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en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中文) 【轉自台日聯盟,文/葉維俐(國立中山大學HISP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烏白抐 烏白抐 烏白抐 (オペラ オペラ オペラ)」朗朗上口的副歌響起,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詞曲創作者-中山大學音樂系李思嫺副教授,她是藝術學群下音樂創作類的專家學者,今年(2022)更是思嫺老師在舊左營場域中執行地方創生計畫的第五年了。舊左營位於台灣高雄的南部,通常大家所熟知的是有著高鐵站以及繁華商業區的新左營,它年輕且喧囂著迎來送往來自各地的旅客,而相對古樸且安靜的舊左營,乘載著大江大海歷史的居民們,也有著閩南三百多年的移民聚落,更是重要的海軍軍事重地,因為如此,舊左營的氛圍相對肅靜,而它的平靜安定也體現著落腳城市的歲月靜好。

(中文) 時間回到2017年,思嫺老師加入「科技部(現為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HISP)」之前,曾加入中山大學「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在執行USR計畫過程中,校方陸續申請HISP計畫,而此計畫成員以跨領域、跨學科的教師組合而成,有管理學院、文學院、社會科學院等教師。2018年,中山大學執行HISP計畫的第一年,因為思嫺老師有著執行USR計畫的經驗,而被邀請加入了HISP計畫左營團隊,自此開啟了思嫺老師與舊左營的連結,音樂的感染力穿透了社區中的族群藩籬,也讓社區的寂靜氛圍中增添活力。

 

思嫺老師與舊左營的緣份機遇並非偶然,除了居住地離舊左營很近,場域中的文化及古蹟都是老師所喜愛的,她也回憶以前常常開著車子前往位於左營海軍基地附近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執行合作案,然而,卻也只是經過了軍眷住宅生活區及閩南移民後代聚落,從來沒有機會停下腳步深入了解這片社區。而甫加入了HISP計畫左營團隊之後,思嫺老師不停地思索如何以自己的音樂專長擾動社區,而對於舊左營有著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這也促使著她對於這片社區的關懷及好奇心慢慢萌芽。

(中文) 音樂,是種感染力很強而能引起共鳴的藝術。而獨特性高、可複製性低的「藝術創生」,並非容易執行的方式,在「地方創生」概念於台灣各地逐漸推廣之際,較少以音樂藝術進行地方創生的行動。思嫺老師的學術專長是音樂創作,除了帶領學生進行音樂性的表演,更重要的是產生新的創作內容以及新的記憶。對她而言,HISP計畫重視場域中創生行動的研究內涵,相較於 USR計畫,更著重把工作焦點從學生與課程上轉移至社區/社會的關注與連結。而將音樂融入日常生活作為創生行動,衍生出新的音樂創作,,再將創作過程與成果轉換成研究理論的建構與書寫,在她的學院音樂專業領域中是較少的課題,是一種自我摸索,也是最大的挑戰,更是需要被關注的部分。

 

源自於對舊左營場域的土地關懷,以及自身對「聲音」的想像敏銳度,思嫺老師加入HISP計畫之初,便以「聲景採集」的方式蒐集舊左營場域中的地方聲音特色,想起當時跟團隊成員全副武裝的帶著器材在場域中遊走,包含收音麥克風、耳機、錄音機、攝影機、照相機等,引起了許多居民的側目,至今想起來還是很有趣的一段回憶。而他們也在舊左營中的元帝廟廟埕蒐集宮廟活動的環境聲音,以及聖樂團的演奏樂音,並用心地記錄了場域中的文化素材。而這些珍貴的文化素材,除了最終以「聲景地圖」的方式進行聆聽策展,幫助在地人重新認識自己,外來者認識舊左營,思嫺老師也將部份聲景錄音融入在樂器、電聲互動的音樂藝術作品《蓮?偶之漣》,由長笛獨奏家及北管鑼鼓樂師在演奏殿堂中演出。自此,以藝術擾動社區的行動,甚至與社區同樂的初衷,一直都是思嫺老師在舊左營執行地方創生計畫所嘗試的方式。

(中文) 思嫺老師一開始以協同計畫主持人的身份加入HISP計畫左營團隊(又稱「渡・左營」團隊),第二年時轉換為計畫共同主持人暨左營團隊召集人至今。回顧過往四年多豐富的行動方案,思嫺老師的《聲景地圖》聲景採集、《舊埕烏白訥》歌曲創作、《我的故事,我的歌》青銀詞曲共創、《舊城那些人》在地職人紀錄片拍攝等,都是大家印象深刻且具有影響力的創生行動。

(中文) 因執行《聲景地圖》聲景採集行動蒐集到了很多地方聲音素材,思嫺老師表示這項行動與地方的時空變化及經濟產業的轉變有比較直接的關聯,需要深入研究背後原因,倘若將聲景採集的素材視為「藝術」作品的材料,則會需要對於藝術創作的完整「論述」。而在2020年初由李思嫺老師創作《舊埕烏白抐》一曲,堪稱是「洗腦歌」,本首歌以「恰恰」的舞曲節奏,希望為大家帶來愉快的感受,不論是學校成員或者社區居民都會哼上幾句副歌。這首歌的創作動機是因為在地居民向思嫺老師表達「希望有首舊左營的主題曲」,因此老師以團隊成員進入社區的交陪與同樂角度進行創作,歌詞中包含不同的語言(台語、日語、英語),象徵場域中有著不同族群的融合現況,而中山大學HISP團隊與居民們共同在場域中「烏白抐(相聚聊天;攪動)」。

 

2021年暑假,臺灣的COVID-19疫情升級至三級警戒,實體的展演受到很大的衝擊,正因為如此,影音的剪輯跟敘事的方式也相形重要,透過網路也更容易傳播,當時團隊成員即透過線上虛擬的方式對於社區居民進行關懷,思嫺老師則邀請了音樂系的同學以《舊埕烏白抐》歌曲編健身操的動作,並納入時下防疫「清洗雙手」的步驟,體現了對於長者的關懷以及防疫觀念的宣導。

 

《我的故事,我的歌》青銀詞曲共創行動係延續本計畫第一、二年所舉辦之社區說唱大賽 (果貿說唱大賽),而本次活動轉變以公開徵求新創歌詞的方式,行動目的在於「用創作來講述自己的故事」,思嫺老師指出每個時代的故事記憶跟選擇的音樂型態都不同,因此嘗試「以音樂創作來創造新的記憶」。思嫺老師以「特定主題音樂創作」課程,讓音樂系大學生有機會進入左營,認識地方、認識人,也感受社區裡的人寫的歌詞和故事,最終由學生創作出12首詞曲/朗讀創作。其中,思嫺老師最喜歡的一首歌曲《糊裡糊塗愛》,則是由居住於果貿社區中高齡九十多歲的楊趙彩霞女士所提供的詩詞《憶》所創作的一首歌,學生透過楊媽媽與老伴純真愛情的回憶,與左營的地貌交織在歌詞中,是一首感人且溫馨的歌曲。

(中文) 《舊城那些人》拍攝的是舊左營廟宇周邊產業的職人紀錄片,這也是李思嫺老師初嘗的行動方案,除了在地「記憶」的考掘,也是「技藝」的考掘。目前已經完成的作品是糕餅職人的紀錄片三部曲,當時前兩部影片是想針對糕餅的不同屬性進行剪輯,像是有些糕餅是蒸煮的方式製作,而有些則需要模具來塑型,而第三部曲是因為中元節節慶才有的糕餅。思嫺老師也指出第二部曲的模具因為敲敲打打而響起了美妙的樂音,也算是一種聲景的展現,而透過大量的影片剪輯,將素材重新組織敘事,是從老師本身創作音樂的經驗而來。透過團隊的記錄並將文化素材以影像的方式呈現,糕餅職人現在則將這三部影片做為他們的「教材」,透過紀錄片與更多人進行連結。

(中文) 執行HISP計畫邁入了第五年,思嫺老師不斷地思索「透過HISP計畫,大學能夠做什麼?」,她也坦言一開始有著雄心壯志,想挖掘地方記憶,保存即將佚失的東西,然而,面臨著地方上的角力與社群網絡關係、時代潮流的轉變等因素,透過逐步的計畫執行滾動修正,在第二年計畫執行之後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而這個轉捩點正是因為第二年計畫執行中有許多的「展演」擾動方式及行動成果,透過團隊成員蒐集地方文史素材轉譯而成的「展演」,在活動結束之後對於地方的意義是什麼?藉由反思「展演」的意義,也進一步思考「展演如何跑到民間變成日常」?

 

沈澱之後,思嫺老師表示這些「展演」或者大型活動也許不是由大學作為主導角色,大學應該是社區/社會的研究單位,透過行動研究讓學生看到社會真實樣貌,大學就如同一名「中介者」。而團隊成員也可以將更多創生行動力量保留在「陪伴」跟協助「梳理知識/方法」,透過擔任倡議/資源媒合的「中介者」角色,找尋到更適合解決社區/社會問題的單位,大學就如同政府、協會、企業等的「智庫」。

 

思嫺老師也表達利用四年的時間認識一個地方,遠遠不夠,她很喜歡舊左營,很希望有更足夠的時間深入研究這個場域,而讓她體悟最深的是舊左營華麗轉身的契機越來越多,隨著時代潮流更迭,政府的產業經濟佈局影響著地方繁榮與沒落,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管道與方式讓舊左營被看見,而數位時代下頃刻之間的變化,也讓思嫺老師反思「舊左營還需要大學團隊進行創生嗎?」。

(中文) 當我們談到加入HISP計畫對於自身最大的影響或改變時,思嫺老師不假思索地說:「會更用社會責任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創作。」也希望未來持續透過創生行動、社會關懷的音樂作品潛移默化學生,將原先所著重的音樂學術創作與教學責任,轉換到社會影響,甚至能夠幫助到人們,創作出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作品。

 

思嫺老師一直都是溫柔又堅韌的強力後盾,她也是在執行計畫過程中擔任「定心丸」的關鍵角色,總是讓團隊成員感到很安心,而更能全力衝刺。若比喻HISP計畫左營團隊所執行的諸多行動,演奏起來就像一首舊左營協奏曲,不論曲長還有多久,思嫺老師已經在她自己內心埋下了社會關懷的種子,同時也期許著未來在學校、場域以及社會中持續傳頌著創生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