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國立中山大學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HISP計畫)左營場域《渡.左營》團隊於111年4月30日(週六)在左營辦理「黑白喇會客室」之系列活動——「左營青年來開槓」青年焦點座談會,本活動蒐集、了解左營在地青年對左營未來的想像,以及在地商家數位化的困難與挑戰,此外並邀請本校「數位轉型實踐暨地方創生社會參與」服務學習課程的學生一同與會,實地促進學生對公民參與之認識與體驗。
本次「左營青年來開槓」青年焦點座談會公開徵集了12位居住、工作、或與舊左營區有淵源的青年(20~40歲)與會,除了促進青年相互認識與互動交流外,本次焦點座談會也讓青年能為在地共同議題集思廣益,分享自身的經驗與看法。同時,對於《渡.左營》團隊在計畫執行的未來規劃以及方向調整上,也會參考斟酌活動中所搜集的公民意見,然而,因為日趨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原先規劃辦理的壯年組(41~60歲)與樂齡組(61歲以上)公民焦點團體座談會,先暫定辦理。
本校HISP計畫左營場域博士後研究員暨西灣學院兼任助理教授葉維俐在活動開始先引導與會青年作題綱發想,葉博士以近三年高雄市政府的產業佈局以及在舊左營區的硬體建設等政策作為前導說明。同時,葉博士也邀請本校服務學習課程「數位轉型實踐暨地方創生社會參與」的班上學生一起與會本場活動,在本課堂中教授了「公民參與」及「公共議題」的意涵,並進行焦點團體座談會「桌長」引導討論的演練。
(中文) 在這次焦點座談會中,討論了兩個主題「一起望向3年內舊左營的未來發展吧!」、「在地商家『數位化』,真的這麼難?」,根據本活動中12位青年們的熱烈討論與創意發想,他們皆提出了當前舊左營總體發展的限制與困境,例如交通不便利、交通紊亂(人車爭道)、青創空間不足、認同感不足、整體思維僵化、文化祭典流於形式等。其中「交通」的問題引起最多青年的共鳴,像是舊左營範圍內的交通紊亂往往面臨人車爭道的危險窘境,另外就是聯外道路較少,而大眾運輸工具未全面延伸至舊左營,甚至連共享機車的服務都不在範圍之內。另外,舊聚落的僵固思維造就了整體居民的保守性格,因此不利於青年們創新思維的推動,而整體而言,青年的創業空間、可使用的空間也較少,相對地青年願意來到舊左營常駐的能量與吸引力不足。
本次與會的青年中,有一部分在舊左營創業及就業,因此他們對於疫情之下的經營模式轉型、消費型態轉變特別有感觸。舊左營的總體氛圍彷彿就停在20、30年前的台灣,尤其因高齡化而有「數位落差」的現象,然而,因為建業新村「以住代護」的計畫而擾動了老舊社區,有一些青年赴建業新村創業,或者延伸他們的事業版圖。但是,近未來的舊左營,在高雄市政府承諾其將華麗轉身成「新新左營」,舊聚落的商家們對於新興消費族群或者快速的轉變是否能接受?或者,硬體設施升級了,但是在地的「軟實力」能否跟上腳步呢?因此,在商家以及消費族群的數位技能較弱的情況之下,青年們是怎麼思考在地商家「數位化」這件事呢?
(中文) 有部分青年認為在地商家已經習慣了過去20~30年的經營模式,當在地消費族群量體因逐漸老化而萎縮,或者行業別因為時代進步而遭淘汰,他們也認為「收店」就好,不需要再學習新技能或者拓展客群,整體而言是比較保守、消極。另外,因為「數位落差」的現象是比較明顯的,銀髮族群對於操作運用方面的複雜度、不便利性都會萌生拒絕學習使用科技產品的念頭。但是,也有青年提議,銀髮族群在操作通訊應用程式LINE是比較習慣的,也許可以先從此應用程式的不同功能作為學習出發點,讓在地消費族群習慣使用科技產品,無論是在地消費族群或是新興消費族群,當他們有新科技、數位服務的需求時,藉此去推動商家對於數位服務的供給意願。
本次活動結束後,葉維俐博士希望將這些聲音透過合適的管道,反應至政府相關單位,而葉博士也會將平時在舊左營中所蒐集到的在地居民心聲與建議,以及《渡.左營》團隊辦理的「左營青年來開槓」焦點團體座談會中青年族群的回饋,整理成文章投稿至新作坊電子報,期望有更多關注舊左營的產官學研單位都能更瞭解被視為「孤島」的舊左營。
另外,葉維俐博士也表示班級上的學生對於「公民參與」及「公共議題」的意識比較薄弱,藉由讓學生實際來到場域中協助辦理公民焦點座談會,以外來者的身份一起參與在地公共議題的發想與討論,期望以他們與在地青年對於問題理解的不同視角,激盪出更多地方深層難題的思索與辯論,這其實也是本校服務學習課程中最重要的特色:在地性、多元性、體驗性。
(中文)
壹、一起望向3年內舊左營的未來發展吧!
新舊左營區之間的鐵路地下化竣工後,伴隨而來的是環境優化,面對比鄰的新左營區商圈蓬勃發展,「舊左營區」似乎駐足不前。面對未來3年內的總體環境變遷,像是新型傳染流行疾病的出現、高齡少子女化、房價不斷攀升、貧富差距拉大等,您認為您所居住或者工作的「舊左營區」,有何發展優勢與劣勢?您最在乎以及關心的議題為何?
貳、在地商家「數位化」,真的這麼難?
在高齡族群較多的「舊左營區」,商家多為傳統經營樣態,因為高齡者對於數位技能較不熟悉,在地商家數位化轉型的動力明顯不足,然而,一場疫情卻凸顯了「數位化」的重要性,消費者有網路購物需求,但商家卻一時之間難以轉變。而觀近未來的發展趨勢,當新興消費族群增加,在地商家目前的樣態恐難以抵擋這波數位消費潮流。面對在地商家「數位化」的議題,您作為一名經營者或者消費者,請分享您在「舊左營區」經營事業或進行消費時所遇到的難處?您認為最急迫也最缺乏的「數位化」資源或者行動為何?如能解決此問題,請您提出以創新手法協助在地商家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