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懿珊(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經理)、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
台灣是海島國家,只要談到環境議題就絕對離不開海洋,2020年夏天中山大學USR城市是一座共識館計畫與屏東大學USR社會搖滾力計畫合作,一起前往澎湖參訪不同的社區與環境組織、NGO與社會企業,學習與思索海洋治理與永續發展的課題。參訪行程包含訪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返鄉青年組成的離島工作室、處理海廢議題的O2 Lab海漂實驗室,以及深耕人文旅遊的沿菊文旅。看看血液中有一半是海水的菊島島民,如何結合生態、文化、教育及旅遊等活動與海共生。
做一件事情讓海洋更美麗
海洋公民基金會長期推動海洋永續環境教育、生態保育與公民參與,善用科技讓庶民觀察成為科學基礎數據,藉由海洋公民科學家的行動,加強海洋資源監測能力以及有效建立海洋資料庫,推廣公民參與海洋事務,了解周邊海洋資源情形,促進海洋環境友好行為的發展。
參訪團對隨著海洋公民基金會怡君主任的腳步踏進了潮間帶,一邊散步,一邊進行生態觀測,發揮眼力搜尋潮間帶生物,並運用「珊瑚色卡」以及「紀錄表單」簡易紀錄與分類。首先透過澳洲研發的色票量表在發現的珊瑚上挑選最亮及最暗的區域,再旋轉色卡找尋色卡上最接近珊瑚的顏色代碼並紀錄下,同時記錄海水溫度、鹹度、珊瑚數量和色澤。接著利用iNaturalist APP上傳至國際 coralwatch平台,以科學數據統計珊瑚健康狀態。「海廢快篩」則是勾勒場域範圍,推斷海廢數量、區位、種類,有效進行資源分配。周圍珊瑚的健康狀態,藉由紀錄和分享觀察的科學方式,紀錄澎湖的珊瑚白化情形,紀錄內容也同步上傳全球數據庫,為關心海洋盡份心力。
成立六年的海洋公民基金會,長期推動環境政策,包含#公民科學家 倡議行動,以便捷、長期的數據累積,與社區建立共同環境管理機制,和本計劃投入屋頂菜園、海廢利用,社區綠能等研究實踐一樣推動公民社會責任。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科學家,但當一般民眾可以透過類似「公民科學家」的參與方式將資訊串聯分享,為環境盡一份心力。也同時回頭思考自己的行為或消費是否能更對環境產生改善,而不是一時的方便造成更多生物危害。
澎湖的守滬者,訴說海洋智慧與傳承
為找回身為海生海長澎湖人的對海洋的連結,離島出走創辦人-楊馥慈的青年返鄉之旅,就在她努力找回在地即將消逝的石滬匠師開始,因為發覺自己與長輩之間巨大的海洋文化斷層,跟從匠師合力修復石滬從中學習傳統技法,推動石滬修復與空拍調查。
石滬是澎湖傳統捕魚文化,運用當地最天然的玄武岩堆砌成了一座海上長城,透過有稜有角的特性,堆疊出有孔縫的石滬,透過漲退潮引誘魚群入灣,是前人利用自然環境來增加魚獲的方式。但隨著漁業科技的進步,現已不再使用石滬,多數滬體年久失修,如同失落的海洋之心,成為了亟需保存的文化資產。
建造一座石滬至少需耗時7至8年,建築的工法更是需要專業經驗,除了以人工搬運玄武岩大石,更需掌握潮汐、氣候與洋流特性,判斷滬房位置與開口、堆砌技法等,才能夠有效獵捕到魚,每一個環節都相當不容易。修復石滬並不是想要恢復它捕魚的功能,而是在修補人與海洋的關係,喚醒大家的海洋意識,即便國外也都有漁滬的存在,但澎湖擁有的心型石滬構造是世界之最,就連日本也前來到工作室取經。透過修復過程,同時也延續澎湖在地的海洋精神,追尋上一代的記憶,對馥慈來說,這些匠師並不是做工的人,而是文化傳承的先驅。今(2020)年3月,離島出走工作室成立了澎湖石滬資訊平台,將完整的石滬資料有系統的分類紀錄且提供一般大眾查詢,搭配石滬小知識,從石滬結構、工法,甚至澎湖各地不同腔調或用語都詳實紀錄,建構屬於澎湖獨有的GPS定位石滬影像及資料庫。
在復興石滬上也遇上許多困境,但也找出永續經營的創新契機,透過耆老滬主們的協商、有效的紀錄以傳承技藝、並與在地區民結合解說示範等主題活動、打工換宿等方式,重新形塑海洋教育與體驗,喚醒新世代反思海洋文化及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相關資訊:
化海漂垃圾為藝術創作
O2 Lab海漂實驗室負責人唐采伶(唐唐)本來是職業攝影師,來到澎湖後,面對包容人類各式廢棄物,裡面卻已病入膏肓的大海,采伶願意當前哨者開始收集海洋廢棄物改造成藝術品,將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禮物」,變身成富有教育意義的藝術創作品。
從大陸河川所挟帶至出海口的漂流垃圾,隨著大陸沿岸潮流以及台灣附近海流漂向金門、馬祖及澎湖等地區,尤其每年當東北季風吹起時,更容易把出海的污染物往南帶,再加上黑潮支流北向力量,澎湖北部海域就成了海漂垃圾的攔截網。在這些海洋廢棄物中,有個特別的又巨量的海廢來自中國浙江的浮游魚標,因機器拉網時被絞斷而漂浮在海上,隨洋流漂到澎湖,透過DIY改造這個橢圓造型,材質為PVC的模具,外觀細長,加以繪製者的創意重新創作,背後扣上實用的磁鐵,透過彩繪創生的方式,宣揚減量、再利用、循環以及重新創作的概念。就連本次彩繪用的廣告顏料與洗筆水也是重複利用、自然蒸發,不因創作過程而再將廢棄物排入大海中造成二次傷害。
過程中唐唐問大家,最常被撿拾到的海廢物是什麼?在公布答案之前,她拿出了一個麻繩袋,邀請大家用手去摸然後透過形狀、長達和觸感等方式形容給夥伴們聽,試著猜出到底是什麼東西。結果有塑膠玩偶的斷肢、麻將(九筒),以及一個讓人料想不到的物品-門牌。透過這些淨灘收集來的千奇百怪海廢素材,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到海洋發生的問題,透過親眼看到成千的生活廢棄物,從寶特瓶、一次性餐具、到異國的真空食品料理包、台中的門牌到快要成副的麻將,這些都需要垃圾減量以及更進一步的環境教育,發揮影響力,如同海漂實驗室的核心推廣目標掛在門聯上:「日日撿不是唯一,時時減方稱無敵」。
持續推動淨灘運動,改造海洋廢棄物結合環境教育,采伶說同理心是很強大的,曾有小朋友看到海洋遭受到這樣的傷害,甚至會難過的落淚,回家後下定決心用自己的餐具去買便當,但過陣子回來工作室的回應卻是,家裡爸爸說只有自己一個人做這件事情,覺得有差嗎?其實在推動的過程,即便一百人之中有一人改變,也相信這百分之一會再去影響其他的人,這種擴散的力量就是海漂實驗室的動力所在。
菓葉社區聚落信仰與老建築深度導覽
菓葉村由於聚落於西北側坡地,據傳種植俗稱菓葉樹的黃槿以用予家中炊粿盛裝的葉片因而得名,菓葉樹也與居民的日常息息相關,例如,蒸紅龜粿的時候可將葉子作為襯墊的材料;家裡生男孩子會擺放美人蕉、龍舌蘭,生女孩子則會在門口放菓葉等。地的老建築樣式與石材,亦可讓我們一窺過去的生活風貌。早期澎湖多以硓𥑮石為主要建材,其來源為珊瑚礁,硬度高也較易取得,除了房舍住宅外,為了抵禦強勁的冬季季風,居民們也會將硓𥑮石塊堆築成擋風牆,以便栽種作物。,在菜宅之間都圍有防風牆以照顧農作物。走訪社區發現,原本的菓葉國小因受少子化影響,原校地面轉型利用整建為長照衛福據點,也一窺社區老齡化的危機與轉機。
澎湖海域魚產豐富,每年六、七月或入冬的時節,漁民就會捕獲大批俗稱煙仔的鰹魚,但由於數量多價格低廉,往往被用於當飼料,暴殄天物,藉由體驗古早炒魚鬆的過程除了了解到製作原料為鰹魚,加入油,糖,胡椒等一些香料,小火翻炒,不斷翻炒至水分散發後,魚肉就自然呈現香鬆狀態,這獨特的鰹魚鬆就完成了。因過程費時,傅靜凡老闆說以前婆媳關係良好,都是透過炒魚鬆之餘,溝通家庭問題並且關心彼此。傅老闆也曾參選過澎湖縣議員,身為澎湖女婿的傅靜凡,原本是高雄的水果貿易商,意外發現罹患舌癌第四期,下定決心舉家遷回澎湖與太太娘家同住,並專心療養身體,雖失去半截舌頭幸得痊癒,從此生根澎湖,投入醫院志工等社會服務。
2009年遇上賭場公投議題,傅靜凡對縣府資訊不公的作法不可苟同,一頭栽入反賭運動,並在社會運動過程中一面思考適合澎湖的永續性發展之路;傅老闆認為應善用在地新鮮的海產與蔬菜,為此報考澎科大食品科學研究所,畢業後以專家替小農發展高附加價值加工品,打造在地綠色產業,除澎湖的農、海產品,工作室研發結合鹽巴與海菜根推出海菜鹽,推廣作為取代味精;添加紫菜多糖的保濕面膜等,未來規劃研發海藻萃取友善海洋的防曬品。吃進滿滿澎湖味,透過傅老闆的努力,讓澎湖在地的農漁業人員,可以得到加工製作與行銷的協助,減緩過度漁撈的情況,更進一步讓年輕人願意返鄉,發展一個潔淨、無汙染的品牌,為澎湖在產業上找到創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