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文/高敏薰(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品創基地專案助理)、楊舒婷(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品創基地專案經理)

 

中山HISP計畫[1]、USR計畫[2]在前草區域,每一年的重頭戲是什麼?對於兩支計畫的團隊成員而言,恐怕莫過於「前草創創生活節」了!歷經2020年第一屆的「創動」、2021年第二屆「青Bang Bang」,今年,即將邁入第三屆。「今年會繼續辦嗎?」來自居民的好奇詢問與期待,讓我們一方面欣喜於生活節慢慢在社區成長,也同時在心中掀起一波波甜蜜的焦慮:是的,一定會有第三屆,但這個第三屆,會是什麼模樣呢?

 

以地方為養分,探索地方、認識地方,甚至創造地方,是不斷發生、有機發展的過程。那麼,今年呢?兩支團隊因此開始密集討論與腦力激盪:HISP團隊提出第二公有市場與銀座街作為街區改造的輻射點及其可能;USR團隊則回饋「地圖」、「導覽」、「迷宮」這幾組關鍵字(感謝鎮港園社區大學的筆友社!因為和社區夥伴們閒聊、意外得知而參加,但也因為參加才能繼續和夥伴們交流在社區想做的、想像的大小事。課間課後的互動,和課程本身同樣珍貴)。

[1] 此指「灣岸創生:高雄過渡社區的記憶再現與創新轉型」(前草區)。

[2] 此指「教育知識在地化與實踐場域全球化:由高雄舊港新灣出發」。

好了,經典的問題來了:一邊是社區資源與素材,另一邊是實體場域,交疊處呢?HISP團隊與USR團隊對望一眼,從彼此眼中看見相同的答案─「遊戲,就是你了!」但決定了「遊戲」,旋即浮出另一個問題:先不管理論怎麼談嬉遊、申論玩性(playfulness),要玩哪種遊戲?怎麼玩,才能有趣好玩又紮實深刻?

 

桌遊、密室脫逃、實境解謎?桌上型角色扮演遊戲(TRPG)、實境動作角色扮演遊戲(LARP)?USR團隊回想近年與前鎮國小合作「地方敘事與遊戲」課程的經驗[1],在不同遊戲猶疑之際,HISP團隊帥氣地說:「要不然我們先去體驗看看!」

 

相約兩周後,兩支計畫團隊成員一同踏上了往台北的路,為期兩天一夜的「遊戲」考察:留聲貓工作室設計的實境解謎遊戲「超時空偵探團之盜圳行動」,以及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為殷海光故居設計的實境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光之屋」。

 

「歡迎您遊玩本次《超時空偵探團之盜圳行動》實境解謎遊戲!在開始之前,請讓貓貓們帶你操作一下Line機器人的操作……」在台北101的89樓觀景台,我們迎接盜圳行動的任務挑戰,跟著(手機上的)後勤K與後勤Q,找尋瑠公圳的遺跡,並透過一道又一道題目比對判斷101望出去的地景,認識瑠公圳最輝煌的年代以及與之有關的產業背景。

 

以手機為媒介「當偵探」的過程中,免不了因著急解開每一關卡,而不小心迷失在手機(K跟Q的情境)之中,忘記好好欣賞眼前美景。至於究竟是HISP團隊、還是USR團隊最快完成任務?只能說,幸好留聲貓工作室為每道題目預留「放棄,我要看答案了」的選項給USR成員囉……

[1] 詳情請參閱:https://colib.nsysu.edu.tw/article-info.asp?cate=14&id=83

領到《超時空偵探團》任務包,任務就開始囉!

成員們分工解謎,邊用手機邊看美景,有點慌、有點忙。

必須穿梭大大小小巷子才能抵達的「光之屋」、遊戲的發生地─殷海光故居,光是地點隱密性、指定晚上開始的遊戲時間,已為遊戲增添強烈的神秘氣息,以氛圍為各玩家做足前導。「光之屋」遊戲的趣味,不只在於解謎,更在於引人入勝的「角色紙」人物角色劇本,以及每一個認真投入遊戲、認真「演」的玩家。畢竟,在遊戲之前,玩家必須瞭解各角色梗概、時代背景,還得排序選擇角色;在遊戲主辦方告知最終角色之後,更要閱讀超過20頁的「角色紙」,記住角色的任務、配合服裝設定、學習如何善用角色的特殊能力,並且盡可能揣摩角色的心情、行為,在遊戲中扮演、盡情融入。

 

親身體驗三小時之後,我們認為,比起「解謎」這個看似主調的軸線,更重要的是玩家如何詮釋、演繹自己的角色,在熟悉彼此、拉近(或刻意疏遠)關係的過程,開展出專屬於該場次玩家的故事現場(因此可能出現瘋狂的「唐美玲」、完美符合人設的「吳志朋」,以及連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也略表意外、竟然被其餘玩家誤解甚至欲加以排擠的「殷玉茗」),並且形塑專屬於該場次玩家對於場域的個人理解與緊密連結。

「光之屋」現場。各角色任務不同,交織在現場就是有人認真解謎,有人認真交談打聽資訊。

此次北上,團隊成員擔任玩家體驗遊戲之餘,也特別向留聲貓工作室、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請益。成員們也持續思考:回到前草,「遊戲」如何繼續發展,可以結合地景與歷史紋理(例如《超時空偵探團之盜圳行動》),尤有甚者,進一步建構屬於前草世界觀的故事文本(例如「光之屋」)?除了遊戲的難易度、趣味性、路線設計等等,設備或道具是否也會無形排擠某些群體,也是需要思索與注意的面向;此外,也須持續累積前草的故事,並加以文本化。讓「遊戲」從課堂練習,進而擴大到社區場域,不止於按圖索驥,還能因為每一位玩家的探索、體驗,產出更多元有機的樣貌,將這些養分進一步豐富社區場域。

 

想知道第三屆「前草創創生活節」創什麼、怎麼創、怎麼玩嗎?請持續關注中山HISP計畫、USR計畫,我們很快就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