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轉載自中山新聞/管理學院提供,公共事務組編修】
聯合國2015年公布《翻轉我們的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方針》,制訂包含經濟、社會、環境等面向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s)和169細項目標,呼籲各國家攜手合作,解決問題、發展永續。對此管理學院永續與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林新沛演講指出,「SDG和大家想的不一樣」,且是每人皆能從生活小處落實。
(中文) 林新沛主任強調,SDG並非僅是字面上的意思,例如SDG1「消除貧窮」,不少人認為捐款即可達成目標,但探究其細項目標,會發現「消除貧窮」實際上是指藉由社會制度、合作、降低環境災害等方面達到根除貧窮、解決赤貧的情況,像是實施適合國家的社會保護制度措施、讓貧窮與弱勢族群具有災後復原能力,並降低環境災害對其造成的衝擊。又如SDG 4「優質教育」,教育單位可能會認為「有提供各種課程給學生上課就是在實踐SDG4。」但其目標本質在於有教無類、公平及高品質教育、終身學習等面向,確保國家中各種族群、各種經濟狀況、不同性別、各年齡層的人都能有公平、負擔得起的教育,「並非只是提供教育機會而已。」
(中文) 「一般人以為SDGs是國家層級的目標,但其實即使是企業、社區、個人都可以為永續盡一份力,找到適合的著力點並不困難」,林新沛主任說。以SDG14「海洋生態」與SDG 15「陸域生態」來看,是否因與管院專業無直接連結,就只能由理、工或海科院來著力?實則不然。副研發長、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廖德裕表示,管院可以透過教育激發學生永續概念,將來進入職場後,成為能影響公司決策的人,使組織決策以環境永續為優先。在企業作為方面,金沙中國於2019年宣佈旗下餐廳全面停止供應魚翅,即是一個非海洋或生態相關公司實踐SDG的例子。同樣地,即便不是生物或生態專家,如果在聚會時避免點魚翅料理,也能實踐SDG。
管理學院院長黃三益提到,為落實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教育,管院致力設計諸多課程,如帶領學生至偏鄉舉辦營隊進行課業輔導或教授資訊課程等,但較為可惜的是,往往侷限於短期活動,期待在更加了解永續發展細項目標後,將此類課程朝長期規劃,與需要幫助的地區和族群建立長期關係,才能落實目標,協助偏鄉教育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