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文/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
(中文) 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中區及南區輔導中心合作邀請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有限公司侯家楷協理,在南區的嘉義駐點空間(將將好共享空間)。為地方團隊介紹ESG(環境/社會/治理)的核心概念,以及此趨勢對企業、社會及地方創生團隊的未來影響。
本次講座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開放現場與線上直播參與,下半場則是針對性地以地方創生團隊的產品,以及預期對接的提案企業類型進行實作演練。
上午場的演講,侯協理循序漸進地提出地方創生團隊善用ESG,開啟與企業對話的三個步驟。首先,是釐清ESG及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差異;其次,則是ESG概念對企業與社會帶來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如何影響企業重新擬定營運方針;最後,地方創生團隊如何善用ESG時代創造出來的機會。
(中文) 侯協理以貼近生活的新聞為例,例如因為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大亂,導致麥當勞薯條無法穩定供貨,在台灣曾一度停止供應;知名吉普品牌車Suzuki Jimny也曾在油耗量無法通過檢驗標準為由暫停接單。這些「不永續」的紅燈訊號警醒了主流的商業世界,使得在營收成長的同時也做到保護環境、淨零碳排,成為企業界談論的焦點。
(中文) 過往的CSR是企業投入盈餘於社會公益,容易操作為慈善公益的展現。而ESG則是強調企業對在地的環境與社會負起共同治理責任,來訴求企業賺得每一分錢都是良心錢,且會從製造源頭開始自我檢查,創造獲利的每個環節發生問題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在追求盈餘的同時達到永續經營。
(中文) 延續本次的主題,追求永續的第一步是「盤點」,KPMG安侯建業發布一份《臺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盤點台灣各種產業未來面臨的可能風險,其中「少子化」及「超高齡化」便佔據前二名。另一方面,面對人口結構改變隨之帶來的是消費結構的轉型,企業需要開始思考自身及產品的定位。
在面對環境、社會與各項風險時,被視為社會企業、地方創生團體與非營利組織等(以上統稱使命型組織)就成為企業共同合作的好夥伴。然而,這些解方供應者中,有將近五成單位自認,未有效使客戶或資源方清楚理解自身可帶來的影響力。鑑此,侯協理認為,地方創生團隊不該透過故事行銷,而是更具體地提出能為企業方解決哪些問題。
(中文) 侯協理介紹若干使命型組織如何與企業合作,並且解決社會問題的經典案例,例如兒童福利聯盟推出以雙親為主體的親子共好服務,提供照顧者喘息服務,緩解雙親照顧壓力,藉此提高家長的生育意願;愛長照的星雲計畫則是將重點放在照顧者的培力與照顧計畫擬定,當企業結合星雲計畫,員工便可在需要長照資源時獲得立即性協助。由此看來,使命型組織透過照顧企業員工的需求,進而使員工有更多心力投注於工作,來創造與企業之間的雙贏。
最後,家楷協理給地方創生團隊建議,「提案不要只談自己」,記得投其所好,多看企業的永續報告書、解讀期待對應什麼指標;同時也不要忘記初衷,避免追逐資源而本末倒置。
(中文) 接著,針對目前中區與南區地方創生團隊及青年培力工作站,邀請地方團隊實際發想提案內容的練習。侯協理指出,在永續報告書中,企業需針對本身議題發展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因此,地方團隊首要之務是熟悉企業永續報告書的內容,以利回頭盤整自己現有的服務內容與商品如何回應資源方。
(中文) 透過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網站,查詢上市櫃公司的ESG資訊,從公司填報內容中發想企業端可能需要的服務,想像地方創生團隊可把握的提案。侯協理強調,在合作提案架構設計中,務必首先闡述企業需求,次則說明地創團隊可提供之服務,以利彼此快速對接。
協理也在地創團隊進行簡報的演練中,隨即給予回饋,讓學員們未來有更清晰的脈絡架構與企業合作對接。南區輔導中心期待藉由工作坊的實作經驗,陪伴地創團隊未來與企業順利媒合,並協助企業更加落實ESG,一同實踐地方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