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文/黃湘云(國立中山大學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助理)
7月份的暑假,來自高雄、台南等地的高中職生齊聚一堂,經歷了相當精實的兩天活動。
中山大學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以「共榮、共善、共創」的合作模式與台南新化社區大學、新化高中與中山X仰望SDGs教育推廣專案合作,規劃了「不廢少年的在地循環之旅」營隊,團隊成員將大學端的知識轉譯並設計成適合高中職生學習的活動內容,與在地耕耘多年的社大現場經驗互相搭配。
第一天由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邱花妹開場,從認識整體地球環境概況開始,透過統計圖表、模擬情境等很費力地鋪陳,但如果沒有這些鋪陳就談不上為什麼需要做出改變。一步一步透過問答、動態遊戲、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學員,認識什麼是循環、什麼是永續。
(中文) 透過來自中山大學、屏東大學學生與新化社大工作人員組成的小隊輔團隊,分組帶領學員腦力激盪,嘗試將生產-消費-使用-廢棄的線性經濟模式,變成一個可以循環的圓。並邀請社大學員擔任講師,與孩子們跨世代交流,學習家電與農機維修、衣物縫紉、木工修復,試圖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或賦予物品的第二次使用生命。許多孩子是第一次操作割草機,第一次把電鍋、電風扇拆開來看,覺得很有趣!
(中文) 第二天則實地參訪新化廚餘處理廠與回收場,看到後端的廢棄物怎麼被處置,大家都是第一次到這些地方,看到清潔隊人員辛勤工作的模樣,環境裡不是很好聞的味道,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後各組提出校園、社區永續循環行動方案,有組別想要在學校辦理二手市集,也有維修活動可以到職校,結合職校學生擔任志工服務民眾以及學校營養午餐可以如何零剩食、福利社可以如何減少塑膠包裝等等,創意無限。
(中文) 活動尾聲,結合108課綱學習歷程檔案的建置,帶著學員們一同完成計畫成員設計的營隊學習單,學員向我們分享了參與活動的回饋:從日常生活開始,倒垃圾的時候想到辛苦工作的清潔隊員,做好分類,吃東西的時候想到廚餘處理廠裡滿滿的廚餘狀況,能夠不要剩食。東西壞了不要急著丟,可以試試維修,或是在未來的未來當自己成為了產品開發人員,從循環的角度思考物品的各種可能,也呼應了營隊主題:不廢少年少年不廢,我們都可以做出行動,促成地球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