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承毅(林 事務所 執行長)
我想多數人受限於疫情而體驗到WFH的工作模式,如此隨著疫情稍緩,而逐漸回歸到有限制的日常。
身為地方的協力者,在歷經了多次的線上課程及輔導之後,終於可以重溫面對面,真實境的互動模式,也開心這個來自花蓮新城的邀約,從疫情前順延至今,就在2021八月初,終於可以有室內五十人的群聚模式,因此以兩個整天,共十四小時的工作坊,來補足團隊接下來要創新突破的新可能,而這樣的增能行動,老實說如可以在疫情期間就來實施絕對會更好,但還是那句話永遠都不嫌晚,透過這樣面對面模式,結集組織內外夥伴,聚焦使命願景,期盼強化服務創新的質與量,無論是改善,還是能從而找到嶄新契機。
為了讓貼近組織實際需求,工作坊應盡可能力求客製,才能讓效應極大化,但這也相對考驗對於團隊的理解掌握。關於新城這個團隊,近年來在相關領域算名氣不小,從照顧偏鄉孩童起家,而後很努力地大開戰線,即有為地方發展大開大闔的氣勢。
組織領導人,是位熱血中年,有著獨樹一格的個人風格,言語中帶了些草莽味的背後,無法掩蓋的是他對於發展的火熱,因此每當講到小朋友,或者未來事業推展,他總是滔滔不絕,活像一位地方發展的最佳業務員。
因課程之故而有了兩天完整互動時間,對於團隊及領導者有更多的觀察,也因此給了許多不是很中聽的建議或提點。之所以如此,在於在過去幾年地方團隊輔導陪伴經驗當中,時常看到團隊就這樣應聲卡在這個階段,而後續能不能有效突破,這一兩年絕對是關鍵,尤其亟需來自一側專業者在完整觀察過後的提點,需要增能的、投入培訓,需要突破的、實際運作,或許是策略或領導問題,這部分可透過會議來進行相關協助。
以下就想藉由這個案例為引子,來談談地方團隊如何在營運到一個階段後來進行反骨。
長期協助全台各地團隊發展,就如同三年前那時候擔任文化部顧問所做的相關小研究後,所提出之青年返鄉困境二階段十六項,大多數有志於地方實踐的團隊,在告別草創到三年,甚至五年這個崛起階段,要往下一階走向茁壯堅實團隊之時,除了衝勁滿滿,通常這樣的背後都會遭遇到許多的問題。
這樣說,絕大多數的團隊都是從一人而起,頂多多一位另一半,因對於故鄉、新故鄉或若干議題有興趣與高度使命感,如文化傳承、民族護正、青年困境、產業發展等,而展開各式的自主行動,而那位領導心中,總是懷抱著夢想,並以充滿魅力的行動在前進,但往往從開始從一到二人、甚至三到五人,也就是開始建立團隊之時,就會覺得一些事情在改變,原來人一多,事情一雜,就要開始進行溝通協調或責任分工,也就是管理,隨著有年輕夥伴加入,或專業者加入,事情一堆,就慢慢覺得自己開始「扛不住」也「驅不動」,並在某一天感受到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團隊機器,怎就這樣遭受到未曾想過的衝擊?曾經一起努力過的夥伴就這樣分道揚鑣,當然團隊越來越有名氣,自然會吸引有志之士,但是為什麼那些看似有才華,有熱情的夥伴來,卻難以融入團隊,不好溝通?明明人不多,但雙方常就這樣感到無所適從,最終是雙方一起破滅?
而這不是個案,我至少在過去三五年聽過或協助處理過不下三個例子….處於動輒得咎的團隊領導者,到底該如何是好?
明明想說順著走,或隨著時間擴大一點,讓影響力能更大一點,盈利模式可更紮實一點,怎麼就這樣?是運氣不好嗎?是水土不服呢?還是是我(領導人)的問題?就此陷入自我懷疑?
要放棄嗎?老實說不太容易也不甘心,畢竟當團隊能這樣走到三年或五年這個坎,應已經結交不少朋友,且會跳這個坑的人,多少都帶了一些理想性或有強大的故鄉愛及同理心,所以不至於撤退,難道因對於人心失望而從而縮小,小到自己一個人扛得住之類的規模,回到頭一二年最舒適的尺度?但其實鮮少看到這樣模式,如果要說,優雅農夫算是一個,從十人團隊,收到剩下一個人。但除此之外,多半是持續做大,畢竟人脈存摺有,企圖心願念有,怎樣都會持續往前走。
那如果持續推進,需要怎樣的人才?設計人才、專案人才、企劃人才、教育人才,還是?
從過往經驗,我相信多數團隊領導者,就如過河卒子或瞎子摸象般的的走過第一階段,或因嘗試而長出商業模式或獲益方程式。但在這個階段難免對於What is NEXT?這件事情感到無比疑惑,該怎樣面對未來、方法、模式、方向、策略,甚至該如何領導統御,該找什麼樣的人才等,這是我會建議可求助具專業及信任感之相關領域顧問,甚至同樣是在地域活化之路上的先行者們,來擔任你的個人教練,透過一期一會方式來進行自我提升。
這樣的組織發展諸葛,不建議養在公司內,撇開薪資比較是有點距離,但常保互動,最能發揮最大綜效,時間可以是雙週、每月、每季,搭配視訊及面對面方式提供諮詢來協助自己,而這樣方式也必然會給自己一番壓力,驅動領導人能不斷向前。當然這樣合作,需要支付一筆顧問費,但老實說只有善用這樣的外部資源,將會深感值得,透過這樣模式,能讓後續活化策略、組織管理、議題擬定、引薦人脈、協助提案、深植專業、策略訂定等更順利,採年約陪伴模式,一步步推進,讓行動有緊張感,也能有進度,才不至於在原地踏步或者躁進不堪。
但除此之外,是不是也需要有關鍵人才,確實如此,以下將來說明,我所認為當地方團隊要持續前行,需要引入了兩位「二把手」人才。
第一位:「執行長代行」
領導者通常也是所謂創辦人,領著一個團隊(現在團隊定義很多元,有可能是正職、兼職、還有專案合作模式的夥伴)前進,通常需要八爪章魚,且多半具有以下的特質:倡議家、業務咖、公關神手、很多點子、熱心公益等,這些都是好優點,尤其在團隊初期,因而被看見,縱使是這樣跌跌撞撞過來,但通常這樣的好手不會是一個營運執行以及策略規劃的料。
也許在頭幾年,因規模不大,所以還可以一塊做一塊學,但當後續事情一多組織一大之後,開始出現無法有效領導,指標難以下達,甚至目標作法不明,造成與團隊之間的認知落差,而摩擦也接踵而來,這時候該怎麼辦?如何是好?
通常我都會建議,可以找一位過往有帶領過5-8人團隊規模,頭腦清晰,善溝通協調,並具有PM能力的好手來加入。但他需要跟領導者一樣對於所做的事,有相當的狂熱嗎?我覺得倒也不太需要,只需要高度認同即可。把這樣的專業者找進團隊,雖然不見得能讓你的團隊,甚至關係能就此起死回生,但至少會讓組織不至於崩盤,而走向正常運作的情形。
這樣說,許多地方團隊,初期的夥伴多半是另一半,在婚後另一半多半成為管帳的那一位,並監管行政,或向前整合到成為補位全才,但通常這樣就會因事有所爭吵,尤其當團隊動盪,這時兩人的關係也會受到波及。當我所提的這位中流砥柱出現之後,即能成為一道關鍵防波堤。而這樣的人來需給予怎樣的職位?經理、總監或是營運長?我認為看信任程度,或許可更大膽給出執行長一職,讓他從而建立起威信,而領導者就退一步專任創辦人一職即可。
如果給不出來,至少也要給個「執行長代行」的稱號,畢竟這是把權杖,但關鍵還是在於分工上,有一個人可以好好主內,從更理性、客觀角度來思考組織的後續發展,畢竟領導者通常多帶了不少感性,當這樣分工成型,往後創辦人就可以好好去做好吉祥物、夢想家的角色,或是好好去找錢、好好去倡議、好好做形象顧好,讓案子順利進來。
而大家可能會問,這樣的人怎樣找?在所謂圈子裡頭找嗎?通常我不建議,而是可以好好回頭想想,在過往三、五年之內,無論舉辦活動,或是在社群上有沒有認識具有約十年以上產業經驗者,產業型態不拘,不見得要與地方、食農、文化有關,只要他對於團隊在做的事情有興趣,再來就是本身經濟有餘裕,並有聽聞他在工作十多年之後,有想轉換跑道的心意,這樣年齡約介在35-40-45歲,人生的上半場無比拼命,可能在竹科、可能在外商、可能在海外,老實說賺了一些錢,下半場經濟上堪稱無虞,但是高壓或單一之下,內心始終有股聲音在召喚,讓他期待下一份工作能是「志業」大過於「職業」,如果他又剛好對於某地有依戀感、關係人口、或原生故鄉,那必然更好。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關鍵,包含是否具有好的溝通能力?對上對下的溝通,水平協調,再來就是能不能不領導、指導,而是陪伴,畢竟團隊成員的年紀將會是在20-25-30歲,等於兩個世代如何通力合作,將會是能否成功的關鍵。老實說,日前也看過幾個這樣類型的人進到地方團隊,但最終都因水土不服或與領導者出現認知不同而退卻,老實說相當可惜,但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是找來的人不夠優秀嗎?也不是,是領導人氣度太小?我覺得也不盡然,而是如何有效建立默契與認知,我看過一個情形是領導者開心找到即戰力,一開始就績效緊盯,但忘了領域間的不同,好處是可用客觀之眼來看待組織發展,但是否也該給一些時日來進行磨合,畢竟許多的差異存在其中。
而這樣的所謂「二把手」人才,確實是目前所有地方組織共同之痛,不好找,也不好培養,而我之所以強調從其他領域找,關鍵就在於組織內需要更多樣性的人,能有一些其他領域的經驗,必能讓組織收異花授粉之效,並能從另一個角度來進行思考,當然還有一項關鍵就是能否與領導者形成互補關係,並取得信任感,讓他真正能放手一博!
第二位:「統籌執行」
相對於前一個二把手的角色,當組織到了有分部門的規模,這時候可拉出主內與主外的層次之後,還需要有一位能承先啟後的角色,畢竟許多領導者專長就是說故事、談願景,怎樣都是起個頭,所以如果沒有紮實的後場,必將虎頭蛇尾作收。當有執行長可以行資源整合及營運協力之效之後,還需要一位如首席文膽角色者,能讓每個故事都能拼湊完整、論述策略行銷,能成為一份好企劃或策略藍圖,這位就是所謂的「統籌執行」,有時會給他經理一銜。通常這樣的人,具有以下特質,思慮清晰、具文字能力及企劃腦,並能將看似鬆散的概念整合成為計畫書的能耐,後端執行上也可進行統籌。
你說這樣的人不具情懷嗎?我反而覺得是他們是帶著熱情而來,而在過去幾年也幾個組織都陸續看到這樣的角色,多位都來自頂大、年紀輕輕,有趣的是政大畢業的高材生,我自己就碰到好幾位,這樣的年輕人往往有幾個特點:通常剛畢業不到二十五歲,從小生活在城市但嚮往到地方生活,學歷頗高學習力強,能力頗佳只要想做都能達標,長期關注社會創新議題,就因不是在地人,反而更享受地方的生活。
我想可以用一句話總結,他們是「過去在地方不會出現的人才」,所以有不少團隊都跟我說,團隊裡有一位這樣的夥伴,真的是太好用了,戰力強大啊!尤其碰到邏輯雜亂的領導者,有一位這樣的人才在團隊,他隨便講一講,簡報就可以產製出來,令人驚豔不已!對地方團隊來說可說如虎添翼般的存在。而這樣的年輕人熱愛挑戰,但也享受生活,尤其當他們決議從城來到鄉,絕對不是衝動,而是有著他們的深思熟慮與設定,而組織如何善用這樣專才的實力,讓他們能持續成為團隊裡頭的中流砥柱?不濫用、給空間、給成長壓力、給挑戰舞台,畢竟他們需要成就感,但領導者也需要有氣度,因為這個位置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會惹來功高震主之嫌,所以既然認為這樣人才能為組織創造莫大助益,但也要適時放手讓其擁有更大的主導權才行。
以上兩個位置、兩種角色,是地方團隊在邁向2.0所迫切需要迎來的人才,許多人可能都會誤以為在地方經營事業,比在城市創造容易,畢竟少競爭、感覺容易出頭。但實際觀察來看多半比都市創業艱難,關鍵在於有別於城市創業通常只要考慮創新性,商業模式及競爭關係等,地方團隊發展,通常需要考量在地性,或在盈利及非營利之間徘徊。如何平衡、如何貼近在地脈搏?不快不慢,持續在路上?我們常說把團隊種回地方就此一生懸命,就因為如此,所以「永續」勢必是團隊所窮盡一切追求的目標,根扎得要深,好好建立團隊,納入多樣性的專才,更是重要。當這是一條返鄉實踐的不歸路,必然會更深刻覺悟,你不可能再回到幾年前那個最初的一個人,因為你有團隊了,而你的理由、願念,竟然就此結集一群人這樣與你一起守護著,並一起扛起,這不就是甜蜜負荷一般的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