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轉自中山新聞 / 教發中心提供】

中山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日前於社管長廊舉辦為期4天的「解開侷限的鎖」共學.實踐成果展,現場14個共學實踐計畫攤位,累計近700人次參與,成果展也特別架設了個人化學程看板,向學生介紹個人化(U)學程的目的與申請方式,鼓勵學生按照興趣或需求規劃,強化學生個人自主化學習,增加學生學習多元性。

「解開侷限的鎖」共學.實踐成果展課程必須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相關,同時要包含學生自主學習、雙語國際交流、社區參與和產業規劃等特色。現場包含「企業永續與地方創生」、「海洋與島嶼環境變遷」、「表達藝術與高齡照護」、「閃亮新心星-潔淨空氣及人類與地球健康永續之共學實踐」、「校園預防醫學暨食品安全」、「文學有路之用:在山海間種一棵故事樹」、「跨領域智慧製造跨領域智慧製造」、「公民社會與民主創新」、「地方發展與永續農業」、「碳流資訊盤查與低碳設計」、「VUCA時代全局型人才培育」、「原民文化的探索與永續發展」、 「自然語言之跨域學習與應用」、「表演藝術與社會生活」等14計畫攤位展出。

教務長林伯樵強調,共學.實踐計畫將進一步深化「共學」的精神,走向「共作」和「實踐」,整合學校的教學和研究資源,連結SDGs,建立一個促進共學和實踐的環境,培養師生對重要議題的關注、討論、參與和共同思考。同時,鼓勵學生制定個人化的自主學習計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透過雙語教育促進本地和國際生之間的合作,擴大他們的國際視野,期望能激發教學和學習的雙向互動,縮短課堂學習與實際問題之間的距離,培養更具競爭力的未來人才。教發中心主任林晉宏指出,過去學生的學習被鎖在侷限的框架,而共學正是打開學習的各種可能性,跨領域是共學實踐的核心精神,透過共學和自主學習,能促進創新思維的培養。

中山大學教務處積極推動個人化學程,這一創新教育模式讓學生在學業上擁有更大的彈性,不再受制於傳統課程的限制。學生可跨足不同領域,參與跨學科的課程,打破學科間的界限,拓展知識視野。林伯樵表示,個人化學程讓學生的學習更具彈性,並能突破傳統框架,跳出學習的侷限,成為新世代炙手可熱的專業跨域人才。個人化學程已在112學年開放申請,學生可依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規劃課程,經共學.實踐計畫團隊教師和負責人審核後,依行政程序向教務處提出申請,即可獲得完全個人化的學程。

成果展為期4天,鼓勵學生參觀至少5個共學.實踐計劃攤位,不僅能了解有趣的課程,現場也有許多特色體驗。外文系陳姓學生分享,自己在實際了解「碳流資訊盤查與低碳設計」共學實踐計畫以後,對碳排放的計算很感興趣,也希望有機會能選修相關課程,或參與工作坊活動,希望能增加自己跨域學習的機會,並增加未來競爭力。共學.實踐計畫歡迎更多師生加入,欲了解更多計畫資訊,可參考網站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