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2021並不容易  中山大學更加努力💪

 

雖然過去一年因疫情停擺了四分之一的時間,但中山大學在社會實踐的腳步上不曾停歇,也獲得了更多的支持肯定,

  • 發表第一本永續報告書,公布中山永續發展推動上成果及承諾
  • 面對疫情,透過資源整合、科技應用和學術力量,持續關懷弱勢學生、在地社區、文化推廣,發揮大學社會責任。
  • 集結更多朋友與力量,在地方創生、國際連結、海洋守護等…議題上共同攜手向前。
  • 在防疫與安全維護下,持續透過多元活動,為社區、環境、文化創造更多的擾動。

在年頭年尾的交接時刻,社發中心整合電子報點閱率網站瀏覽率Facebook觸擊率作為基礎換算排名,整理出過去一年中山社會實踐最受關注的活動訊息,以及相關獎項肯定和重要活動,來看看2021年中山大學社會實踐大件事!

 


2021 社會實踐獲獎成就

TCSA台灣永續獎 中山大學獲2殊榮

全球永續發展的浪潮下,中山大學全力推動永續環境與社會責任實踐,由副校長黃義佑擔任永續發展小組召集人,進行永續推動與社會責任實踐的策略規劃。今年全校永續推動的成果上,榮獲TCSA台灣永續大學績優獎永續報告書—銀獎,中山大學首次出版報告書即獲此榮譽,是對學校在永續推動的成果上最佳的肯定。

相關報導

守護全球空品 中山大學氣膠中心獲頒台灣永續行動獎

中山大學表示氣膠科學研究中心為全球頂尖氣膠科研單位,研發多項PM2.5監測技術,亦將學術成果投入社會實踐。2021年「氣膠、環境與人: 一個地球·一個未來」計畫獲頒TCSA台灣永續獎系列單項類獎項—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是今年在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13「氣候行動」中唯一獲獎的大學。

相關報導

 

 

以南方文化與資源媒合推動永續 中山大學2計畫獲選亮點故事

2021教育部大學社會實踐線上博覽會共有93學校參展,204 計畫角逐獎項。國立中山大學「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與「產學合創.在地共融」兩項計畫脫穎而出,雙雙獲選為「最佳亮點故事」。代表教育界對於中山在社會責任實踐推動上的肯定,未來將持續將大學社會責任連結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建構更符合在地需求與國際潮流的社會實踐。

相關報導

中山大學規劃地方文旅 獲CSR地方創生競賽優選

中山大學社會實踐新創團隊「山津塢」與高雄歷史博物館、翰品酒店共同串聯,攜手推動的歷史文旅專案,帶領遊客走入高雄最具文史色彩的鹽埕、哈瑪星地區,為地方帶來觀光收益,並且讓遊客真正深入認識鹽埕、哈瑪星地區豐富的文化歷史,打破過往淺碟式的觀光習慣,成為大學、企業與地方團隊合作的優秀典範,也因此獲得「企業CSR X 地方創生提案競賽」優選肯定。

相關報導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通過率成長 USR件數中山連3年奪冠

教育部「110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中山大學共26件計畫獲得補助,通過率成長一成;含括工程、生技農科、數理、人文藝術與設計、商業及管理、社會、通識及大學社會責任(USR)等七大學門和專案計畫,USR計畫中山合計通過6件,為108年開放大學社會責任專案申請以來,連續3年全國通過件數第一

相關報導


2021中山大學社會實踐 TOP 10

NO. 1

推動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 中山大學首本永續報告書出爐

 

隨著環境永續意識上升,永續發展已為國際重要趨勢,國立中山大學首部永續報告書正式出版,內容涵跨學校介紹、校務發展、財務狀況、內控機制、利害關係人溝通等面向,將ESG的概念轉化為「環境共存」、「社會共好」、「學術共贏」等三大面向,呈現中山大學2019至2020年在永續發展推動上的成果,以及中山推動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承諾。

相關報導

NO. 2

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掛牌成立 協助青年推展創生

 

為協助南臺灣地區創生政策,國立中山大學承接國發會「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協助嘉嘉南高屏澎等六縣市推動地方創生,中心總辦公室於中山大學正式掛牌成立。中山大學指出,除總辦公室,南輔中心同時於嘉義、台南、屏東設置三個駐地辦公室以及一個高澎區衛星點,期能夠有效掌握地方需求脈動,就近提供在地團隊相關的輔導諮詢服務。

相關報導

NO. 3

中山大學送「及時雨 」 畢業生可申請2萬元疫情紓困金

 

因應疫情,創校四十週年的國立中山大學首次舉辦線上畢業典禮,校長鄭英耀在視訊中,為3149位畢業生獻上祝福和期許。中山大學也推動全國首創的「及時雨計畫」,應屆畢業生若因疫情家計困難,直到年底都可向學校申請最高2萬元紓困金。每位畢業生也獲得中山校園美景「紀念口罩」,在這特別的時刻,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畢業回憶。

相關報導

NO. 4

中山大學參與臺日聯盟 跨國共推社會實踐與永續發展

 

由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與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辦公室共同推動「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兩國參與學校臺灣方面有中山大學、成功大學、海洋大學、暨南大學、東海大學、東海大學以及高雄科技大學。日本方面則有龍谷大學、高知大學、千葉大學與信州大學等四所學校,共同以社會實踐為主軸,期望藉由兩國十校的連結,強化大學在社會責任層面與推動地方創生上的經驗交流。

相關報導

NO. 5

對抗疫情不孤單 中山大學HISP團隊策畫線上陪伴

 

中山大學科技部HISP(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團隊以人文的視角深入高雄舊左營、舊港(鼓山鹽埕)、前草(前鎮草衙)等過渡社區,探討城市轉型的過程中,舊社區裡的居民關係和產業發展。面對這次疫情衝擊,團隊安全的社交距離與防護下,運用線上的多元方式,和社區持續保持一定程度的連結和滾動,發掘因疫情而凸顯的在地問題或需求,結合大學能量商討可以提供協助的資源方案。

相關報導

 

 

NO. 6

擘劃海洋永續藍圖 「臺灣海洋聯盟」從中山啟動

 

科技部與海洋委員會共同推動的「臺灣海洋聯盟」,10月1日於國立中山大學啟動,並展開1連2天的「臺灣海洋科學十年倡議」研討會。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致詞時強調,中山大學是全台唯一設有海洋科學院的綜合大學,在海洋碳循環、海洋天然物、海事工程及水下載具研發等海洋科學領域,皆具備全國頂尖科研能量,對台灣海洋未來的永續發展,「中山樂於肩負起這份社會責任」。

相關報導

NO. 7

國際論壇在地經驗匯聚 「南方修理聯盟」成立

 

中山大學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串連「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英國創意藝術大學永續設計中心、高雄旗美社區大學、高雄第一社區社大、台南新化社大、屏東大學USR搖滾社會力以及修理志工成立「南方修理聯盟」並辦理「南方修理聯盟啟動國際論壇」,此外也於旗山與旗美社大、圓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在地國際的農村修理行動論壇」。未來聯盟將藉由推廣修理文化,盼望能更進一步改變消費者的消費模式,並促成延伸生產者責任相關政策,真正地避免過度消費和廢棄。

相關報導

NO. 8

突破疫情限制 臺日學者共議大學社會實踐

 

即便全球仍壟罩於疫情之下,國際間地方創生學術交流活動仍不停歇。9/2(四)「2021年臺日新實踐暨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國際研討會」透過實體和線上形式同步舉行,共有8個主題場次和5個自組論壇,邀集數十位兼具學術與實作經驗的臺日學者,從社會責任、地方議題、文化保存、課程設計等多元的面向,分享大學在進行社會實踐上的研究發現。國立中山大學共有11位投身社會實踐計畫的教師與研究員參與本次國際研討會,分享中山在高雄多個區域的在地實踐,以及與日本跨國合作的成果。

相關報導

NO. 9

「藝企」挺公益 中山與企業共推藝術公益支持計畫

 

國立中山大學為協助地方藝文發展,引導企業投入公益活動,推動「藝企公益」媒合支持計畫,今起至10月中旬,公開徵求具有公益性質的藝文活動提案,入選者將可獲得5萬元獎勵金,並有機會納入中山大學與參與企業的年度社會責任專案合作,將公益理念轉為實際行動。希望結合大學、企業及藝文團體,透過實質的力量,讓藝術動能不因疫情停止,而是擴散為更大效能,為地方社區或弱勢族群,推展藝術教育或公益活動。

相關報導

NO. 10

在地反思共學 中山大學辦城中城災後論壇

 

城中城火災事件,造成嚴重傷亡,除了相關單位積極處理事後的補救與修復,與城中城距離最近的高等學府—國立中山大學,也認為應在事件後嚴肅思考都市轉型、社會正義及弱勢族群居住權等議題。中山大學公民社會與民主創新共學群、中山大學 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共同主辦「2021 城中城火災後的在地反思論壇」,邀集相關領域的多位學者專家、非營利組織工作者和社區代表,組成兩個場次的論壇,分別從宏觀及微觀的角度,來共同探討城中城事件所引發的在地思考。

相關報導


2021 中山社會實踐重要活動

三月份

西灣防空洞重現在地故事 中山學生戲劇影像串聯歷史記憶

 

由中山大學學生自組創立的「築粹劇場」,在西子灣隧道防空洞進行第一部作品《昭和二十》的演出,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進入75年前日治時期,壟罩在二戰陰影下的高雄。演出同步結合《重返哈瑪星的風華年代》照片展以及劇藝系凌子皓同學的《柴山什錦》個人攝影展,透過古今影像的對照,讓參觀民眾看到哈瑪星在不同年代的前世今生。

相關報導

四月

「中洲津餘祭」藝術創生 中山師生旗津策展

 

用藝術深入中洲文化!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結合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與旗后商圈振興計畫,連假期間首度於高雄市旗津中洲舉辦「中洲津餘祭」藝術策展,打造9項裝置藝術及1個隱藏打卡點,透過社區導覽的方式讓居民及遊客更貼近作品創作理念及中洲在地文史,為在地社區帶來不一樣的街頭風貌。

相關報導

五月

日常行動環境革命 「循環綠活節」推動永續

 

國立中山大學USR深耕型計畫「城市是一座共事館」,於中山大學旗津社會開創基地舉辦「2021循環綠活節」,藉由維修、循環使用、共享、都市菜園等,推動永續轉型。活動適逢地球日之後、母親節前夕,上百位民眾一起用日常行動修復地球,向大地之母致敬。

相關報導

五月

《2021鹽夏不夜埕》轉線上 提供居家防疫生活全新選擇

 

國立中山大學每年於鹽埕街區推出的「鹽夏不夜埕」夜間藝術策展,今年因本土疫情爆發,師生臨機應變轉戰線上直播,集結鹽埕在地藝術家、企業及社區代表,以「做伙來陷眠」(台語:一起來做夢)為主題推出一系列直播節目,邀民眾居家防疫期間「線上相會」,一起話鹽埕、領略鹽埕風華。

相關報導

十、十一月

「前草創創生活節X踅過高雄之心」打造前草創生生態系

 

中山大學與前鎮區公所合作主辦的「2021前草創創生活節x踅(séh)過高雄之心」於前鎮鎮南宮盛大舉辦了。延續10月份前鎮第二公有市場舉辦的「造市場」活動,本次活動以展現前鎮為兼容新舊、充滿韌性與前景之宜居城市為主軸,將位於高雄陸海空交通樞紐位置的前鎮草衙地區視為「高雄之心」,透過拍攝單車旅行影片,展現前草之美景、美食與人情味。日本北海道名寄市、富山縣冰見市也拍攝當地單車旅行影片跨海呼應,透過雲端完成疫情下前鎮與日本的國際連結。

相關報導

 

十一月

中山大學與雷科公司 共譜旗山田園秋收樂章

 

管理學院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與高雄在地企業雷科股份有限公司在高雄旗山區的有機農地,舉辦「秋收:稻香樂饗」生聲不息田園音樂會企業社會責任活動。結合秋天的割稻農事、田園音樂會、DIY體驗、以及社區導覽。與在地有機農「日品‧元品有機米」、「高雄市旗山區糖廠社區」合作,並邀請「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國樂絲竹團)」、「六藝樂集樂團」進行音樂演出,捲動214名參與者共同加入。期望透過參與農事現場,體驗農村日常,並將音樂欣賞融入在地環境,多元化地促進高雄城鄉關係交流。

相關報導

十二月

「佇旗山,鬥鬧熱」活動開跑!溪洲子弟返鄉蕉傲開講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品創基地及社創所執行USR國際連結類萌芽型「教育知識在地化與實踐場域全球化:由高雄舊港新灣出發」計畫,協同旗山國小、旗山農工等在地夥伴,展開為期十九天的「佇旗山 鬥鬧熱」活動。主辦單位廣邀旗山在地達人,以「產業、慶典與生活:在地知識的教育化」為題,推出旗山地方品牌系列特展與六場社會創新講座,以此拉近人與人的距離,更透過旗山代際傳承的生命敘事,深化對於這塊土地的認知。

相關報導

十二月

街頭變身耶誕派對! 中山大學師生打造兒童木棧板樂園

 

國立中山大學師生舉辦「2021街頭玩童~鹽埕兒童街區遊戲日暨2022鹽夏不夜埕」企劃發表活動,遊具材料運用高雄在地企業「瑞儀光電」致贈的木棧板,兼顧環保與永續,廢棄木棧板透過大學生創意,變身成六座大型創新兒童遊具,短短兩天吸引1500人次體驗,在耶誕假期帶給孩子最特別的快閃耶誕禮物。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