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台灣社會發展至今,在不同階層仍存在嚴重的不均現象,在鄰近中山大學的鹽埕、鼓山、旗津等區域格外明顯,同時反映在人口、經濟、族群等不同面向。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有感於此,希望能從共享經濟出發,以資源的有效運用來改善社會不均的狀況。

執行方式包含從教育著手,和在地小學推廣惜食課程,宣導食物不浪費的概念,發放惜食手冊,讓學童們記錄自己的生活剩食量,引導思考如何讓廚餘變少。同時和社區協會合作,以廟宇等地方信仰中心做為募捐剩食的發放點,鼓勵民眾捐贈家中多餘的食材並提供弱勢族群免費索取。中山大學也和「阿福食物銀行」於中山大學旗津社會開創基地設置惜福冰箱,設計「幸福存摺」機制,讓民眾透過社區服務的方式來換取共享食物,結合剩食料理課程,教導民眾如何讓這些醜果剩食再度成為料理佳餚。

透過與社區居民共同建立的「丑果盛食廚房」,募集可供共享的食物資源、培力在地經濟弱勢婦女,進而建構在地弱勢社群飲食上與經濟上自力的共享經濟循環。今年度更與新住民姊妹們將聯手舉辦「丑果盛食 x 印尼食味」,結合新住民姊妹的家鄉手藝,把剩材變成健康又色香味俱全的異國料理,並與中山大學支持的地方書店合作,連結文化創意與在地民情,啟發充滿特色的剩食經濟。

結合課程:服務學習-丑果創生共享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