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第二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告一段落,教育部第三期徵件審查如火如荼地推動中。本次中山大學共有四項計畫通過初選,除了社會系與管理學院兩項延續型計畫,本期新增了西灣學院及海洋資源與保育研究所兩項萌芽型計畫,執行場域將進入屏東霧台推廣原民文化與山林倫理,以及連結高雄蚵寮國小推動海洋保育教育,結合文化與環境永續概念,也同時連結中山大學山海精神的校務主軸。
在鄭英耀校長帶領下,3/10(五)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社會實踐組(以下簡稱校責中心)與四個計畫團隊共同至台北政大公企中心進行複審,首先由鄭校長針對校務推動社會實踐發展進行說明,結合中山大學Diverse(廣納多元)、Novel (鼓勵創新)、Adventurous (勇於冒險挑戰)的DNA精神,銜接國際永續發展趨勢,以ESG為推動策略,持續優化環境、擴大參與、串聯教研創新及拓展資源導入,並將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相互銜接,成為校務推動主軸之一。在相關支持制度上,中山已完成法規與獎勵制度的優化,建構雙月會、社會實踐績優評鑑等整合平台,期待將USR理念帶入全校學院系所。中山大學也在去年完成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整併,主責上述相關事務推動,也是全國率先由一級行政單位推展社會責任實踐的大專院校。
本期兩項新興萌芽型計畫分別為海洋資源與保育研究所「海洋保育教育與社區紮根」計畫(以下簡稱海洋保育教育)及西灣學院「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原民社會自然文化共構之永續學習」計畫(霧台NATIVE博物館)。海洋保育教育計畫由陳孟仙所長擔任主持人,透過海洋科學、生態環境以及水產生物等知識基礎,規劃環境教育、生態旅遊等學程,帶領學生學習與實踐海洋生態保育行動。團隊也與高雄市蚵寮國小合作,讓海洋生物與水產捕撈的保育概念能從小扎根,啟發地方的海洋意識。霧台NATIVE博物館計畫則由西灣學院王宏仁院長統籌,串聯西灣學院、社會科學院、文學院教師組成跨領域團隊。以種子型計畫為根基,從文化、教育、產業推展魯凱族文化復振及山林倫理教育,期待以霧台進入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為推動願景,協助推動魯凱文化復興。
中山大學兩項既有計畫也在本期持續擴大發展。管理學院「產學合創·跨域實踐:共構地方永續協作平台」計畫持續以「合作式培力與推廣服務」(Cooperative Empowerment and Extension Service, CEES)精神為主軸,在郭瑞坤副院長推動下,已成功建立CSR x USR的協作模式,將企業的公益資源有效的導入地方需求,培育在地社區、弱勢團體,提升提案與計畫撰寫能力,爭取更多社會支持,同時協助旗山、大寮等區域推展地方創生計畫。本期計畫將關注議題擴大,加入醫學院、文學院等教團隊師,以永續管理、偏鄉關懷、地方參與、藝術公益四大領域進行發展。期待能發掘、解決公共議題,協助發展社區特色;媒合資源,共創社會影響力及推展地方創生;並透過永續專案同時培育ESG人才。
社會系「邁向永續轉型—城市共事館的全球在地實踐」則擴展為國際合作型計畫,本項計畫也是中山大學推動社會實踐最早開始的團隊,具有豐富的執行經驗與推動成果,已成功推動高雄港區的博物館公共化以及建構高雄學知識系統,以「大學-社區-博物館」永續生態鏈為核心,關注議題涵跨「環境」、「文化」、「社會」三個層面。本期將延續「共培—共事—共創」的經驗方法,將實踐內容拓展置全球在地的行動網絡,與國際社群共同探找與永續轉型解方。合作夥伴包含英國創意藝術大學(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日本龍谷、神奈川、筑波與名寄市立大學,還有日本氷見市與名寄市等地方單位。期望以連結擴散與國際串連的推動策略,達成「循環永續的環境」、「深耕地方的文化」、「公平包容的社會」三項計畫目標。
教育部USR推動中心將在三月底針對兩項延續型計畫進行實地訪查,整體結果預計將於四月份進行公告,期待中山團隊都能夠順利入選。除教育部USR計畫,中山大學仍有需多師生透過多元模式進行大學社會實踐,關注社會議題並利用學術專業協助解決地方需求。校責中心將持續透過各項行政制度與輔導機制鼓勵更多師生投入,也呼應鄭校長讓USR精神成為大學發展DNA的校務目標,以人才培育與學研發展實踐大學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