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承毅(林 事務所 執行長)
都市人實踐移居地方大夢
某日清晨,從友人分享標題為「又一個台北俗退休田野夢碎的故事」的貼文,文中大意是某位年約六十的公務員,因嚮往某知名影視劇情,而對該地心生嚮往,因此在退休之後,無懸念的進行島內移居。確實從城市看地方,房價就是最大差距,所以省下的經費,就足以在地方打造一處設備完善的新家,但美好的故事就這樣展開?夢想著移居過後,終於可以過一個寧靜舒適,終日捻花惹草、晴耕雨讀、鄰居和樂的田野生活。
只是通常故事就會在幾個月後出現驚人的轉折,過了蜜月期之後才愕然發現,一切並非想像中的那個模樣。撇開外在環境與氣候的不同,包含區位距離、交通便利、醫療條件、休憩模式及人際關係的差異,讓他深感水土不服,最後認清一切都來自於自身的衝動及浪漫情懷使然,而我想最大的癥結點就是,過往是從旅人視角出發,但當轉換到真正住民,許多看不見的問題就會一一浮現,所以要明確承認失敗,明快退出嗎?
城鄉差距不該是主因,尤其全台都市化程度早就超過80%,加上超便利物流,台北買得到,地方同樣可以,頂多慢了一點而已;在醫療資源上,確實因受限於人口分佈而城鄉有別,但地方也不乏教學醫院,尤其後疫情時代,還有網路看診。但心理需求呢?脫離原有生活圈,親屬都不在,雖然有無遠弗屆的網路透過社群溝通,但別忘了生活是由一個個細節片段所堆積而成,看似微小,但總會在過程中被放大。尤其這群地方潛在移居者,通常熟齡當頭,經驗多、見識廣,相對的可改變性也來得低。因此,「適應性」就此成為壓倒樂觀移居者的最後一根稻草,通常是在生活上卡關,就此告別曾經命定為人生下半場的夢想之地,讓正處於創生年代,盼望人才到來的地方,感到無比扼腕…….
心中好奇著這樣的真實故事是否為「孤例」,還是遍及全台各地?長期在各地走跳雖時有所聞,索性詢問一下在東部經營家具批發的好友,從他那邊獲得「見怪不怪」的答覆,且不僅如此,他還提到不時會遇到移居兩三個月後,電話詢問因使用時間不長,可不可以讓他們折讓退貨的請求,而這也讓我聯想到,風景周遭常見於大大的「急售」兩字,理由不出「全家移民海外」的告示,有無可能是這樣而來?
真實的地方,就是那個樣子
「房價便宜、生活費低、步調慢、有人情味、環境自然等」,這些條件確實是地方的真實,也常出現在都市人的美好印象當中,但怎麼等到一切抵定,入住並成為地方一份子之後,才發現原來生活步調「慢」是怎麼一回事,原來「平淡」是每天日子都一樣,原來「人情味」之綿密,是讓你每天有赴不完的鄰居社交約。這些堪稱文化衝擊,讓你開始想念你過往的慣性生活,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你不僅沒有準備好,且人生早已失去足夠的毅力及決心來迎接真正的改變,那種想像與真實之間的差距,讓人絕望並用「早知道」來感嘆自己。
原來「真實的地方是這樣子的」,這往往是逃之夭夭的都市人,最終留下的一句話。無獨有偶,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七、八年前的日本,正當地方創生政策如火如荼推動之時,曾一度鎖定「頂級世代」作為前往地方進行活化任務的主力,因此政策鼓勵居住在都市的目標群體移居到地方,並希望他們能在地方居住5-10年,為地方帶來貢獻。但好景不長,在環境適應力、生活型態差異及城鄉人際關係大不同之下,不出一年,看似美好的政策終宣告失敗,從而轉向召喚年輕族群,尤其是年輕夫妻更是首選。
所以,居住在城市的中壯世代們,是否就真的難以移居到地方?
我想也不盡然,關鍵應在於「關係是需要培養的」,這個概念隱約出現在三年前,我所倡議並論述以二地居為主軸的「地方創生未來式」之中,到底地方未來式是什麼?其實,我的真正用意是期盼能建構出一種全新不同以往的「人地關係」。
準備退休,開始找下一居住地以便退休就搬過去,這是過去、甚至現在社會上某一群人固定會有的行為。老實說失敗的原因,誠如我們上述所討論,多半就是因誤會而離開,關鍵就是少了一段真實了解地方的過程,從帶著面紗的「旅人」要成為每日生活的「住民」,這之間的落差不可說不大,但多數人就是這樣孤擲一注的決定人生下半場,箇中的風險也造成失敗後,人地之間的兩敗俱傷。
因此,在當年我所提出的人地關係論裡,嘗試用了關係人口、流動創生、二地居,以及居民四個概念來涵蓋,用意就是提醒:當人地能在日常就開始建立關係,日後要移居,才更能水到渠成。而本篇文字,我試圖從人的行動角度來再度梳理這段以人為本的「地方交往」歷程。
建構一段人本出發的「地方關係交往」
第一步,「地方試探」:
千萬不要時間到了,才開始找尋地方,能不能從年輕時期藉由四處遊歷,來進行一場又一場的「地方試探」,這時候的你或你們可能是旅人或遊客,請多比較,多到處看看,從探索中慢慢建構與地方的緣分。最終找出命定出屬於你的「緣鄉」,而不見得一定要原鄉,如果你能找到,恭喜你,你已經成為當地的關係人口,接下來請透過多元方式來多瞭解這處具有好感的地方。
第二步,「地方往來」:
在確認之後,請多次且重複地與你的緣鄉進行「地方往來」,這個期間可能很長,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總之在這段過程中,你會漸漸卸下地方的面紗,了解它的真實。不論好壞、優勢或限制,就因為時常往來,你也會開始進入到「裏」狀態,短期居住,或者有機會可以以流動的方式來進行地方兼業,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這個時期,你至少會結交超過一位以上的在地朋友,到這個階段,你對於地方已經有一種介於外人與在地人之間的角色。
第三步,「地方相挺」:
到這個階段,地方的事,你不僅十分關心,且認為說應該算你一份,所以你可以開始出手想要協助。比如當地方的果物滯銷,當地方有任何活動時,你會認為自己都該排除萬難來進行參與,甚至開始在地方展開一些事業或工作。
第四步,「地方我在」:
要完全從城市人成為地方人,談何容易?畢竟也已經在城市生活好一陣子,存在許多慣性還有難以取代的資源或關係,但似乎已來到了可轉換的階段,這時可能已備好兩地居所,關鍵在於如何讓這樣兩地移動生活成為一種新常態。這不是一種瞻前顧後,而是創造一種人地之間的新平衡生活,當模式成形,也許每個人從而建構兩種在地認同,一城一鄉或不同型態的兩地,這樣的人生將更為多彩且有趣。
第五步,「地方一員」:
終於來到人們所期待的成為地方的一員,而能一路走到這個階段,我想對於地方的真實生活及狀態,早已有所瞭解,應該不會再出現天真無比的狀態,當然抉擇之後,不代表就可以過著如公主與王子般完美的日子,而是代表地方生活已成為你的一種選擇,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都了然於胸,可適應可包容,如此一來落地也已不遠矣。
關係熟成的人地未來
透過長時間來建構這樣的非線性人地關係,而避免讓人與地方之間落入一場零和遊戲,這對於兩造都是好的結果。透過這樣的方式得以融入,不會再產生只是為了環境而來到地方養老,壓根也不想融入在地成為一份子,如此現象見於全台各地,可以理解許多人到地方只是為了環境或自由,但在未與地方建構網絡關係之下,也有可能淪落成為孤獨死的高危險群。
最後,當地方所擁有的獨特魅力及生活模式,儼然已成為都市人的嚮往及憧憬,尤其隨著年紀增長,這樣的感受越強烈,是要直球對決搬過去再說,還是可以如許多人所建議,先到地方租個三個月房子住住看?或是嘗試讓自己趁年輕就開始與心之嚮往之地開始建立關係呢?畢竟我們常說「慢慢來,比較快」,跟你人生下半場期待發生關係的地方更應該如此,超前部署般的進行「地方交往」,藉此可幫助你抉擇及判斷,那人生的最後一處居所,就能提高成功率,而不會再是地雷滿地。尤其當風險承受度早已隨著年歲不如當年,更應該採取穩健的做法,因此,以人為本的地方關係建立就成為接下來每一個人所應去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