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執行方法概述

臺灣的高等教育從原本單打獨鬥,早期師多半在室進行 學或研究研究,受到社會風氣與現今教育政策的轉變開始鼓勵學生能走出戶外進行團隊合作進入場域學習觀察。隨著 現今 教育政策轉變,逐漸提倡「社會參與及大學責任」為教育目標。

 

搭配「公共事務研討:地方創生與區域治理」課程進行究觀察,鼓勵修課 學生認識地方特色及並發揮創意,共同尋找產業展新契機。計畫 執行方式 :首先 在「教學實踐部分」,在「教學實踐部分」, 將課程 規劃成為「集中授課」方式,其程模組結構 組成課程介紹說明、專題研討 -協助公所 地方創生工作坊、 地方創生個案參訪及課堂成果報告。最後,針對學生課程社會參與回饋及過中的觀察收穫進行「研究與分析」,最後提出相關結論與建議。

成果及效益

本計畫以「在地連結」與「青年培育」為主要目的,透過專業課程培養基礎觀念與實務演練,培養地方創生人才。課程希望協助學生學習達成以下成效,並分別針對各項執行成果進行描述說明:

  • 學習地方創生基礎概念,參與在地社會議題。
  • 認識國內創生案例,共同進行典範學習。
  • 研究區域發展問題,討論規劃治理策略。
  • 理論與實務兼備課程,系統性訓練培養人才。

 

課程內容

(一) 課程介紹說明(108/02/18、03/04)

 

台灣偏鄉地區面臨人口老化、產業沒落或文化流失問題,因此,推動地方創生便成為重要的思考方向。尤其在地區營造過程中,首要發掘公共事務議題,進而尋求地方創生與區域治理的最佳平衡點。地方創生希望能夠提升鄉村人口成長,建立長期發展產業模式,創造就業機會讓年輕人回流偏鄉地方,進而支持地方能自給發展。

為能鼓勵修課學生認識地方特色及並發揮創意,共同尋找地方產業發展新契機,在學期之初,於校內課堂上說明本學期修課辦法與授課目的,讓學生對於國內地方創生發展現況與脈絡能有基本認識,以利後續專題研討、地方創生工作坊及課外參訪見學的進行。

 

(二) 專題研討-協助公所尋找地方創生 DNA 願景計畫(108/03/13、03/20)

 

面對我國總人口減少、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會,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由前行政院院長賴清德指示國家發展委員會擬定「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於 2019 年全面展開地方創生相關工作。根據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核定本)之提案方式及流程指出,提案主體以「鄉鎮市區公所」為主進行地方創生事業提案,且需經「第一階段作業:尋找地方 DNA 及願景」,並凝聚在地共識過程之後,始得進入「第二階段作業:形成提案流程」。

因此,為能促進修課同學更加了解公所操作地方創生提案,於本計畫之中特別引導同學參與「區公所推動地方創生-尋找地方 DNA 及願景」過程,共同和高雄市旗山區公所、高雄市美濃區公所、高雄市六龜區公所、高雄市甲仙區公所、高雄市杉林區公所、高雄市桃源區公所及屏東縣霧臺鄉公所進行分組討論,協助公所在「第一階段作業」能尋找地方共識與發展元素,透過「由下而上」的公民參與方式,協助各地區進行「盤點地方 DNA」及「擬訂地方創生願景」。

本次學生參與協助公所地方創生工作坊過程,不僅學習地方創生與地方發展之關係,也認識到國內外推動地方創生之案例,並與各區公所代表、地方社區幹部、地方產業或相關社群組織擁有第一線接觸機會,並且針對各區發展議題,盤點區內所擁有的資源,共同擬定發展願景,實際參與才能了解地方創生政策需具備的配套措施為何,在行政端或執行端該如何去取得平衡點,讓修課學生對於地方創生政策能有更深入的專題探討機會與參與體驗。

 

(三)地方創生個案參訪

 

為提供學生實地見學,結合「國內地方創生案例」參訪,以理論與實務兼備課程,系統性訓練培養人才。本次課程特別安排台南區及高雄區案例參訪,規劃行程表如表 1。透過實際與地方工作者面對面交流,帶領學生走入地方,讓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地方生活經驗相互激盪,提供學生最深刻的學習體驗,與地方創生實務案例有第一線的接觸。

地方創生案例參訪

台南白河稻荷咖工作坊

 

透過吳長庚理事長的介紹,瞭解工作坊的營運,透過串連社區的特色資源,形成季節性的農村體驗,還能客製化社區觀光行程。另一方面,成立稻荷咖直銷所,協助商品的行銷直售平台。吳理事長更和大家分享他經營歷程,從協助社區形塑特色,讓各社區有所差異化,且善用地方季節特色,一年四季皆有活動舉辦。致力將農村體驗品質提升,精緻化行程吸引更多回流客。另一方面也提倡循環經濟的落實,例如藕蓬可回收再利用成為植物染的重要原料,希望讓原本看似農村裡的廢料,都能夠變成黃金,重生循環利用。

台南後壁璞育文教基金會

 

到後壁的璞育文教基金會,學習從不一樣的觀點來看地方創生,原來藉由教育也能翻轉地方。透過黃雅聖理事長的分享,看到教育與產業的結合及影響,在參訪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最初璞育文教基金會發展是以提倡農村兒童課輔教育為創辦理念,到後來逐漸透過社區營造的方式,開始致力經營與推廣農業教育,一方面帶領孩子認識生活土地,另一方面也形成社會企業,實踐基金會核心精神「用產業支持教育,用教育永續產業」。盡心盡力為地方孩子們付出,也能友善推廣在地稻米農產業。

高雄六龜區寶來人文協會
由協會所打造的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充滿濃濃鄉土特色,同時空間內也有各式各樣的社區工藝,像是窯烤、陶藝等。透過體驗手做愛玉的同時,去認識食材的可貴與地方產業發展的重要性。特別邀請李婉玲執行長分享,讓大家瞭解當初建構共享空間的用意,以及在災後如何重建地區及撫慰在地居民心靈。從一開始在災後重建部分的社區據點,到後來發展社區工坊體驗產業,再到現今的提供文化共享空間平台,希望藉由這樣的陪伴、培力和深耕來經營社區,也希望從在地打好基礎,做好傳承與銜接,以達永續經營的目的。從社區營造到產業整合發展,秉持協會「大石也要小石拱」精神,以合作分工的方式,將災後的寶來重新振興起來,展現地方新風貌。

美濃果然紅農藝生活
為能帶動美濃地區有更多不一樣的發展,羅元鴻老師積極推動「農村教育、友善土地耕作、農村藝術生活」,也籌畫舉辦「小地藝術季」及「小孩趣市集」,用藝術、童趣的方式呈現美濃各式各樣的土地風貌,希望帶動地方一起發展,並提供給青年活動場域及曝光機會,增加青年返鄉的吸引力。除此之外,羅元鴻老師與蔡佳蓉老闆娘夫妻倆,也在美濃老街上展店,希望透過一個實體展售空間,集結美濃地區的手工藝、小農產品、友善餐廳等,讓更多關心地方文化的人才,有更多曝光的機會與管道,引領美濃農村發展新風潮。

成果報告

本次課程除教授學生學習地方創生知識,亦帶領學生實際參與地方推動地方創生的過程,學生藉由實際參與觀察,需提出成果報告。藉由學生成果報告的反饋得知,其普遍認為比起課堂上的理論講解,實際參與更有臨場感且印象,尤其在公部門、 NPO、NGO 組織、產業代表或社區民眾間,對於地方創生的願景與思維都不盡相同,且各地區所面臨的困境與需求也因地有所差異。在參與過程中,學生與實際執行者的接觸,可以發現許多政策推動與區域發展需求上的落差,亦提供學生有更多的反思機會。

結論與建議

自教育部開始提倡「大學社會責任」開始,許多大學教育團隊開始走出教室,紛紛開始提倡關心地方公共事務,希望喚醒青年學子對於地方公共事務的關注,結合實踐行動,特別鼓勵學生走入社區進行社會參與工作,且透過實際場域學習,有助學生學習成長歷程發展。另一方面亦能建立起大學對於在地的影響性,使在地居民更加認同在地大學。 本次藉由「公共事務研討:地方創生與區域治理」課程,來進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之學生社會參與研究觀察,有以下心得與建議:

 

(一)教師教學心態與課程規畫

因傳統教育框架之下,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絕非易事,從事先的課程規劃、案例參訪或社會參與行動等,乃至於學生出外的安全考量,都必須經過謹慎思考與安排。尤其帶領學生進入陌生場域時,教師則成為學生與社區重要的溝通橋樑,是非常重要的引介者。而在課程規劃上,則可透過較具可操作性、趣味性的方式,例如:實際參訪課堂案例、與社區達人交流生活經驗或學習傳統技能,都能讓生硬的理論知識轉化變得有趣。

 

(二)學生參與態度與行動回饋

學生大多對於「社會參與」一詞並不熟悉,有些會與服務學習混為一談,比起無私奉獻地付出服務,社會參與更強調的是,走進場域了解地方需求,試圖提出解決的行動方案。相較於教室內的理論講授,從學生成果報告反饋及課堂觀察可發現,實際走入地方,學生更能了解政策在地方落實的困難程度,以及每個地方真正需要協助的地方為何,不僅有助於社會實踐思考,也讓學生在未來就業上能夠學習為公共社會著想的同理心。

 

(三)學校行政制度的支持與鼓勵

現今大學逐漸形成鼓勵學校師生社會參與行動趨勢,本校透過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鼓勵教師參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USR 學門提案,成為教師帶領學生認識社會參與及行動的一大助力。期待未來學校能多加支持「走出學術象牙塔」,讓專業研究得以在地方實踐,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精神。

 

計畫相關人員及聯絡方式

計畫主持人: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教授 郭瑞坤
07- 5252000#4900;jkkuo@cm.nsysu.edu.tw
計畫助理:
王珮蓉 07-5252000#4915;belle522623@gmail.com

顧曉敏 07-5252000#4901;hmku@mail.nsys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