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燒墾」是全球南島民族傳統上普遍的遊牧耕作方式,透過燃燒方式開闢耕地,燃燒過的原生植物灰燼將成為作物的有機肥料。種植一段時間後,隨著農地的移轉開發新的耕地,舊有的農地則還給叢林,休養生息。原住民族依循這樣的法則傳習了成千上萬的四季。近代由於農作型態與技術改變,這項傳統慢慢被捨棄,甚至某些狀況下被當代法律禁止,也直接衝擊到原民社會文化與結構。中山大學USR計畫「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透過「農業、糧食與社會」課程,搭配部落的農務作業,在族人帶領下,體驗了非常艱難的「燒墾」行動。

位於屏東霧台谷川部落的燒墾農地

這次活動是霧台地區將近30年來首次再度遵循傳統的方式進行山田燒墾,計畫團隊當初提出這個構想即獲得部落耆老的重視,同時規劃系列工作坊邀請部落各年齡層的族人共同參與,過程中也促進了不少世代間的溝通。整個計畫課程從寒假開始進行,學生首先跟著部落耆老體驗學習傳統耕作,期間由中山大學王宏仁、巴清雄老師帶領反思有關山田燒墾在現代政策下的議題、原民幾百年來對於環境永續的智慧,以及計畫為何推動復振燒墾。

整個「燒墾」活動分為兩階段,首先認識農耕工具、環境、及工具使用的正確及安全性後,進入霧台農地與族人合作砍伐草木。被砍下的樹木枝葉、枝幹與藤蔓分類並且整齊堆放及曝曬,形成一條條的防火道,為下一階段的燒墾做準備。第二階段則在部落耆老包光輝帶領下擴寬防火道,點火燃燒已經曝曬過的乾草堆。最後階段部落青年以除草機處理,留下許多未挖出的樹頭與藤蔓,耆老則提醒藤蔓是最需要處理的,由於藤蔓最會生長,會讓田地沒辦法種小米。反映出部落青年在農事上與長輩的不同觀點及落差。

1/26 砍伐,部落青年教導如何安全使用鐮刀、鋸子等農務工具

整地過程中,包光輝耆老也不斷向大家強調防火道寬度、草木堆放位置及藤蔓移除的重要性,只要掌控好便能控制火勢。實際操作後學生馬上發現老人家知識經驗的重要性:耆老一次一點由上往下燒,一排燒到一半了才往下一排,因此火勢控制很好;而學生同樣由上往下點燃草堆,然而過急促導致間距過大,因此火勢蔓延較快、產生過大的煙霧。

02/16在耆老引導下點燃草堆,燃燒完後留下灰燼,清理殘餘的藤蔓,等待下階段的翻土

此次活動也凸顯部落的世代差異、務農人口老化減少、傳統知識傳遞等社會文化議題,身為魯凱族的巴清雄老師表示,現在政府的禁伐補償政策雖可讓族人得到金錢補助,然而,隨著燒墾的消失,圍繞著農業的文化也隨之瓦解、產生斷層。如何讓部落族人能夠在自身的生活範圍內,合法的從事這些傳統農耕,讓族人對於山林、農地的生態知識可以流傳下去,這是在環境保育、經濟發展與文化保存三項層面之間,相互碰撞的議題;從永續的概念來看,「火耕」這樣遍及全球的傳統農耕方式,近年來已有研究指出其對於土地利用和對環境永續的有利之處。也是在傳統與當代的衝突過中,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左起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王宏仁院長、半導體學院黃義佑院長、魯凱族包光輝耆老、中山大學社會系巴清雄老師、王梅香老師

部落耆老與巴老師、學生、魯凱知識研究中心團隊合照

本此燒墾活動成功擾動部落,在地耆老們相當重視還原傳統田地樣貌,也吸引更多族人關注,甚至希望中山大學團隊也可以到他們的農田幫忙。計畫主持人王宏仁教授也強調,這樣的活動不僅是傳統農事的體驗,從社會學的觀點也讓大家反思當代主流價值與原民文化保存之間的矛盾。中山大學的USR及研究團隊也將持續進行相關傳統農業案例研究,從科學角度證明傳統農業在永續上的價值,協助申請魯凱族山田燒墾傳統成為屏東縣政府無形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