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葆權(中山大學科技部HISP計劃研究助理)
】
本校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於11月28日辦理「舊埕黑白喇-鬥陣食辦桌」活動,與左營在地單位合作,邀請左營地區少數碩果僅存的「刀煮(to-tsí)師」(總舖師):六十一年老字號「梅珍」第三代的阿文師掌勺,以傳統辦桌菜餚結合左營美食。同時安排跨足演藝/音樂/藝文,三聲帶知名主持人─陳昭瑋,以及《超級紅人榜》歌手林靜雯,聯手今年「果貿說唱大賽」的三位優勝者,帶來濃濃臺灣味的喜慶宴會秀演出,一同推廣左營地區的辦桌文化。
左營地區的刀煮師源流多樣,既有從日治時期在地酒家廚師流傳下來的「手路」(tshiú-lōo),亦有人赴鹽埕、府城等地學藝有成,回鄉再將這門技藝開枝散葉。據說辦桌文化最興盛時,光是蓮池潭邊的左營庄就曾有30家以上的刀煮師,其中收徒最多的師傅,門下曾有超過十位以上的學徒。如今因時代觀念變遷,僅剩約10家左右的刀煮師。幸而左營地區宮廟眾多,師傅們的手藝仍有發揮餘地,但許多師傅除了辦桌外仍需再經營其他生意,或於年節期間開賣年菜來維持生計。
本次「舊埕黑白喇-鬥陣食辦桌」活動,邀請到在地刀煮師傅阿文師掌廚。談到當初阿文師為何會投入辦桌這行,其實也是他人生中的一個急轉彎。阿文師原本念的是新聞相關科系,退伍後投入記者行列,但阿文師在工作中感到自己個性不太適合當記者,最後決定回家繼承家業,在家庭革命後終於獲得父親首肯,至今也已在辦桌行業中打滾了26年,目前跟弟弟阿昌師撐起「梅珍」的招牌,兄弟齊心一同打拼。
傳統『手路菜』融合左營在地美食
除了邀請在地刀煮師傅外,本次活動更在菜色上充份展現左營的地方特質。左營地區辦桌的一大特色,便是「水果」會在整套菜色的中間出菜,一方面讓賓客能在豐盛菜餚間稍作休息,另一方面主人家也能趁此時開始到各桌敬酒。而由於十一月正逢菱角盛產,左營路邊四處可見剝菱角的民眾,阿文師也以菱角入菜,並在共十二道菜的菜單中安排左營在地美食,例如有名的真口味烤鴨、傳統拜拜用的紅圓及糕仔等,表現左營的多元面貌。
「舊埕黑白喇--鬥陣食辦桌」最終吸引超過百名參與者前來體驗,包含本校師生、公家單位、在地協會、在地主要宮廟、自由報名的民眾等等,左營區吳淑惠區長也蒞臨現場參與活動。除此之外,本次活動也搭配本計畫左營場域召集人音樂學系李思嫺教授開設的微學分課程「從田野到多元藝術形式的展演設計」,邀請文藻外語大學推廣教育中心林一成主任與接受外語導覽訓練的學生,與本計畫左營場域博士後研究員楊真宜一同帶領本校外籍學生認識左營及體驗台灣辦桌文化,計有來自印尼、越南、香港等地的學生參與,學生均表示相當新奇,也對充滿台灣「在地風格」的舞台車展演留下深刻印象。
本次活動除了讓民眾知道辦桌不是只有內門、更有左營之外,也希望藉由「在地」的辦桌美食及展演,將左營的知名度推向全國甚至國際,最終能吸引民眾走進左營庄舊聚落,了解在地特色、親身體驗在地文化,並透過「外地人」的殷殷扣問,慢慢促進在地人的鄉土認同。也期待將來能有其他單位注意到左營辦桌文化的式微,願意投入在地文化的保存工作,讓這些舊時的記憶能以新的手法不斷延續,為老化衰落的左營重新吹入年輕創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