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轉載自中山新聞 /管理學院提供,公共事務組編修】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中山大學學生發起「愛自然(Love Nature)」影片競賽,強調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希望藉此啟發更多人關注此全球議題。參賽影片「包山包海」,從柴山保育動植物到海廢議題,學生從觀察周遭環境中,深刻體會永續教育意義。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國際學程學生會舉辦「愛自然」影片競賽,邀請學生投稿5分鐘短片,分享對於環境保護的點子。管理學院國際學程學生會長Zhanna Samodurova(章安娜)表示,中山大學坐落環山繞海的地域,擁有豐富的生物相,在人類發展與自然環境中取得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來自越南的副會長Dang Phuong Thao(鄧芳草)則認為,中山作為具國際視野的大學,對於環境非常友善,也積極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讓他非常驕傲。
競賽獲得第一名的「Tai-one in Nature」由來自菲律賓的GHRM MBA學生Justine Jude Cerpo Pura(傅佳璟)掌鏡,畫面拍攝學生們至柴山健行與台灣獼猴互動,再帶到與中山依傍的西子灣,搭配作者的文字,傳達身為人類應該要愛護環境、保育動植物和所有自然資產的觀念,「雖然我們從小就受這樣的教育,但實際上我們有做到嗎?」傅佳璟同時藉由影片提出這樣的反思。
兩位來自越南的GHRM MBA學生Le Ngoc Bich Thuy(李珊)和IBMBA學生Truong Lam Huong(張藍香)共組團隊拍攝影片「Gone with the Wind」,以彌猴玩偶擔任主角,貼切形容在校園的所見,幽默劇情的包裝下,傳遞對台灣環境和野生動物保護的讚賞,「希望藉由我們的影片讓大家更珍惜我們現有的環境,並進而願意動手幫助台灣成為更美好的地方。」影片上傳社群平台後,拿下競賽第二名的「Gone with the Wind」瀏覽次數超高,另獲「媒體社群獎」(延伸報導)。
此外,第三名影片由IBMBA臺灣學生曾華翊和公事所蘇良委拍攝「Ocean Innovation」,以訪談的手法,引出現今海洋廢棄物激增的情況,根據調查,80%的海域都有海漂廢棄物,51個測點塑膠微粒發現率是100%,「是時候採取行動了!」團隊相信,許多小舉動足以凝聚成海洋廢棄物的解決良方,因此呼籲大家集思廣益,一起加入環境保護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