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中山新聞】
公共事務組編修
高雄市新任市長即將產生,歷經兩個多月的代理,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啟川獲邀接受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與高雄廣播電臺合作製播的《公事好好說》節目訪談,與主持人、公事所教授郭瑞坤、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副教授陸曉筠及高雄大學建築系系主任陳逸杰,從市政建設脈絡、發展機會與優勢、以及如何讓更多市民參與市政建設等層面探討公共議題,提供未來市府團隊施政方針建議。
高雄市長補選備受矚目,在選出新任市長前,《公事好好說》以「高雄市政建設回顧與前瞻」為題,邀請學者與政府代表深度剖析港都的過去與未來。「高雄是如何從小漁村,發展到現在擁有277萬人口、面積約2,952平方公里的大都市?」郭瑞坤教授首先問到高雄幾個關鍵的發展歷程。王啟川副秘書長表示,談到高雄,大家首先想到港口,其次想到工業,高雄過去以這2條軸線作為主要發展,其中,最具關鍵時期包括:1908年高雄首次築港,引進煉鋁及機械化學等工業,奠定港口跟產業發展基礎。民國55年到69年,隨著前鎮加工出口區的設立、十大建設以及高雄港擴港,港都勞動人口多,民國68年升格為台灣第2個直轄市。民國89年到94年力推市港建設合一,99年高雄縣市合併,高雄成為全台土地面積最大的城市。
王副祕書長進一步指出,高雄過去奠定工業產業基礎的過程,同時也埋下後續發展瓶頸的種子,首先是環境部分,其次是後續產業轉型方面,這些都要逐步克服。他舉例。鐵路地下化後,過去大家比較不喜歡的地方後巷,未來將變為綠地大公園,那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全新的轉型機會,另外,目前處於後疫情時代,加上受中美貿易大戰影響,在全球產業供應鏈變化情況下,高雄如何吸引台商回流,是在產業佈局上的全新挑戰。
談到港市發展,陸曉筠副教授指出,放眼全世界,港市從小漁村開始發展,隨著倉儲、鐵路的出現,當城市的位置越來越後退,反倒前面的鐵道和倉儲變成大家不想去的地方,充滿重工業,而就在船舶大型化無法停泊在舊港的情況下,港市通常朝2方向發展:第1是築新港,第2是不要從事相同的產業,「高雄市得天獨厚,2個面向都有。」回顧市政建設,包括拆除圍籬,讓市民從馬路上看到海、大港,陸曉筠副教授認為,「這讓高雄變得非常吸引人」,駁二周邊區塊也成功帶動發展。
至於在邁向公民社會的脈動上,如何讓更多市民參與市政建設?陸副教授提出「港中有城,城中有港」的觀點。她說,所謂的「港中有城」,意即把其它產業帶進來的同時,也能和工業、城市同時存在,讓市民不受影響,以台灣港務公司近年推「綠色港口」為例,高雄港是整個亞洲地區第一個拿到歐洲生態港認證的港口,國外許多團隊都認為,台灣很適合作為整個亞洲地區發起綠色港口或是生態港口的種子港,由此可知高雄在產業轉型、城市轉型的過程,有非常多這樣的軟實力。「城中有港」則是指市民對港的認同,她舉美國長堤港(Port of Long Beach)為例表示,當地居民從學齡前到中學以下,所有的教材統統都可和港市相關,包括經濟、美學、藝術、數學及物理等,甚至有電台推出「大家來談港」節目,當地居民就在這樣的養成背景下成為「港的小孩」,希望未來「港市」的觀念也能內化到高雄市民心中。
陳逸杰主任則對縣市合併以來存在的問題提出看法及見解。他表示,高雄公車在部分路線上尚未普及化,以高雄大學所在區位來說,面對學生交通移動問題仍是困擾;此外,如何讓高高屏居民享受同等的生活品質,仍是市府一大挑戰。據他觀察,過去10年間,鄉鎮市民通勤洽公所面臨到的問題沒有太大的改善,期待未來的市政團隊提升資源調度整合的能量。在市政建設方面,他也建議市府要以當地市民的實際需求出發,而非以觀光客的角度來想像、推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