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en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中文) UNESCO主張師資培育機構和師資培育者是推動永續發展教育的關鍵,因此在2005年發佈了「重建朝向永續性的師資培育綱要和建議」(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Reorienting Teacher Education to Address Sustainability)(Hopkins & McKeown, 2005),呼籲師資培育者檢視所屬機構課程、方案、實踐、政策和社會環境,做出促進永續發展教育的革新和行動。本研究檢視各種課程模式之後,將採取Drake「故事模式」發展師資培育課程模組。在最近一波的師資培育改革中,Drake(2010)故事模式對師資培育的效益備受肯定,廣泛應用到課程發展和教學策略,有助了解和分析當前複雜的教育議題,增進未來教師的分析性和批判性思考。故事模式主張:人們透過故事脈絡過濾而認識世界,因此,透過說故事的方式陳述生活環境問題,人們可以清楚呈現對未來世界的假設,表達其行為的信念與價值,並促進行動。

故事模式有以下假設:

  1. 人們所知的世界不斷變遷。
  2. 人們透過故事獲得生活的意義。
  3. 知識是互相連接的。
  4. 知識負載著文化價值、信念和假設。
  5. 這些價值、信念和假設大都在未意識的層面。
  6. 人們的行動受到這些信念的驅使。
  7. 要改變行動,就必須意識到自身的文化價值、信念和假設。
  8. 人們可以創造「新故事」,形成新生活。

故事模式原本涵蓋個人、文化、全球、宇宙等四個空間脈絡與層次,本研究配合課程結構與社會行動範圍,將其調整為個人、學校/社區、國家/社會、全球四個層次:

  1. 個人故事:個人生活經驗是認識世界最重要的方式,可以建構知識及產生意義。
  2. 社區故事:學生身處社區,社區環境和文化傳統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環境與生活品質及所採取的行動模式。
  3. 國家故事:個人故事的假設與信念往往傳承自國家的文化價值,從而影響決定與價值。
  4. 全球故事:教育與全球議題休戚與共,除了個人與文化的故事,必須考慮全球故事。

故事模式涵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間脈絡與層次,探討個人成長和社會變遷:

  1. 過去(舊故事):過去的價值和信念影響今日的我們;想要了解現在故事的緣由,必須分析從過去到現在故事的價值,找出現在故事的問題,並說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2. 現在(現在的故事):現在故事是我們對現今的國家、社會、世界的看法,知覺過去和預期未來也是現在故事的一部分。讓學生找出真實世界網絡中的行為蘊含的價值;述說現在故事的正、負面;討論現在故事中顯著的價值觀。
  3. 未來(新故事):新故事可以當成一個介於計畫的故事和理想的故事。

(中文) 本研究採同心圓的課程組織模式,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由過去、現在、未來,敘說個人故事、社區故事、國家故事和全球故事,想像2050年的未來圖像,以及自己在推動理想未來圖像所扮演的角色。同時並透過議題樹的設計,分析SDGs重大議題的原因、結果、效應和解決方案,透過問題解決的構想落實理想未來。以A、B兩位學生之學習成果為例,呈現如下:

(中文) 學生A

主要以其家鄉「澎湖」作為個人故事的出發點,逐漸擴及至社區故事、國家故事和全球故事,與想像2050年的海洋之未來圖像,以及自己在推動理想未來圖像所扮演的角色。另議題樹的設計,呈現對海洋汙染的可能原因、結果、效應和解決方案,透過問題解決的構想能夠進一步落實理想的未來。

(中文) 的家鄉「澎湖」,是一座四面環海的美麗小島,但說是小島卻又不僅是一座單獨的小島,實際上是由一座座獨立的小島所組成的澎湖群島,而將這些各個獨立的小島給組合起就來,就統稱為澎湖。

島上有別於臺灣本島的美麗自然風景以及獨特的人文歷史,受到人為的開發並沒有臺灣那麼樣的多,工業汙染也是相對於臺灣是較少的,那也就保留了較為純樸的生活環境,而我的故事就是來自於這樣的一座小島。

從小,只要一有時間就是往海邊跑,多數的時間都與海膩在一起,海與我們的關係很親近。但長大後,除了課業因素外,加上環境的過度開發,人們為了追求便利性,與海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中文) 由於先天上的不便,以及自然環境上的嚴峻,造就了澎湖人堅毅生存能力先人們利用隨手可得的石頭,位生活帶來改變;先人將海中的咾咕石搬上岸,建造成圍牆抵擋強風的侵襲以維護農作物的生長;也把陸地上的玄武岩搬到海中,疊砌成「石滬」集魚,加上澎湖擁有著寬廣的潮間帶,潮來浪去成了先天的優勢,除了現在被廣為人知的七美雙心石滬外,經過調查,澎湖有近700口的石滬,當時豐足的魚貨足以餵養幾世代的澎湖人。但現代漁業發達,石滬沒落,所以人們逐漸遺忘當年石滬所帶來的光景。所以現代澎湖有一群返鄉的澎湖青年,建立修「滬」團隊,希望能藉由修護石滬,希望能再次修補人與海洋的關係。同時,孩子透過生態旅程接觸石滬,他們製造更多機會縫補新一代澎湖人與海洋的斷帶。

在學校教育方面,有些老師們會帶著學生親自走訪潮間帶,目的在於希望讓孩子們能夠更加地親近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更了解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社區居民們有時也會自發性地舉辦淨灘活動,希望能夠減少垃圾對於我們賴以維生的海洋所帶來的破壞,期待也能夠為我們的下一代留下一個美麗的海洋環境。

(中文) 台灣四面環海,如何教導民眾了解海洋、親近海洋、進而保護海洋,創造海洋文化與休閒觀念、培養海洋文化休閒人口,成為了刻不容緩的議題。

從2001年政府首次公布《海洋白皮書》,宣示我國為海洋國家,以海洋立國。所以推動海洋文化是每一位國民的責任,希望台灣民眾在了解台灣海洋立國精神後,有機會感受海洋文化洗禮,進而「喜歡海洋、親近海洋、保護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進一步的推展一系列的全民海洋文化教育活動。

以「客觀且持續性的科學基礎」、「資訊公開」、「與公私部門合作」三項基本原則,檢視臺灣海洋環境與生物的變化,利用科技與群眾參與,建立海洋保育與國人的連結。

以CHS 「潔淨海水 (Clean Water)」、「健康棲地 (Health Habitat)」、「永續資源 (Sustainable Resource)」為目標,規劃並循序執行各項解決方案,希望為臺灣的世世代代留下潔淨海水及永續資源,為海洋生物留下健康的棲地。

教育方面則推動106-110年海洋教育執行計畫,目標在於:

一、因應區域特色發展需求,健全海洋教育推動機制。

二、強化海洋基本知能教育,發揚海洋民族優質特性。

三、鏈結學校教育與海洋產業發展,創新海洋教育人才培育制度。

同時,也為了因應此計畫,教師方面也推動了相關教師增能計畫。

(中文) 由於海洋對人類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其利用亦趨多元化聯合國第三次 海洋法會議在談判將近十年後於 1982 年通過了有「海洋憲章」之稱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並自 1994 年 11 月 16 日正式生效,界定了國家在海洋上的權利與義務,規範了人類活動為開發用建立基本的國際規範,也開啟了全球海洋發展新紀元。並訂定六月八日為「世界海洋日」,並推動相關永續發展目標。

而永續發展目標分為五大部( 5P ):社會(People)、經濟(prosperity)、環境(Planet)、治理(Peace)、執行(Partnership)。其中在環境保護面相便包含了水資源、氣候變遷對策海洋生態陸域。

  • 根據世界保護區資料庫(World Protected Area Database)最近一期的統計,目前全世界的海域保護區,約占總海洋面積7%
  • 因漁獲量大幅衰減,促使智利正是海洋資源保育議題

海洋保護區的劃設與納入地方居民的參與

(中文) 未來圖像

圖中可以看的到兩個世界的不同,但這也可能是未來的我們所要面對的狀況。如果我們持續過度開發卻不懂的保育與永續,走向右側的日子將在不遠之處。

2050 年的我們,面對的是過度開發的水泥叢林,還是擁有多元自然生態的生活圈。地球資源有限,無法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所以我們能做的事便是透過自身的力量推動環境保育。

在這張圖中,我所扮演的角色便是老師的角色,希望能夠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能夠與大自然共存。雖然現在國家努力的推動海洋教育方面的相關政策(海洋政策白皮書)以及規劃海洋保護區,但除了政府的努力外,當地居民的配合也很重要,雖然在推動時可能面臨質疑的聲浪,但政府應該效仿智利的做法,努力與當地居民溝通協調,讓經濟與保育能夠達到共生與共存。同時,也可以看到在這張圖中顯現出了多種在澎湖所擁有的傳統建築方式(咾咕石)與傳統的捕魚方式(石滬、牽罟)等,藉由修護傳統產業,希望能再次修補人與海洋的關係。同時,孩子們也能透過生態旅程接觸石滬,不再是從課本上學習到相關知識,而是透過實地探訪,製造更多機會縫補新一代澎湖人與海洋的斷帶。也希望能夠透過海洋相關知能教育,讓台灣人能夠更加了解養育我們的大海以及盡己所能去保育它,留給後代一個充滿生氣的未來。

(中文) 議題樹 issue tree

  • 議題:海洋資源永續發展
  • 根:海洋汙染的可能原因– 過度捕撈、人類、海洋垃圾汙染、經濟開發、溫室效應/海洋暖化
  • 葉/果實:海洋汙染的結果、效應、和解決方案,推廣海洋知能教育、環保意識的提升、做好垃圾分類與不亂丟垃圾、(保育類)生物的復育、海洋保護區規劃

(中文) 學生B

主要以「多元文化的意義與價值」作為主題,將個人故鄉「高雄大發工業區」作為個人故事的出發點,逐漸擴及至社區故事、國家故事和全球故事,與想像2050年的之多元文化未來圖像,以及自己在推動理想未來圖像所扮演的角色。另議題樹的設計,呈現對多元文化形成與發展的可能原因、結果、效應和解決方案,透過問題解決的構想能夠進一步落實理想的未來。

(中文) 個人故事

家中經營的五金行位於高雄的大發工業區,經常會有移工來店內消費,甚至路旁的便利超商也常可見移工群聚。起初,面對儀容、談吐、行為模式不同於台灣社會的他們,令我感到害怕,或許是來自媒體對其形象的錯誤灌輸,讓我不自覺產生刻板印象,甚至以「外勞」相當不尊重的詞彙稱呼他們,有好多年一直對其有錯誤認知甚至排斥,但聽聞身邊朋友和家中來自菲律賓的阿姨相處良好的經驗,例如從小給阿姨帶大,因此彼此建構深厚的情感連結,會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不像媒體形塑的負面形象;而後來五金行也來了一位來自越南的阿姨,雖然中文講得不甚流利,但卻以一顆真誠和溫暖的心融化了大家,會和大家聊聊越南的事,偶爾還會帶自己做的家常菜請同事們吃。

在閱讀有關移工的相關書籍後,如《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中敘述女性移工出國幫傭成為家中經濟支柱後,卻犧牲親子關係,只能以匯款、簡訊、包裹維繫其母職身分,形成「跨國持家」,甚至在家鄉還遭受道德上的質疑,被懷疑在異鄉與他人有染,而面對這一切,女性移工們卻只能暗自吞忍。

(中文) 社區故事

以高雄為例,大致可分成四族群—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以漢人為主的台灣社會中經常可見閩南的文化特色,如透天厝、三合院以及亭仔腳等;美濃即為高雄客家重鎮,全鎮高達百分之九十為客家籍人口,聞名遐邇的美濃紙傘及客家粄條更是當地一大特色;左營及鳳山為高雄具名眷村集散地,例如左營具有全台最大海軍眷村,此處成立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訴說獨一無二的眷村文化;那瑪夏區則為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主要為布農族、卡那卡那富族和排灣族。

近年新住民族群日益興盛,根據高雄市民政局統計,截至民國108年5月,高雄市當地已有22,712位外籍配偶(108年5月高雄市新住民人數統計表,高雄市民政局)。正因這些族群,讓高雄就像是小型台灣社會縮影,各類文化縱橫交錯,孕育高雄豐富的文化資源。

(中文) 國家故事

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在飲食上可發現生活周遭不乏美式、日式、泰式、越式等料理;在文化上可見客家山歌、原住民的傳統祭典、閩南的歌仔戲及布袋戲、中國傳統相聲等。而台灣族群分為福佬、客家、原住民以及新興的東南亞族群。台灣也針對維護多元文化訂定《文化基本法》。另保障原住民及客家族群語言平等及多元文化發展的《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及《客家基本法》。政府意識到須培育在學孩童對於多元文化的視野,在108年學年度起,將新住民語文列為國民小學必選,並試行新住民語文試教計畫,期盼能從小培養兒童對於不同文化的認識。

(中文) 全球故事

隨著全球化及資本主義的發展,不難發現高度發展國家逐漸成為文化的主要輸出國,如好萊塢的電影席捲全球、韓流興盛等,這正是文化帝國主義的展現,也就是說,不以政治或經濟對他國同化,而是以文化的方式日漸滲透,然而,文化帝國主義卻影響不同文化的生存空間,「在某些地方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信條,在外來者眼中,可能變成奇風異俗,或是野蠻、不文明的象徵」(黃金麟,1999)。因此學者試圖以多元價值看待不同文化,美國人類學家Franz Boas提出文化相對論,主張以該文化的標準及價值觀評斷,以肯定的觀點去包容和尊重每一文化的生存權,而非以種族中心主義的角度思考。

國際上也針對文化多元性訂定法規或宣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1年通過《世界文化性多樣宣言》,其宗旨認為文化多樣性為全球共享的財富。

有國家採用多元文化主義的公共政策,例如瑞士及加拿大,所謂多元文化主義為由多族群所組成的移民國家,推動多種文化平等存的政策,強調沒有文化居於優勢及主導地位 (朱柔若,2008) 。

各國在實施多元文化政策時常出現四種方式,實際作法如允許雙重國籍、允許少數族群運用廣播、電視台之權利等。1988年加拿大也通過《加拿大多元文化法案》,實施多元文化政策。

(中文) 議題樹 issue tree

  • 議題:多元文化的意義價值
  • 根:多元文化的可能的相關概念 – 民族特性、平權希望、缺乏認識、不尊重、文化衝突、不對稱資訊
  • 枝:減少文化霸權、少數民族也能保有自信、激盪不同火花、不同文化能被友善對待、和平相處
  • 葉/果實:倡議多元文化的結果、效應、和解決方案 — 教育(學習增進視野)、自身增進求知慾、法律推行、政策實施、科技普及、藉科技傳遞資訊

(中文)

工作項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準備階段 V
2.      課程說明 V
3.      個人故事 V
4.      社區故事、國家故事 V
5.      全球故事 V
6.      議題樹 V
7.      未來圖像 V
8.      正式計畫實施 V V V V V

(中文) 本前導研究發現故事模式、未來想像和議題樹等教學模式與工具,對永續發展議題成效良好,建議未來研究可以有效運用、擴大施行。

  1. 學生透過敘說個人故事,能夠將永續發展議題與個人生活經驗相結合,產生有意義的探究式學習,促進學生中心的問題解決行動。
  2. 學生透過敘說社區故事,能夠主動探究社區問題,關懷社區,產生改進社區問題的行動計劃。
  3. 學生透過敘說國家故事,能夠瞭解有關永續發展議題的國家政策與法令,尋求可以改善問題的資源。
  4. 學生透過敘說全球故事,能夠從世界各國選擇優質的範例,學習它們解決永續發展議題的方法,並熟悉與呼應國際組織的相關倡議與規範。
  5. 學生透過描繪2050未來圖像,能夠整合個人故事、社區故事、國家故事和全球故事的特質,全球思考、在地行動,逐步擴展個人的行動力和影響力。
  6. 學生透過描繪議題樹,能夠分析永續發展議題的原因、結果、效應和解決方案,透過問題解決的構想落實理想未來。

(中文) 計畫主持人: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專任教授 周珮儀
Phone: (886) 7-525-2000 ext. 5887
Email: peii@mail.nsysu.edu.tw

 

計畫參與人員: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蘇盟惠

Phone: (886) 7-525-2000 ext. 5893
Email: achso19.tw@yahoo.com.tw

(中文) 參考書目

Drake, S. M. (2010). Enhancing Canadian teacher education using a story framework. The Canadian Journal for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1(2), 1-13.

Hopkins, C., & McKeown, R. (2005).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reorienting teacher education to address sustainability. Paris, Franc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朱柔若 (2008) 。全球化與台灣社會:人權、法律與社會學的關照。台北:三民。

黃金麟(199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