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文/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 照片/高雄市動保處 提供
談到流浪動物,大家腦中浮現的多半都是「很危險」、「好可憐」。這樣的負面印象,使它成為人們敬而遠之的議題,也為城市永續帶來挑戰。
不過這幾年在高雄,卻出現不少顛覆大家印象的企劃,像是以音樂祭包裝的「吹狗螺音樂生活節」、結合地方導覽與創作的「毛孩探險隊」,或是帶毛孩搭輕軌看展覽的「好伴bàn車車」,大大扭轉眾人對「動保等於悲情」的觀感,更勾起大家對動物友善議題的興趣。
這些企劃的幕後功臣,是一群致力推廣動物友善的地方公私單位,包括:高雄市動保處(以下稱高動保)、導覽品牌「港都認識王」、動物友善空間「無尾香蕉動物學校」(以下稱動物學校),甚至也有購物商場、社區圖書館加入。透過他們的串聯合作,不僅讓動物友善議題在城市發酵,也為地方帶起一波「毛」商機。來看他們是如何共創,一起解決流浪動物帶來的永續難題?彼此能夠長期合作的關鍵又是什麼?
(中文)
談流浪動物也能很歡樂
一切的故事,得從一場音樂祭說起……
2019年高動保為了活化偏遠的燕巢收容所,和在地的「叁捌地方生活」展開合作。在雙方腦力激盪下,他們參考日本搖滾音樂祭Fuji Rock和他國收容所案例,打造出流浪動物為主題的「吹狗螺音樂生活節」。這場結合音樂祭、市集、闖關遊戲、動物教育體驗等元素的企劃,新鮮又chill,引起不小迴響,2022年還獲得日本 Good Design Best 100,並衍生出「吹狗螺之都市傳說」、「吹狗螺渡假村」一系列活動。
當年仍是叁捌一員、後來創辦「港都認識王」的黃祺瑋(Kiwi)說,為了改變大家對收容所的刻板印象,他特別動員音樂圈的朋友,「只要認同動保理念,或創作跟動保有關的朋友,統統被我邀來表演。」因此像大支、吳志寧、淺堤、黃玠……大家過去以為跟動保沾不上邊的音樂人,都成了吹狗螺的嘉賓。「我做的就是讓大家在演出費上更支持動保一些啦。」Kiwi謙虛地說。
吹狗螺系列之後,這幾年高動保也持續跟不同團隊合作,儘管內容各式各樣,但共通點就是:跟大家想像的動保教育很不一樣──你甚至難以想像,他們還在城隍廟教民眾練習如何跟寵物分離呢。
「夠地獄梗吧!」Kiwi哈哈大笑。
(中文)
激發更多創意,讓議題走出同溫層
話說回來,地方串聯的意義是什麼?
過去幾年高動保意識到,要談送養或零棄養,必須先扭轉大眾對動保的刻板印象。負責動保處教育推廣的鄭莉佳技士說,「我們希望把尖銳的議題變柔軟,取代向民眾一再呼籲:要盡飼主責任、用領養代替購買等。」在這樣的出發點下,不同領域但有心推動動物友善的團隊,都成了合作對象,為議題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當民眾覺得有趣,未來就可能延伸很多機會,願意來上課、願意來收容所領養等等。」
激發更多創意之餘,動物學校李瑾倫校長認為,串聯能幫議題找到更多對話的人。她表示,雖然自己投入零棄養教育多年,但一直是以「藝術創作」切入,如繪本創作、文創商品開發,觸及的族群有限。透過這些活動,讓學校跨出去跟不同單位合作,「就可以把彼此的同溫層拉在一起,小圈圈變大圈圈,支持的力量就越來越大。」
(中文)
如何共創?借力使力是關鍵
然而團隊與團隊之間該如何合作,發揮真正的共創效益?答案是:找到彼此的價值,借力使力。
2021年Kiwi創立導覽品牌港都認識王,以各種主題遊程介紹高雄這座城市,如大港開遊、埕市微醺馬拉松。對他和團隊來說,策劃一場導覽絕非難事,但Kiwi強調要把導覽結合社會議題,不能「只憑想像」,「我雖然喜歡貓貓狗狗,也十分關心動保議題,但畢竟不像動保處或動物學校長時間在這項議題耕耘。」
兩年前他申請文化部「走讀台灣」計畫,想在高雄設計一條動物為主題的走讀,「我第一個請求支援的就是動保處。」在莉佳的引介下,他邀來壽山國家公園資深解說員、也是動保繪本《好想要回家》的作者黃雅婷擔任淺山導覽,再串聯曾經合作的無尾香蕉動物學校、自己熟悉的鹽埕老街區,最後設計出一條具在地特色,又富教育意義的導覽體驗,將地方創生、動野保衝突、零棄養教育等議題巧妙融入。
「因為有莉佳、瑾倫這些夥伴,我才知道這些議題上我有哪些著力點,或有哪些困難待解決。」Kiwi透漏自己原本打算設計一條路線,帶大家認識鹽埕一帶的浪貓浪狗,卻被動物學校投反對票。李瑾倫校長解釋,「主要是怕打擾這些浪浪的生活,也會害牠們行蹤曝光啦。」
「哈,這就是他們比我專業的地方!」Kiwi笑說。
(中文)
如何維持長久合作?真心認同議題,別把合作當專案執行
談到這幾年來彼此的合作,「調整、再調整」幾乎是常態。
「淺山走讀那一次,第一場開放報名幾乎沒人,很慘。」Kiwi回想當初的狀況,「因為一開始我們的設定『太動保』,民眾無法拋開對收容所的印象,所以又重新調整活動的調性。」
這期間大家都絞盡腦汁,想方設法。鄭莉佳笑說,「我逼Kiwi一定要拿出絕活,把鹽埕好吃好喝的統統端出來,然後去認識社區店家的貓狗。」動物學校也積極幫忙,「瑾倫聽到報名狀況不理想,馬上多畫幾張插畫,讓我們拿到社群上做宣傳。」Kiwi補充。果不其然,後來用「毛孩探險隊」概念重新包裝再出發,場場爆滿,不少親子族群都來參加。
(中文) 有別於一般專案把KPI完成就好,Kiwi表示這樣的合作很刺激也很愉快,「當你想出更好更棒的點子,他們就會努力生出更多資源來給你。」不從專案角度來思考,而是不斷思索怎麼在議題上做更多更好,讓這群不同領域的夥伴成為城市毛孩最堅實的後盾。
會希望更多夥伴一起投入嗎?談到這題時,鄭莉佳表示非常歡迎,「有更多人、更多縣市一起做,改變才會更快。」
人類追求永續生活的同時,周遭的流浪動物或其他動物福利議題,都不應該被忽視。如何讓動物友善不是口號,實際落實在生活中?在地方公私齊心合作下,高雄這座城市正為我們做出最暖心的示範。
(中文)
認識這些動物友善單位
|高雄市動物保護處|
除了動物收容管理、動物疾病檢疫和防疫等基本業務,近年積極運用各式創新手法推廣動物友善教育。2023年底創立全台第一個動物友善品牌「伴bàn」,包括好伴車車、好伴空間、好伴公園、好伴講座、好伴毛孩嗷運會等系列,2023年還獲日本社區設計大師山崎亮工作室 studio-L採訪,納入書籍《BIOCITY》「動物與社區」案例。官方網站|粉絲專頁
|港都認識王|
創立於2021年,以各種在地導覽、企劃遊程,帶領大家探索港都大小事;同時利用各種走讀、講唱會與工作坊,搭起大眾與議題之間的橋樑,如「走讀淺山到城市的毛孩路徑」(流浪動物)、「黨不住的旅行」(轉型正義)、「一堂青年引路的循環經濟課」(永續經濟)。官方網站|粉絲專頁|IG
|無尾香蕉動物學校|
全台第一個結合創作、動物知識推廣的友愛基地,以「先認識,再認養」理念為核心,透過藝術創作、電子報與Podcast等管道,提供人與動物的相愛練習,近年積極推動「從你好到再見|兒少動物教育支持計畫」。官方網站|粉絲專頁|IG
永續影響力
-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推動高雄市動物友善空間,讓消費者支持寵物友善店家,藉此增加店家工作機會及收入。
- SDG 10 減少不平等:透過友善動物體驗活動,引導民眾同情和同理動物處境,逐步實現人與動物平等共存的環境。
- SDG 11 永續城市與社區:推廣「零棄養」及「領養代替購買」,減少城市中的動物棄養問題,為人與動物打造安全共融的生活空間。
-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透過教育解決流浪動物問題,降低遊蕩犬與野生動物的衝突,維護生態多樣性。
-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提升民眾動保意識,促進動物福利法令的推動與落實。
-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邀請企業、動物友善空間、店家、社區一起共創友善動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