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倚祈
責任編輯/ 陳志維
在島嶼西南方大港,漁民們看著準備下水的新船,遙想未來漫長的海上旅程,鞭炮聲瞬間打破海上生活的孤單想像,眼前擠滿前來祝賀新船出航平安及豐收滿載的親朋好友,船東從船上撒出麻糬與糖果,蜂擁撿拾的人群象徵著滿載歸來的期待。畫著各種魚、蝦與祝賀語的「大漁旗」掛滿船身,隨風飄揚旗幟與震耳欲聾的炮聲,讓出海人稍稍忘卻了即將到來的孤單,燃起了對於漁獲滿載,豐收而歸的期待和喜悅。
受日本文化影響,1940年代起台灣漁民開始在新船下水典禮中懸掛大魚旗,製作大漁旗的技藝也慢慢地開始在台灣生根發芽,旗上的水產圖樣是必備的元素,搭配受各類歡迎的經濟水產,常見如鮪魚、旗魚、鯛魚、蝦、蟹等,並加上「祝大漁」、「滿儎」「成功」等祝賀字樣,旗幟也會寫上受贈方的船名以及致贈者的姓名或公司名稱,象徵著大家新船下水的祝福。
中山大學社會系團隊長期研究高雄在地的文化發展。團隊成員李怡志在旗津的田野調查中,發現了「大漁旗」這項特殊的漁業文化,「最早的大漁旗都是由手工繪製,工法雖然繁複費時,但每一面都是獨一無二的;但為了增加製作的速度與數量,後來慢慢改為絹版印刷;現代則因技術發展,多數漁旗都是改由電腦印刷而成。」李怡志談到;這個從日治時期傳入的特殊技藝,伴隨著高雄造船及漁業蓬勃發展而盛極一時,但也因產業轉型與印刷方式的改變而逐漸式微凋零。
某天突然收到居住在旗津,少數保有傳統手繪漁旗技法的柯炳煌老師傅過世消息,讓團隊感受到此文化保存的迫切性,開啟了追尋大漁旗技藝的行動。因為柯老師傅過世後,傳承這份技藝的師傅幾乎寥寥無幾,老師傅的兒子柯耀程先生早期經常看父親製作大漁旗,經過多次的拜訪說明,中山大學團隊開始與柯耀程先生一起尋找當時父親製作大漁旗的技藝。除了旗津,團隊也遠赴宜蘭南方澳,向當地老師傅請教在地保存的手繪漁旗製法,學習製程中重要的傳統糯米糊的配方。此外,很多傳統染料業已失傳,團隊也與高雄印染行吳明昌老闆共同研究,找出最符合傳統漁旗的染料。今年,中山大學團隊更跨海邀請日本已傳承五代漁旗製作的龜崎染工負責人龜崎昌大來台交流,分享大漁旗在日本發展狀況以及日本鹿兒島地區特殊的技法,過程也讓團隊成員獲益良多。
除了透過學院系統將傳統技藝保存下來,中山大學團隊也同步將大漁旗文化向外推廣,研究團隊另籌組了「山津塢」的新創團隊,來跨出校園進行推廣,目前已在高雄港邊新落成的棧貳庫文創商場設櫃,將過去大漁旗上的圖案、文字,透過絹印的方式運用在帆布袋、餐墊、明信片等文創商品上,並讓民眾自行製作體驗。設計總監張淑雯分享:「山津塢的概念代表著高雄有山又有海,LOGO圖像意旨旗後山與壽山,中間夾帶著高雄的港口意象。」團隊也經常舉辦工作坊,在民眾體驗絹印或製作大漁旗的過程中,分享這項技藝背後的文史脈絡。山津塢不僅經常與觀光局等公私立團體合作,進行地方文化的體驗課程,也曾受邀至日本、泰國參加文化旅遊展覽,推廣這項高雄在地特有的文化體驗,並於日本「町屋市集」獲極大迴響。
大環境的產業變遷,無數的行業在時代中起起伏伏,但能在時間洪流汲取些值得珍藏的美好事物,將這些技藝與記憶妥善地保存下來,就是一件充滿價值事情;張淑雯回憶到曾在山津塢遇見一位在地民眾看到了大漁旗的反應:「以前我很討厭看到大漁旗,因為它就代表著我要三年以後才能見到父親。如今父親過世了,看到這個魚旗反而讓我有種找到與父親的連結感。」也許這就是復興大漁旗計畫的美好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