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文/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
(中文) 為了促進南區地方創生夥伴更加了解國內外地方創生精神與經驗,從中反思地方創生工作者的目的、意義及方法,國發會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與林事務所合作,邀請日本SOTOKOTO雜誌編輯長指出一正先生,以及『微住®』倡議者、生活藝人田中佑典先生,進行日本城鄉流動、移住微住、多點居等創生模式案例分享,在不同維度觀察日本發展,以及台日經驗交流中,擾動南區地方創生新活力。
(中文) 日本在311大地震後,受到核災影響導致在地農產滯銷,因而高橋博之先生創辦了《東北食通信》,希望透過報導連結一些受限於現狀,但嚮往地方的「都市難民」。然而,要與地方產生關係,一定要成為深根在地的「土型人」嗎?我們是否可以發揮好的企劃力,成為地方的關係人口,或許也可作為愛家鄉的方式之一。
指出一正先生認為,地方創生的終點就是「安居樂業」,而安居樂業和關係人口、二地居概念都有深刻的連結。根據調查指出,選擇二地居為生活方式的人,幸福感也隨之提升。為此,指出先生編輯了SOTOKOTO刊物,主要探討SDGs、永續及未來創造,同時也刊載許多地方如何創造「關係人口」,發揮影響力的有趣案例。關係人口是指觀光以上、移住未滿的人,這是一個有機會再度活化地方的角色,在日本約有800萬人屬於關係人口。指出先生進一步解釋,關係人口大致可分為地域創生、線上創生及流域(watershed)創生的類型。地域創生代表一地周邊延伸的地方人;線上創生則是指不一定來過地方,但以實際行動支持地方發展的人,如以群眾募資方式支持在地經濟;流域創生則是指以流域來取代行政區的城鎮劃分,作為這裡的一份子,彼此互助、互為友好的夥伴。
日本島根縣是最早發展關係人口概念的地方,約2012年便有相關論述出現。島根大學如今有超過400位的畢業生校友,藉由在學間的嘗試,從關係人口轉成地方產業的領頭羊。毫無疑問,青年是重要的關係人口族群,大學生可以地方生活為起點,嘗試與當地高中生們共學共作,一起創造地方的新價值。另一方面,企業的深度投入故鄉也助長了許多被動關係人口,如無印良品啟動了一項,開著巴士進入沒有實體店的偏鄉企劃,使公司社員和在地居民展開交流,在既不移住、也非觀光的場景下,用商品深入當地的生活。而擁有豐富的森林及水資源的山形縣,當地有不少從事農業與林業的女性,透過企劃及講座的推動,帶動了許多千禧年出生的東京年輕人進入場域體驗生活。
「促進交流」是創造關係人口的根本。在操作上,我們可以集結地域中不同年齡層的關係人口,在書店、鐵道建物、雜貨店、漁品加工廠或幼稚園等「關係案內所」,與當地人交流、互惠,讓10歲小孩也成為一地的關係人口。此舉也無形中鼓勵了當地人,主動為地方做一些不必特別醒目的日常小事,像是在自家門前掛上欣賞的畫作,或是打造一個地方兒童食堂都很好。
最後,指出先生也強調,不論距離遠近的關係人口都非常重要。若想成為一地的關係人口,首先要有社區參與的契機,與在地互動中一起共創未來、從中享受做自己,並找到共事的夥伴。相信未來,台日之間也有互為關係人口,創造更多發展的潛力。
(中文) 延伸關係人口的概念,田中佑典先生進一步為大家說明『微住®』計畫的概念。田中先生是台灣文化愛好者,他認為台灣是全亞洲最接近日本文化的地方,因此他建立「台灣好塾」,不但發行了台日雜誌特輯,成為日商和台灣的溝通橋樑,也透過舉辦文化販賣台灣雜物、東京快閃活動、創了台灣中文語言教室,以日本視角介紹台灣。
田中先生分享了「稀人」的概念,意思是指比起本地人,外人有機會更看清一個地方的本質。田中先生解釋,自己雖然未曾移居台灣,卻能透過稀人視角來看待台灣文化,同樣地,他也認識到一些比自己還懂日本的台灣朋友。因此,他也發起了「日本好塾」,在網頁上製作繁體中文頁面的日本鄉鎮地圖,與台灣秋刀魚雜誌共同製作並出版《青花魚》觀光書,推廣福井微住®計畫
田中先生提到了另一個有趣的概念:其實每個人都有機會和特定地區締造深入關係,那裡可能不是出生地,而是在一些機緣下,孕育出第三家鄉的情感,稱之為「緣鄉」。過去,我們可能是藉由短期旅遊來認識地方,而微住®計畫則是反過來,改以緩慢步調深入當地迷人之處,希望透過「一期三會」打開當地居民的心胸,在主客的身分之間,自發性地洞察地方特色與魅力。
微住計畫是透過自發行動的轉化,從而改變單次旅行記憶的模式,進而愛上地方,成為城鄉之間的黏著劑。以台灣中部大學參與福岡大野的微住計畫為例,參與者在日常旅行不會如此辛苦,但反而在與居民有更多互動的情況下,就有更多機會成為大野的關係人口。同樣地,在鯖江市的體驗工藝微住計畫中,把參與者的手作漆器留在當地店鋪作為擺飾,創造更多感性力量;而琦玉縣熊谷的案例則是透過製作台灣版定食料理,找出商業模式。田中先生認為,比起單純受人招待,捲起手腕來做些有益他人的事,那樣的記憶會更深更長久,不僅加深當地情誼,也可活化當地產業。
此外,田中先生也提出一種新旅遊方式,稱之為「微遍路」行動,顧名思義,就是以步行的方式挖掘地方魅力。在徒步旅行過程中,可以和相會者深度交流,更可貴的是,在資訊隨處可及的社會,學會如何享受無效率的時間以豐富心靈,與創意工作者發想新思路。
雖然田中先生註冊了「微住」一詞,但他也強調,語言可以由一人創造,但文化無法憑一己之力,而是要有共感的夥伴一起推進。微住計畫也影響了公部門,福井的知事(類似台灣的縣長職)也實踐了微住行動,進而和居民交換意見,鄰近縣市也開始效仿。台日兩邊也陸續展開論壇及宣傳活動,鼓勵大家邁出緣鄉之旅,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緣鄉。未來,講者也想在日本提倡微住台灣的行動,讓日本成為一些台灣人的緣鄉,透過生活中的互相款待,屏除商業性,轉而關注文化交流,藉此宣傳台灣的魅力。
(中文) 兩位講者分享後,由林承毅老師和西灣學院吳亦昕助理教授開啟綜合座談。林老師認為地方活化需要三種人: 年輕人、蠢人和外人,大家都是推動地方的重要力量。而吳老師也表示,從兩位日本講者談及如何創造關係人口的案例中,點出了在地方上創造關係時,需要一些空白的重要性,也讓她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設計。針對如何與地方發生關係,除了思索如何在理解中創造新關係,在空間場域上也要營造安心感,才是創造安居的歸屬所在。
有關在教學現場的反思,吳老師指出,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場域有感,自發性地喜歡地方,還是有很多困難。對此,講者們也回饋,即使無法達到讓學生共感,至少能夠做到,讓學生習得如何構築一個新關係的技能。有別於解決單一課題,更重要的是學會在未知狀況及大願景下,要如何形成團隊、如何適應。雖然人與人之間不一定能改變差異,卻能在建立新關係時互相磨合,產生創意新事物。因此,我們要承認彼此無法理解,但在此狀態下依然能共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