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en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中文) 近期臺灣劇場界颳起一陣「勸世」旋風,由躍演劇團製作的音樂劇《勸世三姊妹》,以臺灣喪葬文化為主題,譜寫為充滿草根特色的音樂舞台劇,不僅創下本土戲劇開賣即秒殺的票房佳績,也成為文策院創投平台重點投資對象,同時進一步促成台灣喪禮儀式中的「牽亡歌陣」,前進巴黎參與文化奧運進行演出。搭配《勸世三姊妹》八月初在高雄衛武營演出,中山大學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特別邀請該劇編劇詹傑,結合高雄市文化局傑出團隊培力課程,分享如何將生活與庶民文化素材,化為觸動人心的劇本故事。

(中文) 從事編劇工作已超過20年的詹傑,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劇本獎、台灣文學獎劇本創作金典獎、台北文學獎劇本首獎、新北市文學獎劇本獎等諸多舞台劇創作獎項;並同時跨足電視影集劇本創作,如廣為人知的《花甲男孩轉大人》亦為詹傑作品之一,2014年的電視影集《刺蝟男孩》更榮獲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的肯定。詹傑的作品常以社會底層的草根人物主體,透過細膩的觀察與動人的筆觸,刻劃出不同族群在日常生活細節裡的特色文化,再進一步帶出各階層小人物所面臨的人生課題,並轉化一般大眾都能感同身受的戲劇故事,進而從中找到觸動內心的共鳴感。這也是詹傑的作品總是能在藝術呈現與票房表現皆是叫好又叫座的原因。

(中文) 講座中詹傑以兩齣個人作品為例,分享自身的創作歷程。第一部作品《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詹傑以自己的出生地基隆為背景,用母親所開設的卡拉OK店為題材,故事不僅講述許多臺灣女性及藍領階級的人生故事,更映照出基隆港歷經產業興衰的時代背景。第二部作品則是分享當紅的《勸世三姊妹》,詹傑提到故事中主要講述的「牽亡歌陣」,過往在中南部喪禮中非常風行,但隨著時代變遷與儀式簡化而逐漸衰退。「牽亡歌陣」從宗教儀式出發,透過對於陰間世界的描繪,在揉合各種民俗表演,同時搭配不同地域特色,發展出非常多元形式特色。詹傑表示牽亡歌的內容在於「勸亡與勸善」,不僅引導亡魂安心走向另一段旅程,同時也撫慰親屬心靈,鼓勵在世者行善積德。

(中文) 藉由這兩個作品案例,詹傑分享了許多創作過程中,見證到到點點滴滴的真實社會故事,透過劇本轉化為舞台上各個活靈活現的角色。在編劇創作的技巧上,詹傑強調扎實的田野調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透過了解不同族群的生命歷程,不僅打開創作者的視野,也是故事劇本最切實的養分來源。他特別提到進入田野現場務必坦誠相待,同時培養自己對於細節的觀察,以及換位思考的能力,創作過程中對於取材對象的尊重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倫理準則。詹傑也表示很多人對於藝術創作的想像,來自於靈感上的文思泉湧,但實際上對自己的紀律要求才是成為專業的重要基礎。此外,在創作過程中,詹傑也會時刻製作團隊溝通、參與排練,甚至與行銷討論如何藉由劇本吸引不同客群。這些方方面面的觀照,也都是促成作品完美呈現的重要成因。

(中文) 本次講座透過詹傑的實務分享,讓現場參與者了解到,作為一流的編劇家,並非關在門內埋頭苦寫,而是要積極走訪不同領域,累積創作靈感的資本;同時也要具備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才能讓作品更完美的被實現。而一部優秀的戲劇作品,除了可以乘載具有價值的文化內涵,也須同時具備充分的娛樂效果,才能讓期望表達的議題,伴隨著淚水與歡笑進入觀眾的心靈深處。講座主持人中山大學校責中心陳志維經理表示,劇本創作不僅戲劇表現的重要基底,也深刻記錄下不同時代的生活紋理;其他未來有機會與文化局合作,邀請詹傑駐地高雄,為南方港都寫下動人的劇本故事,同時培力在地的文本創作人才。

 

本次由中山大學與高雄文化局合作的傑出團隊培力課程,後續將邀請在計畫撰寫、財務稅務、團隊營運等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透過實務經驗的知識分享,陪伴高雄在地的藝文團隊共同成長茁壯,實踐中山大學的南方文化培力上的社會責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