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圖/文 趙嘉榮(國立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自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的侵襲,不僅人民健康受到威脅,眾多行業更受到劇烈衝擊,唯獨海運及空運事業逆勢而起。2019年高雄貨櫃港於全球排名第15,但疫情造成許多國家貨櫃港的嚴重衰退,穩定營運的高雄港今年度也渴望能重回全球第10大貨櫃港的行列,加深了台灣之於東亞的地位與重要性。

台灣在清廷領台之後,因受到大陸思維 (continental mentality)的影響,弱化了多數人民對於海洋的概念與情感,然而因港而起的高雄卻未曾中斷與大海的連結。高雄在漁業發展上擁有遠洋、近海、沿岸、養殖等漁業及冷凍水產加工業,形成全國獨特的漁業重鎮。臺灣的遠洋漁業幾乎全部集中於高雄市前鎮區,而近海則有著名的茄萣烏魚子文化、永安石斑魚養殖與彌陀虱目魚故鄉;而我國造船業不僅在巨型遊艇訂單上為世界排名第6大,且全球遊艇訂單製造船長前10名之廠商東哥與嘉鴻也是設立於高雄前鎮區的優良廠商,近年在政府積極推動國艦國造及風力發電政策下,船舶產業年增率逐年上升,其中船舶製造業工廠逾6成集中於高雄;在海洋休閒遊憩方面,自102年起高雄市政府積極爭取國際郵輪泊靠高雄港,近年亦積極完善高雄港區、旗津與興達港推動水域場地建置與活動辦理。預計接待國內、外郵輪訪客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即將於2021年開始運作,而本校亦投入「西子灣新海域中心之建置」,為培育水域活動人才多盡一份心力。前述發展在在奠定了高雄市成為海洋首都的基礎。

本中心邀請行政院海洋委員會、高雄市政府海洋局、觀光局與海洋產業專業學者共同探討「海洋台灣-港市高雄-城市轉型與永續發展」之方向與相關議題

藉由與社區大學的合作,完成小港地區地方踏查及導覽地圖繪製,為認識地方之工作穩固根基。

如同今(2020)甫公布的「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中所揭櫫之21世紀藍色經濟的興起,位居海洋首都高雄市的我們,如何先從認識在地開始,進而開拓市民海洋視野,接續產官學協力積極維護並營造海洋生態與產業環境,並連結東北亞與東南亞形成具有共同利益之合作,進而降低高雄市對重工業的依賴,推動城市成功轉型。如此,不僅實踐「向海致敬」的精神,確認「海洋台灣」的定位與價值,更能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