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山新聞/海工系提供,公共事務組編修】
「碳中和」、「淨零」、「碳匯」、「氣候變遷」等名詞太過遙遠?為使學生切身了解相關氣候議題,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舉辦「樹木碳匯工作坊」,邀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鄭景鵬博士帶領跨領域師生從量測樹木開始,透過自身操作與計算,了解樹木在自然碳匯的價值。
「樹木碳匯工作坊」從海工系周邊的30棵樹出發,量測黃槿、海檬果、欖仁、小葉南洋杉等樹木的胸徑、樹高,由於各樹種的基礎密度跟含碳量比例有所不同,因此固碳能力也不一樣,利用IPCC建議的公式與各參數,算出30棵樹積累二氧化碳當量約5.46 公噸。
中山大學海工系副教授陸曉筠提到,近年夏季飆高溫、極端大旱暴雨頻度增加,似乎已成全球環境新聞主軸,牛津字典更以「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為2019的年度代表字,從《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到去年 COP 26 的《格拉斯哥氣候公約》(Glasgow Climate Pact)都不斷提醒全球面對氣候的急迫壓力及重要。
她進一步說明,「氣候行動」需要不同面向及領域的投入,不論是從根本的減排、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再生能源的發展,到碳匯、碳吸存都將是面對氣候議題須關注的方向。陸曉筠認為,面對環境的困境,應以科學的思維思考自然教我們的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這些年很廣泛地在不同領域被提及。她舉例,去年IUCN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也提出一份《以自然為本減緩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報告,從生態保護、生態復育,修復已退化的生物群、改善土地管理的角度思考氣候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