書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劇場效果。
(中文) 徐國明指出,社區很難單憑一己之力從無到有的製作一齣戲劇,需要引入外部資源的支持、推助才比較有可能實現,需要進一步思索的是,如何讓社區劇場持續發展,帶動社區投入其中,是未來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