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文/吳銘豪(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專案經理)

修訂/吳亦昕(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創新研究所助理教授)

 

起頭:前鎮第二市場的場景變化

 

位於高雄市前鎮區前鎮街的前鎮第二市場,是面積1407平方公尺,攤位數共92攤的公有傳統市場。市場兩側是凱旋四路與前鎮街兩條大路,緊鄰輕軌站且四面皆有可進出的出入口,交通位置良好,至今仍是在地居民日常頻繁往來穿梭之地。其腹地接續鎮華街和前鎮巷,鎮華街在早市的時間相當熱鬧,中午以後則換小吃攤陸續營業,吸引過路人駐足購買。傍晚,前鎮夜市華燈初上,海產熱炒的香氣,配上夢時代購物中心霓虹閃爍的摩天輪美景,是在地人打牙祭的好所在。前鎮第二市場包裹在其中,擁有良好的立地與人潮,卻未見旺盛商機。相較於外圍的人氣喧騰,前鎮第二市場通常在早市結束之後就熄燈,彷彿進入凝結的時空,幽暗閑靜。長年緊閉的鐵捲門、看似沒有使用痕跡的攤位檯面,很容易給人這裡「已呈半廢棄狀態」的錯覺。訪談在地的年輕朋友,他們說沒事不會到市場,因為這裡總是黑黑暗暗。然而,從市場內四處停放的各式交通工具、把市場當馬路穿越的機車,以及午後坐在市場口邊聽演歌邊聊天的居民,還是可以看出這個傳統市場空間所蘊含的人情與能量,吸引我們探索這個市場的故事,以及其活化的可能性。

前鎮第二市場位置

前鎮第二市場於1960年完工並開幕營業,爾後隨著前鎮加工出口區的發展而更為興旺,全盛期攤販逾百攤,人潮鼎沸。輻射出去的鎮華街也形成俗稱「銀座街仔」的美容百貨街,吸引女工購買美容用品;爾後,由於建築物老朽化,被列為危險建築,1990年被拆除重建,至1994年才又重新開幕,成為現今的模樣。然而,許多老顧客已在整修期間改變消費習慣,轉往其他市場,很難回流,加上前鎮加工出口區因為勞力密集產業接連外移、轉型,就業人數急遽減少,過往人潮不再,而改建後的第二市場又攤位窄小且欠缺停車空間,無法吸引新顧客,因此再也不復當年榮景。而今攤販轉移與攤主相繼退休,市場內僅剩早市的三攤還在營運,分別是豬肉攤、菜攤與魚丸攤,各據一路繼續照映市場。市場二樓的前鎮四里活動中心因週邊住家抗議舉辦活動影響安寧,也已經移出,該空間閒置迄今。

前鎮第二市場一角(攝影:陳彥君)

2020年10月24、25日,我們透過環境劇場《十月銀座街》,從鎮華街口出發,沿著鎮華街138巷,一路演到前鎮第二市場前,藉著三代人的故事,帶領觀眾沉浸在「銀座街」的前世今生中。過程中,除了鎮華街138巷的店家之外,也受到第二市場店家的許多照顧,更獲得前鎮區公所的協助,借用二樓的活動中心作為演員休息室。由於頻繁穿梭其間,讓我們對第二市場的空間更加熟悉,並開始深入思索如何發動其潛力:一個可發揮原本傳統市場功能,又可連結藝術行動,並可做為在地中小學生活學習教室,還可讓居民安心居住的空間。要言之,我們希望讓第二市場成為一個白天讓各種人想要駐足停留、晚上安全便利的所在。當然,我們知道這樣的目標絕非一蹴可及,需要長時間調查、溝通與協調。第一步,我們先從店家的勞動生命故事訪談開始。

 

 

過程:疫情中與市場一起呼吸

 

我們第一位訪談的市場人,是人稱「阿和」的前鎮第二市場自治會長林瑞和,身為前草青二代,阿和返家傳承麵包店,也對社區與市場營造充滿使命。他因為送貨而熟知高雄大小市場的故事與現況,給予我們許多寶貴的建議與協助,同時,他也成為我們與市場店家溝通時的關鍵橋梁。此外,也很感謝三間早市攤販對我們的包容,其中,豬肉攤的黃阿姨,從婚嫁至前鎮後,與夫家共同經營「朱家香腸」,線上也可以買到他們家的真空包裝產品。魚丸攤的許阿姨,每天一點多起床做魚丸,在地人口中愛稱的「阿伯魚丸」,是從許阿姨的阿祖開始製作、販售,如今已家傳四代,是地方的口碑店家。我們幾乎是泡在市場裡面,與店家共同討論市場的未來,也跟著魚攤的阿嬤凌晨去前鎮漁港批貨,或是帶著學生共同為豬肉攤與魚丸攤設計店面招牌。我們原本計畫將劇場推進到市場裡,循著《十月銀座街》的方式,透過戲劇跟著第二市場一起呼吸,也藉此打開對話與開創的可能性。無奈,隨著疫情日趨嚴峻,為了避免群聚而無法順利展開排演,我們轉而嘗試在市場中辦展,希望透過策展,賦予市場空間新生命,讓市場的日常再次充滿新鮮感。

 

我們盤點近年來台灣各地的市場改造案例,發覺「改善市場氣味」是多數市場改造的首要工作。然而,前鎮第二市場因為攤位大多閒置已久,其實反而沒有味道,而無味,其實有時也意味著失去人味。因此,我們一開始將「氣味」定為策展主題,希望讓雜揉各種商品的氣味(而非臭味)成為傳統市場的特色,於是規劃在市場設置示範攤位,並加入東南亞市集,帶來新的前草市場味。我們也發出「召集令」,希望廣邀有志之士以「前草」或「高雄」為主題設計表演,共同來第二市場展現他們眼中的「前草」。

生活節對外演出召集資訊海報

然而,5月中旬起,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我們只好嘗試將策展搬至線上,開始製作影片。至7月下旬後,疫情又看似趨於穩定,於是團隊決定還是要在市場進行小規模、可控制人數的展演,因此再度著手展開小規模的攤位再造與藝術展演。整個過程逐漸串起市場自治會、鎮陽里里長、微熟成音創基地青年夥伴、前鎮區公所、在地居民、青年藝術家等。也獲得高雄市政府的協助,8月時經濟發展局廖泰翔局長與林宛蓉議員實地踏訪,允諾在硬體上給予初步整建,針對市場內主要三條破損地面進行重新鋪設,並於9月動工、整修完成。

 

地面整潔後,市場漸漸有了較多統一。原本的市場,多數攤位因沒人使用成為放置雜物的地方,機車也常停置街道上,在自治會長的協力之下,市場的奶奶勤力清掃,開始明亮了起來。之間團隊來回市場,居民對這裡要辦活動也開始議論,無形裏眾人的默契如一,就是怎麼往更好的市場樣態前進。

 

我們也將重點從強調「氣味」的市集,改為以「燈光」設計將市場幻化為遊戲空間。總策展人洪筱婷與多多創作坊的許惠娟合作,把一條條的白色長燈管漆成藍色、綠色、粉色燈管,並利用垂掛式、換置燈管式構築類似舞台燈箱裝置,希望觀眾自踏入市場開始,就能以燈光作為指引的路線,沿途串起前鎮二手貨的器物展、高雄市立圖書館草衙分館的勞動議題書展、眾聲市聲音裝置展與現場表演。

 

在阿和的串聯之下,我們也與在地青年夥伴微熟成音創基地合作,改造兩個市場攤位作為示範,販售咖啡、輕食與韓式料理,豐富市場販售項目樣態。明亮溫暖的風格與我們冷色調的策展空間形成看似不協調,實則充分體現我們想讓市場眾聲喧嘩的目的,形成很好的對話。

微熟成音創基地改造市場攤位(攝影:陳彥君)

不只是市場:在市場中想像何處為「家」

 

除了以燈光形塑市場為社區遊戲空間,以及連結社區夥伴擺攤之外,我們也在10月23、24兩天於市場展開線上現下的各種節目。除了原本因應疫情而拍攝的訪談前草在地青年願景的《現菁流》等影片之外,也召集藝術家以前草為素材拍攝影片或現場演出。策展的開幕演出邀請到高雄室內重奏團,以市場的器物帶來現地創作打擊樂。三組「召集令」徵件藝術家則為劉洺呈與舞團、響座劇場與專業翰獺、李軒,分別透過先行的前草地區田野調查,再以自身視角創作出舞蹈、漫才、魔術演出,結合影像紀錄與現場展演,帶出社區議題與產業變遷的前草性格。其中,目前就讀中山大學劇藝系的劉洺呈也是前草在地人,同時也是我們社區重要夥伴興仁國中的畢業生,過去與我們合作了《前鎮草衙我家的事》和《十月銀座街》。這次,他帶領不是前草居民的舞者,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前草的大街小巷紀錄他們與前草的舞動,非常精彩。此外,也與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以女工為議題合作電影《女子學校》的播放,居民呼朋引伴前來觀影,讓我們見證到在市場放電影的特殊魔力。晚上,我們把市場變成大型大富翁遊戲,參與者大多是在地的小朋友、長輩,與其他觀眾交融一起在市場攤位闖關,頓時市場活潑起來,尤其魚丸攤許阿姨一家最為投入,兩個小孫子還現場表演熱舞,成為當天最受歡迎的表演。

高雄室內重奏團打擊秀(攝影:陳彥君)

李軒魔術演出(攝影:陳彥君)

翌日,第二市場成為公共論壇,我們邀請到菜市場長大的作家林立青與《金釵記:前鎮加工區女性勞工的口述記憶》作者蕭伊伶與主持人博士後研究員賴奇郁暢談市場觀察、勞動者議題。活動最末,則由伊藤佳代老師和團隊專案經理吳銘豪、阮偉華連袂書法家何景窗共同創作即景詩劇場,帶出場域探索中的一大課題:「何處是家?」前草,從拆船王國、世界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到今日面臨人口外移與城市轉型議題,如何在流動的地方感中建立留在心中的記憶。透過這次生活節真實呈現,這裡就是家,生活中的場景並非消逝,只是還可以透過另外的視角,重新感受地方可能。透過大學策展與社群的對話,自是一種互相學習的環節。在這裡,永遠是充滿生機與創動精神。

市場大富翁遊戲闖關

「造市場」從起初至最終呈現,結合現場展演與線上直播,在疫情底下展開新的社區經營模式,Online與Offline形塑真實與虛幻的體驗,像是燈光有明有暗,活動的參與與社區形塑,常非只是實體的物質改造,更多是細微的真實感體驗。活動創造了新的地方想像,並透過線上的分享,達成地方效應擴散。

劉洺呈與舞團舞蹈演出

響座劇場專業翰獺漫才演出(攝影:陳彥君)

當然,也並非所有店家都歡迎我們這些外來者來此辦活動,有人覺得我們的活動只是放煙火和擾民,不會有實質的效應;也有人擔心我們的行動會破壞現狀因而產生抗拒與遲疑。我們也只能一再提醒自己,「造市場」計畫的重點不在辦一個活動,更在於創造更多人與人的相聚與連結。在眾聲喧嘩的時代,因為生活其中而漸漸長出地方價值。究竟一個市場該長成什麼模樣,各有所好,造市場的最終目標並非把這裡帶往明確方向,或許在這個快速的時代,留給這些付出日常的人們一些掌聲。

學生團隊與夥伴合影(攝影:陳彥君)

「造市場」,從地方政府到在地居民,聚集5個跨單位合作、20個藝文工作者演出與紀錄,更超過20餘名青年與地方居民協力。兩天的活動,累積逾500人次參觀,作為新的地方展演形式,重新凝聚地方。「創我們的前草飄丿味」是此次文宣的標語,像是前草一帶,每當變幻時,總能展現靈活姿態,在新舊並存裏,展現萬象城市與韌性。

 

以前鎮第二市場為舞台的造市場活動圓滿落幕,但是我們造市場的行動,將持續不懈。

市場攤販與觀眾合照(攝影:陳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