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轉自中山新聞/碳權中心提供】

因應2050淨零排放全球趨勢與國家政策,碳管理人才需求日增,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臺灣碳權交易所、臺灣證券交易所與TUV NORD台灣德國北德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開設為期六日的聯合碳管理課程,包含國際標準ISO14064-1、ISO14067內部查證員證照課程。

中山大學碳權中心與碳交所辦理「國際標準認證課程」

課程首先由中山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蔡宏政分析全球淨零趨勢與政策思考,蔡宏政強調全球溫度若超過1.5度C,將可預見全球震盪,包含糧食短缺、漁業枯竭,島國則有可能面臨亡國危機與氣候難民等問題,因此減碳必須要夠快、規模夠大才能達成2050淨零目標。為了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全球碳訂價制度已被多方採用,包含歐盟實行的總量管制、碳邊境調整機制、全球的自願性碳權市場,以及臺灣2025環境部即將徵收的碳費,皆是將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的實際作法。

 

奇美實業永續發展室經理林丕淇分享製造業的綠能轉型與碳權交易應用,奇美為全台第一家響應國際倡議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的石化業者,從能源轉型、製程改善到循環經濟三大方向邁向淨零,其中40公頃的綠能園區,裝置容量共15兆瓦、年發電量兩千萬度、大範圍保留原生樹種,2022進行園區生態調查,共統計出275種動物、324種植物,成為全台最美麗的療癒電廠,為高度開發的嘉南平原區動植物,提供了一個生物庇護所。在碳權布局方面,奇美於2018年透過PC工廠蒸汽鍋爐改用低碳燃料專案,取得可交易碳額度10萬噸,成為台灣首家獲環保署核發碳權之私人企業。2022年,奇美則參與新加坡全球碳權交易平台Climate Impact X(CIX),購入1萬噸碳權用於抵換員工通勤與差旅之碳排放。林丕淇強調臺灣碳權交易所的成立是臺灣企業達成碳中和的一大助力。

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蔡宏政教授分享全球淨零趨勢與政策思考

從全球趨勢與政策思考到實務運用,碳管理是每間企業減碳的必備能力,在法規層面,環境部與金管會開始規範碳排大戶與上市櫃公司揭露溫室氣體排放量,ISO14064-1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能力已經是企業減碳的入門磚,先做完健康檢查才能對症下藥;ISO14067產品碳足跡則適用於2023年10月進入過渡期的CBAM規範,企業必須揭露自身產品或服務完整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從原料、製造、配送、使用到廢棄五大階段,向歐盟進口商申報產品碳含量。在減碳趨勢的布局中,臺灣是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越早進行盤查減碳的企業越有國際競爭力。

 

系列課程也邀請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郭孟芸,解析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詳細說明法規修正內容、適用對象、盤查登錄、查驗之行政程序與時程,同時也介紹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的作業實務,接軌法規與資訊平台的運用。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致力於推廣溫室氣體、碳權、碳足跡及碳中和等課程及相關論壇等學術產業交流,明年與臺灣碳權交易所、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持續開辦國際標準認證系列課程,為臺灣的企業培育專業碳管理人才,提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