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隨著全球化發展,跨國界互動機會日益增加。本計畫以在地知識進行「探索、實作、跨域」學習,作為跨國文化交流媒介。計畫團隊透過「台日跨文化微學程」、「西灣國際沙龍」、「雙語營」等創新教學捲動校內本籍與外籍學生,在場域則透過創新彈性課程捲動在地中小學學子,帶領學生採集、萃取與轉譯高雄在地文化知識,進一步展開與日本的大學、地方自治團體之間的共學與雙向地方實作,希望藉此培育兼具在地與跨域實踐能力的人才。在疫情之中,則積極透過與日本夥伴共同開發「協作式線上跨國學習(Collaborative Online International Learning, COIL)」與「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營造國內之國際體驗學習環境,維繫國際共學共創。

國際志工 雙向交流

北海道名寄市位於北海道北部盆地,利用極寒環境發展雪下農作與冬季競技、休閒觀光,其扭轉劣勢為優勢的地方創生政策受到日本中央表揚。本團隊透過「日本國際志工」服務學習課程,向名寄市學習創生經驗與社區服務,也至當地三所高中介紹高雄產業與文化,進而促成西灣學院與名寄市役所簽訂以國際教育與文化交流MOU,疫情中持續透過「地方文化採集與應用」課程,與名寄高中、名寄產業高中,就「山城 V.S.海市」為主題,進行線上在地知識協同學習。以此為基礎,未來將推動名寄高中學生來台參與服務學習。

氷見音頭 作伙跳舞

富山縣氷見市為漁港,同時也是奠基高雄港建設的「京濱工業區之父」淺野總一郎出生地,因此緣分而積極推動與高雄合作,促成氷見市與西灣學院「日本文化概論」課程,進行「人、港灣與祭典」的專題交流。

 

當地夏日祭典樂舞「氷見音頭」因高齡、少子化和疫情而有失傳之危機,透過線上交流,中山大學學生在氷見耆老指導下,重現「氷見音頭」舞蹈,讓氷見市民大受感動,也獲得氷見市媒體報導。氷見市更持續關注本團隊在前草進行的文藝介入社區活動,除持續合作開設主題式「日本文化概論」,探討台日港灣文化之外,雙方也規劃在氷見市的商店街共創以地方文化為基底之戲劇表演,藉此活化地方。

高雄ft.愛媛 交流共學

「台日文化比較研究課程」媒合高雄市前鎮、草衙與日本愛媛縣,推行在地知識連結國際文化學習。由校內台籍與日籍學生之協同學習、實地踏查,一同走入社區、挖掘有趣又深具在地特點的文化事物,最後集結為課堂學習成果,以遠距視訊的方式,連線日本愛媛縣立南宇和高等學校的學生,介紹高雄在地生活文化。另一方面,南宇和高等學校的學生,由「一般科」、「農業科」學生以英語報導愛媛縣知名風物特產,向中山大學學生宣傳當地的臨海生活樣貌,以及愛媛縣特有的「愛媛縣蜜柑」,交流彼此農特產,共同思索發展台日觀光的可能性。

外籍生接地氣 線上雙語營

「城市文化體驗國小雙語營隊服務」課程指導校內本籍與外籍學生於暑期攜手舉辦世界海洋文化與永續城市精神的線上雙語營隊,帶領高雄在地11所來自成功、旗山等不同國小的學童,一起在暑假用英文認識在地與不同國家的海洋文化,透過在地文化結合國際素養,實踐全球在地的學習精神。